离散语境下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关键词: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 美国华裔 离散语境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以民权运动为主的一系列社会思潮,美国的少数民族族裔文学意识增强,在文学上表现为族裔文学的兴起,华裔文学在美国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呈现出族裔化趋势。在美国文学研究中,许多学者研究少数族裔文学。华裔文学作为族裔文学中的一个,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逐渐走向繁荣阶段。
  任碧莲(GishJen)是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作家,她1955年出生在纽约,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任碧莲在60年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以诙谐、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批判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歧视与偏见,探讨了一些极为深刻的问题,如民族问题、文化认同等。她发表了《典型美国人》(1991)、《梦娜在希望之乡》(1996)、《谁是爱尔兰人?》(1999)和《爱妻》(2004)等多部文作品。
  她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描述了张家的两个女儿梦娜和凯丽在纽约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居住区斯卡希尔的成长历程,尤其是通过描写梦娜与父母及朋友的各种冲突和沟通,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个华裔美国少女的身份构建。
  一、离散语境下的身份认同
  离散(diaspora)来自希腊词根,原意指种子或花粉“散播开来”,植物得以繁衍。自《旧约》以来,离散长期与犹太民族散布世界各地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中,离散成为一种新概念、新视觉,含有文化跨民族性、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涵义。(赵一凡,2006:112)采取离散视觉的作家,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的特征。(赵一凡,2006:119)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经常把离散与族裔的身份认同策略结合起来。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离散群体文化趋同的特点,即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的特征。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的认同,有助于加深对离散文学和离散文化的理解,从而加深对美国文学中其他族裔的文学和文化的理解,进而全面把握美国文学的多元文化特质。
  二、梦娜的身份建构过程
  《在梦娜在希望之乡》这部小说中,梦娜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中学阶段成长于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文化身份的建构。梦娜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学校里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社区的犹太文化氛围。
  首先,梦娜认同自己为华人。梦娜告诉她的朋友芭芭拉一些来自上海方言的中文词汇来显示自己的华人身份。例如,“Shee-veh(稀饭)”、“tofu(豆腐)”(6)等。同时,她又以中国食物专家自居,梦娜甚至向她的同学解释中国人活吃猴脑的过程:
  “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桌子,”梦娜说,“有大的颈圈的那种。你明白的,中间有个洞,用来卡住猴子的脖子。他们把猴子套在颈圈里,然后削掉猴子的头顶。”(8)
  而当她首次见到修门时,误以为他是个中国人,故而用中文和他交流:“Non how a.”(侬好啊。)(10)
  当然,交流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身份追寻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接受也很重要,梦娜认同自己为华人也得到了白人社会的认可。梦娜的老师丹尼莱指出:“梦娜是一个中国人。”(5)
  然而后来,梦娜又否认自己是华人。一方面,在美国,华人的形象被人为地歪曲了。另一方面,她的朋友芭芭拉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获得报酬,而她则像一个“slavelabor”(奴隶劳工)(26)一样。
  梦娜想成为美国人的最大的好处便是,“美国人意味着无论你想成为什么都可以”(49),成为美国人意味着自由。
  梦娜选择做犹太人,首先是因为美国少数族裔之间地位差别很大,犹太人在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犹太人是“美国梦”的化身,成功的“模范少数族裔”,有家庭观念、崇尚教育、刻苦耐劳、自力更生等优点,能够迅速同化,享有财富和地位。
  其次,梦娜生活在犹太社区,周围很多朋友都是犹太人,比如她最好的朋友芭芭拉·古格斯坦,做犹太人能够很容易获得朋友的接受。梦娜深受老师霍拉比宣扬的犹太教义感动,想“活出犹太人的精神”(207),遵守犹太教的戒律。
  另外,犹太人有“自己的建制,有各种方法提醒自己是谁,以免被一时的好景哄骗”(36)。犹太人发展出一套清晰的传统意识,并且权威性地一代传一代。“各种规矩与仪式、节日与特别的食谱及歌曲。犹太人有书、有游戏,有一大堆东西”(36)。只要梦娜成为犹太人,“这一切,只要上帝首肯,梦娜很快也会拥有”(36)。
  梦娜选择做犹太人,是希望自己可以同犹太人一样投身于社会改革,而不是像父母一样只关注自己的家庭。特别是梦娜的男友塞士的继母碧(Bea),她既参与了民权运动,同时又过着自己中产阶级的生活,这给了梦娜做人的很好的榜样。
  梦娜力图摆脱家庭的束缚,通过成为犹太人来实现表达自我的愿望。《梦娜在希望之乡》从表面上看主要是母女(海伦与梦娜)之间的冲突,即中国式与犹太式家庭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比较。海伦曾对梦娜说:“这些麻烦,都是从你变成犹太人开始的。”(248)
  梦娜在即将与赛斯举行婚礼时表示,她要把名字改为Changowits,梦娜通过中文与犹太文化结合的名字来表明一种混杂的身份认同,即认同自己是一个犹太教华裔美国人。
  李文彬在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座谈会发言时谈道,在面对一个体制或一个中心为主的论述,文化身份的建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认同,亦即对主导或主宰的意见没有任何争辩;第二个是反对认同,采取的是一种捣蛋的或叛逆的策略,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体制里却欲提出相反的观点;第三个是所谓否定的认同,采取的是超越对立架构的一种思考模式,希望能超越建制里的一些对立,或在建制里的论述找到一种否定的策略”(李文彬,1994:152)。梦娜变身为犹太人的认同策略是第三个层次,即“否定的认同”。
  三、结语
  任碧莲在接受单德兴访谈时说:“这本书(指《梦娜在希望之乡》)是关于当出身、族裔被定位为‘新犹太人’时,‘华裔美国人’真正的意义到底如何?我的角色便是‘犹太人’。在某些方面我想我跨越了那条界线,但并不是说每个华裔美国人在那种情况下都必然是犹太人,而是以某种方式去看跨越了那条界线发生些什么事、去思考那条界线、去思考族裔、去思考其他民族有可能成为犹太人此一事实、去思考华裔美国人在何种情况下该成为犹太人。”(单德兴,2001:157)
  梦娜在追寻自己身份的过程中,在各种身份之间自由变换,从认同自己为华人转变为自由的美国人,而后转变为犹太人,最后再从犹太人转变到犹太教华裔美国人,从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既不是华人,又不是犹太人,而是犹太教华裔美国人。
  通过《梦娜在希望之乡》中华裔少女梦娜身份的不断变化,任碧莲以文化多样化对抗主流文化塑造的华裔身份刻板化和固定化,用角色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梦娜身份建构的过程,体现了在离散语境下族裔身份的流动性和混杂性。
  
  参考文献:
  [1]Gish Jen.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New York:Alfred A.Knof,1996.
  [2]黄秀玲,任碧莲.《梦娜在应许之地》中的阶级、文化创造的亚美、犹太传统.林正义主编.欧美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2002.
  [3]李文彬在“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单德兴、何文敬主编.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
  [4]单德兴.创造自我/族裔:任璧莲访谈录.王德威主编.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批评家访谈录.台北:麦田出版,2001.
  [5]童明.飞散.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2):44.
其他文献
一、背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程给予的自由可以让学生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因为新教材新标准给了学生海一般阔、天一样高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充分施展自我个性,发挥创造力。  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呢?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文本优美的语
摘 要: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田径后备人才,是学生打好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和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阶段。本文对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运动量合理安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 疲劳 运动量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训练效果的优劣
摘 要: 新型课堂要求学生占主体地位,老师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技巧,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增强本领,提高技能。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  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优化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  生:
摘 要: 《刺法灸法学》作为针灸专业的一门桥梁课程,尤其需重视技能训练。文章从《刺法灸法学》的基础、基本操作技能的练习、得气与治神的重要性、特殊针法的学习四个方面阐述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刺法灸法学》课 教学体会 临床实践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
学校是培养人的主阵地,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高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现在“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广大思想政治教师的行动指南。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前景,对于肩负重任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为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
【案例背景】  語文考试之后,我发现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偏低。之后我找学生谈话,了解到有的同学对文章是似懂非懂,所以尽管答案写了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子上。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读高二了,连一篇文章都读不懂?  反思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而高考语文不仅仅是考查一个人在语文学习上认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一个人思维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学习上
摘 要: 对民工学生实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从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位,使学生感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民工子女 生活化    瑞安经济较发达,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者,而务工者的子女也随着父母来到了瑞安,所以,随着民工子女的增多,“民工学校”这个新鲜名词应运而生。在我们莘塍六小里,民工子女数量占全校学
摘 要: 在政治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爱学”、“会学”、“学会”,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的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布局、巧用语、巧引导、巧情感等,“巧”的恰当运用定能激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巧导入 巧过渡 巧用料 巧设疑 巧收尾    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适应新要求、探索新教法、研究新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把正确高尚的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关键词: 语文数学 思想教育 本质意义 《十八岁和其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工具,是学生交际的重要手段。同时,语文还是潜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课程体系、章节编排、知识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高中生要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升级”,找到打开高中历史学习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教学衔接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