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m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探讨了《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了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非技术能力的支撑,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已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
  【课题项目】2018年度兰州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试点课程建设项目,2019年度兰州理工大学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的高校教育新模式[1]。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018年开始,兰州理工大学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工作。《高电压技术》入选了2018年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试点课程建设。同时《高电压技术》课程所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在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工工作。本文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探讨《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现状
  本校《高电压技术》课程已累计开设10年,授课对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累计授课1600余人。在近10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人数逐年上升,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本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介绍电气工程专业“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工程应用概论课的性质。
  二、课程思政建设任务
  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1)落实教师育人责任,把立德树人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确保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将思政教育内容“无痕”地融入课程中,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现状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收到思政教育影响。
  2)推进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在既突出基本概念的同时,又要适当反映高电压技术新成就。近10多年来,我国超、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迅速,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高压”已经和“高铁”一起成为了我国高端制造的“国家名片”。我国高电压技术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成就已经远远快于本科生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帮助本专业学生跟踪电气工程专业技术前沿,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在授课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和行业发展形势。
  3)提升本科教学内涵建设质量,落实每位教师的育人职责,确定课程德育主体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抓好课堂教学等环节落实落细。传统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教学环节大多以教为中心,确定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求。这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成果为导向”的OBE理念不相符。为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环节设计等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通过《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能够应用电介质基本理论分析电力设备绝缘材料电气特性;理解电气试验的测试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线路和绕组波过程进行简化分析;并在上述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能够考虑电力设备绝缘状态考核要求,选择和设计电气试验方案;能够结合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特点,进行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方案设计和选择;能够工程实践方案设计中合理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能够通过课内和课外学习,了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及现状,掌握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高电压技术》课程目标在保证对毕业要求技术能力支撑程度不减弱的同时,又增强了对非技术能力的支撑,其具体支撑关系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
  在不削弱宝贵课内有效教学时间的前提下,为了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设计了课程思政案例分析环节。将课堂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围绕当前时政热点,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要求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本课程第一批案例教学内容如下表所示。
  五、结束语
  《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正在摸索阶段,为了持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水平,还需要在已有基础上继续细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及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文志.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论坛,2019,7:74(93).
  作者简介:张宏亮(1983-),男,漢族,甘肃省景泰县,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为我们深入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因年龄小,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古诗词是语文或者说中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虽语句简短,但表达的内容和呈现的景物却存在多样化,基于小学生自身特点,相较其他内容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所以找到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三结合就是重要对策。
超声波法是桥梁桩基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是检查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超声波透射法对于桥梁桩基评估中的现场使用为切入点,整体介绍了超声波法检测工作的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受其影响均走上了转型道路,传统出版编辑工作受到了信息大数据的冲击与影响,其编撰资源、服务方向以及创作理念等都具有了数据化的趋势。本文主
【摘 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和意识到校园教学工作的进展状况,对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影响。所以,本文也就初中校园内部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提出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历史故事的教育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把历史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动态的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语文课堂主张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将精彩留给学生.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实现有效、科学的师生互动,那么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融基础性、实践性、趣味性、统一性于一体,其中初一初二上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值线较难掌握。而地图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掌握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趣味性 积极性 识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根据博客型网页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排序算法(E-BlogRank),基于博主之间阅读评论的社会关系为每个博客计算E-BlogRank值,考虑到博客群体随时间的变化性,采用衰减因子实现对目前积极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动机,其次是在教学中展现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思维活动,最后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28-02  数学思维能力的訓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淀山湖作为上海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是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淀山湖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尤其是夏季蓝藻水华的暴发,严重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
通过对影响泵效率和系统效率的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泵效率和系统效率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