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个“为什么”的深层解读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个“为什么”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议题,因此,六个“为什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挖掘六个“为什么”内在深层的理论依据,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六个“为什么”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分析和阐释,对二者之间内在的深层关联予以揭示,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六个“为什么”理论指导地位基础上,指出六个“为什么”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自觉运用和当代践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个为什么; 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81-05
  
  2008年12月20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理论研讨会上,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理论研究要在深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取得重大成果。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为什么’。”
  时值六个“为什么”的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使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在一片繁荣的背后,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正面临着的重大的考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对我们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经济方面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普世价值”宣传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核心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对我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上2008年我国先后发生了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更为我们党的执政和国家发展提出了重大课题。六个“为什么”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提出的,它关注的不是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关涉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相关,而且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基于此,在对六个“为什么”进行解读的同时,关注六个“为什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内在理路,从而揭示其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联,就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六个“为什么”的内在理论依据,更意味着六个“为什么”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的自觉践行。而在这种深层解读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内在理论依据的六个“为什么”就具有充分的现实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就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六个“为什么”的理论定位
  
  1.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它的作用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失去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家园、发展和谐文化、为世界和谐发展带来巨大贡献都将在方向的迷失中成为空话。因此,为了更为深入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阐述,为了能够切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向大众,就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全面充分的论证。基于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即六个“为什么”。
  六个“为什么”的具体内容是: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这几个方面,而从六个“为什么”的具体内容看,它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且也是对这些内容的合理性的充分论证。它从中国现实历史状况出发,在指导思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未来发展模式等六个方面,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观念、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通过“为什么要坚持……”的引入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同时也对为什么要建设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充分肯定的回答。它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全面透彻的阐释中,站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上,对那些来自国际国内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声音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应。
  因此,六个“为什么”在把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突显出来的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涵充分肯定的论证。
  2.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具体现实
  历史事实绝不是由一些单纯的史实资料堆积而成的,而是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它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确切实在的具体现实,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融合,是过去、現在和未来的融合,“现实的、真实的(不是认为的、抽象的)历史视域只有一个,即融合古与今、过去与现在为一体的、有连续性的统一整体,这是一个由现在视域和过去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大视域’,‘一种唯一的视域’。这个‘大视域’超出了现在的界限而上溯到过去,也超出了过去的界限而延伸到现在。”[1]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基点,同时也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下历史现实的基点,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在这种“大视域”中把握中国当下的现实。
  当下的现实在“大视域”中,不仅包含着人们当下的各种生存意义,更饱含着历史过去的沉淀意义和孕育未来的敞开性意义。那么,当下中国的现实,就是对过去传统的沉淀,也是对未来中国的孕育。由此,要检验六个“为什么”所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否是现实的问题,就必须从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入手对六个“为什么”的具体内涵进行剖析。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近代历史证明封建政体、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政体、官僚资本主义政体只能将中国拖入黑暗的泥潭,只有新中国才能真正把中国人民带入到属于自己充满光明的现实生活中。那么,从六个“为什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方面看,六个“为什么”首先肯定了新中国的胜利符合历史发展、人类进步的趋势,并且在对现存社会制度肯定的基础上,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要继续坚持这种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六个“为什么”就在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视域”中,充分的突显出它的政治“现实”性。
  从经济层面看,封建社会的“剥削”经济、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抢夺”经济已经将中国人民拖入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赤贫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所推行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百姓的赤贫程度,但实质上人民依然在生存线边缘徘徊。面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指出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利用市场经济优长,发展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给中国百姓带来的实惠是巨大的,人们在生存线边缘的奔波已经成为历史。由此,从六个“为什么”强调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的方面看,它在充分肯定中国现行经济制度的同时,不仅吸取了以往经济策略选择的积极成果,也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正是站在“大视域”的角度上,对经济现实性的充分体现。
  从文化层面看,封建意识形态宣传的“三从四德”、“三纲六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已经让中国人民沦为“亡国奴”,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宣传的“自由”、“民主”、“民族”等西方式文化伦理价值取向,已经把中国人民拉向唾弃、蔑视和失去自我的境地。而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已经把人们引入到一种理性的文化境地,即立足于当下现实,正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优长,在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发展融贯古今、汇通中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六个“为什么”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调,皆突显出其文化现实性。
  由上,六个“为什么”对关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个重大问题的阐释,不是在抽象层面上对空洞形式问题的分析,而是站在现实具体的层面上,在对历史积淀的承载和对外来的展望中,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焦点性问题予以解答。它所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侧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呈现,它依据中国特有的历史现实特征对这些问题加以解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方向。它是在对当下中国现实历史状况的现实呈现,或者说当下中国的现实历史状况正是六个“为什么”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六个“为什么”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层关联
  
  在对六个“为什么”的理论定位有了清晰地认识后,接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挖掘其深层的理论根基。而在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呈现中,会发现六个“为什么”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六个“为什么”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深层契合的。
  1.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
  首先,“如何确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任何历史观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可见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人的现实物质生产劳动。
  其次,“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这清晰地表明,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是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另外,唯物史观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5]
  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其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贯彻,同时也是这种观点的一种呈现和展开,不能脱离实践的观点去把握唯物史观,也必须把唯物史观的观点贯彻到对实践的理解中去,这是现实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基点。
  2.六个“为什么”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在契合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要包含着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诸多方面。那么,六个“为什么”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性呢?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六个“为什么”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之间有着一种深层的关联,六个“为什么”内在的契合于马克思唯物史观。
  首先,前面已经分析,六个“为什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主张,正是站在一种“大视域”的角度与中国当下的历史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立足于现实,从现实社会生活的现实境况出发去思考、分析和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个现实前提的强调相应和。
  其次,六个“为什么”对中国为什么不能私有化或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进行了充分翔实的解释,这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是内在相符的。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来说,尽管还不能完全释放对生产力的发展,但它的任务就是尽其所能的解放和發展生产力。沿着这一逻辑,改革开放超越了私有化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放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背景中,既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又把生产力的发展与我国的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则内在契合。
  同时,六个“为什么”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在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肯定中,指出中国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能搞资本主义、不能搞“三权分立”、不能搞西方多党制,因为这些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事实发展中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实现人民自身的解放,而只能将人民引领到黑暗的深渊,由这些观点构建起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束缚,而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真正的解放,必须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革,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确立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在这种观念体系下,在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中国人民也逐渐实现着自身的解放。从这一点看,六个“为什么”所强调的观点,完全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具有重大影响的观点相符合。
  最后,尽管六个“为什么”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提出和回答的是直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个问题,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这个角度看,六个“为什么”又是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也就是说六个“为什么”所思考和分析的正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人真正能够在现实的意义上实现自身存在的社会,这个社会是真正的人的意义上的社会,其中的人不是抽象、大写的人,而是现实、具体的人。这也就是六个“为什么”的最终实质所在,即六个“为什么”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把现实人的存在看作为社会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看作为是社会历史缔造者,认为社会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而这正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观点相契合。
  通过这几方面的对照分析,得出六个“为什么”对问题的把握和回答,是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相对应的,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唯物史观为六个“为什么”提供理论基础,六个“为什么”又是对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
  
  三、六个“为什么”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践行
  
  对六个“为什么”的理论定位、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之间的深层关联进行了分析后,得出六个“为什么”正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内在理论支撑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那么,进一步需要追问的是,六个“为什么”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何种意义?立足于六个“为什么”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及联系,发现六个“为什么”展开的理论和现实分析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或者说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践行。
  从理论前提看,尽管六个“为什么”没有直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进行论述,但从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正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并且在对问题的回答中,六个“为什么”先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60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多党合作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党派在同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才能同心协力地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与结构决定的。”;“实行改革开放……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这些体现出六个“为什么”是站在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前提的一种运用和实践,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等都是在肯定这个前提、坚持这个前提的基础上,对这个前提的运用、实践和发展。
  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六个“为什么”在自觉地遵循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原理基础上,又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对这些原理加以运用和实践。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即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在受社会存在限制的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作用。这具体化到对社会发展的分析中,就呈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构成总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在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的时候,就又通过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产生了反作用。六个“为什么”正是立足于中国现实历史现状基础上,总结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对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充分认识基础上,认为要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一大批主要工农业产品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我们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活力,大大积聚和释放了全社会的发展能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坚持和不断巩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只有在这样的体制和框架内,中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现实存在。而这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具体运用和现实实践。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中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需要不断的作出调整,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7]这充分突显出变化、调节、适应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这一点上,六个“为什么”在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根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适应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这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影响作用的原理的应用。
  综上,六个“为什么”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實状况,准确估计当前国际形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对为什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现实、充分的论证和回答。而这个现实、充分的论证过程,正是六个“为什么”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自觉的当代运用和现实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3.
  [2]陆海燕,杨增岽.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33.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92.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32-33.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6.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古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古诗的学习依然有着重要地位,它是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上适当引导,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感,诱发学生的共鸣,更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为学生减负。  【关键词】古诗教学;习作;语感;语言实践  2014年度新学期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取消了旧版本中的八首古诗,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国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发,各大媒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合作互动,实现充分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互动对话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互动;平等对话;人机互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
【摘 要】室外数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感知,获得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感性经验,提高学习的效率。室外数学活动的常见方式有:室外观察、室外游戏、室外操作等。室外数学活动的优点有很多,能增强小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建构学生丰富的背景知识及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等。  【关键词】室外;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因为一次错误的换课通知,本该上数学课的二年级学生
【摘 要】临近期末,课程也即将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小学数学期末复习工作。那么如何做好期末复习,进一步让学生在复习课中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蕴藏的规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运用成为目前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  遗忘是人的天性,特别是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小学生来说,遗忘更是理所当然。这就使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顾此失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确实变化很大。但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球。农村小学生在环保方面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环保意识薄弱。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与良好环保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环保意识;培养途径;训练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善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目前开在农村的大公司、大企业不断增多、经
摘 要:近年来,德育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适应德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需深化与拓展。全面梳理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现状,认真总结德育衔接研究的基本特征,并进而深入探讨德育衔接研究的发展思路,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代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德育衔接; 现状;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摘 要】《新课标》倡导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将从三个方面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习兴趣,加强主体意识;转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究;关注学习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评价  一、培养学习兴趣,加强主体意识  俗话说:“兴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文章对辽宁省20所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寻找着力点和生长点,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期望; 辅导员;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
【摘 要】 数学教学的载体是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依靠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完成的.“全等三角形”中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读教材,整体上把握全等三角形一章的知识结构、具体安排;明确这一章教材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关键词】 知识结构;编写特点;教学建议  全等图形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维,使学生对词汇肯去记、乐于记,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词汇;识记;学习兴趣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