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政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补充,是高中学生得以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的渠道之一。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处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现状,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与社会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调理论和实际结相合,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是高中政治课的特定要求和特有形式。如何把理论性强的政治课讲的生动、具有时效性、趣味性,是对每个政治教师的考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探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高中政治课的教与学应从丰富、变化、发展中的现实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政性,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议论时事新闻,谈论热点事件。因此,教师只有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我们关注的时政结合起来,才能适应这一课程的特定要求,才能永葆高中政治课的生命力。
  现阶段的时事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流于形式,学生到考试时强迫记忆一下老师列出的重要时事,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时随意性较强,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两种状况,必须改革和优化时事政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达到使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通过对学生加强时事政治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素质高、文化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四有”新人。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因此,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把时政材料融人课堂教学,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因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经济生活《投资理财的选择》的时候,我用了“中国大妈抢黄金”的例子导入,引导学生分析买黄金也是一种投资,以及为什么中国大妈会热衷买黄金而不选择其他的投资方式。学生很感兴趣,积极参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第二,用于讲授。
  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较难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用一些时政热点材料,由学生进行分析,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例如,“河南瘦肉精事件”,可以与经济生活中的商品基本属性、宏观调控、消费者的安全权等知识点结合;可以与哲学生活中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联系的观点等知识点结合;也可以与政治生活中的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原则、党的性质、宗旨等知识点结合;还可以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点结合。
  第三,用于练习和作业。
  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要选取有时政热点问题作背景材料的习题供学生练习和作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以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思想政治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内部信息得到加工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也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讲清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有效的把时政和理论联系起来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很重要。
其他文献
情知教学是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把教育目的同时指向了情感和智力两个领域,从而把人的心理素质培养提升到应有高度。就是有意识把知的心理过程和情的心理过程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实施品德、智能、情意统一的教学。能教会学生更好的学习。  如何教会学生更好的学习?小组互助学习无疑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目前使用这种模式尝试改革的教学有很多,盲目的学习别人的实践方法只会具备形式上的相似,并不能达到真正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呢?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一、明确探究主题,指导学生列出活动计划  以六年级学生为例,
期刊
由于个性存在差异,每个学校,每个班会必不可免的出现一些学困生,我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平时学习上怠于学习,生活中也调皮捣蛋,而且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学生。往往一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表现极差。他们不仅会跟班级管理工作带来麻烦,而且也会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秩序,可以说他们在班级的存在成为了某些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于他们,老师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长此以往,“学困生”们丧
期刊
在当今社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口语交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虽然没有踏入社会,但他们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交往,只不过交往的对象范围和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已。学习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下面就结合
期刊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时是新课改的重大成果之一,这种方法能充分地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这种方法下,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发现知识的過程中来。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本组同学之间交流思想、观点和方法,合作互助,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们地理组再次对这种教育模式做出探讨和设计。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有益的发展,
期刊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教材、教法、学法、学生上课的状态和作业是否完成,考试的成绩,可曾想过当你费尽心血,孤灯夜盏为学生批改作业和试卷难道就只是为了检查学生书写的好坏,作业是否完成,对多少错多少,得了多少分吗?错题的订正成为大部分老师忽视的一个环节。  作业和检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巩固,也是教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订正作业可以查漏补缺,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
期刊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开朗,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音乐知识有初步了解和认识,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强。  教学内容
期刊
l.Introduction  Tolearnaforeignlanguagewellunderacertainkindofnon-linguisticCircumstance,youmustdoalotofreading.Asweallknow,readinghasbeenplayinganimportantroleinlearningaforeignlanguageallthetime.  A
期刊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忽略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这种教育的结果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幼儿身上,表现为: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不爱惜粮食,乱丢废物,不爱护环境,不会整理自己用过的东西;学习上不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