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兴趣点 提高兴趣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学生正在由儿童期转变到青年期,在心理学上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和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然而,初中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难以勇敢地面对。结合这些现状,为了真正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必须加大力度来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一、运用语言艺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运用语言艺术,可以创设出非常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通过教师语言艺术表达出来之后,为讲解增添了趣味性和幽默性,这就使历史教学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内容,培养其历史思维和提高其历史素养。
  具体来说,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一小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新课导入:“在西欧强盗不断的穷追猛打之后,中国腐朽的大门终于轰然倒塌……在极浓的火药味里面,从门外吹入一股强劲清新的风,将弥漫在整个大门里面的腐败气息驱散开来。因此,在肥沃的土壤中萌生了新的生命:这一新的生命尽管稚嫩,但是活力四射;尽管她曾经受到旧肌体的阻抑,然而,现在已经以崭新的生命来呈现,将历史的时空占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地把握新生产关系和旧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复杂的历史概念的掌握。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画面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电影电视片断、历史革命歌曲等等,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开展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都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对历史的氛围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受,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角色。
  具体来说,在进行《鸦片战争》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一些镜头:许多官员和士兵大量吸食鸦片,导致清朝整体的战斗力下降;清政府的白银大量流失,导致清朝实力衰退;许多人由于吸食鸦片而骨瘦如柴。通过这些镜头,学生可以对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氛围有一个亲身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真正了解到吸食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灾难,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现在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认真学习的来之不易,同时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感到自豪。
  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一,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节课或者是一单元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将前面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学的内容对整个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可以采取小组内进行相互点评、讨论和修正的方式来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可以较为准确全面地将课本内容进行重组、整理、分析和归纳。第二,跨学科结合的能力。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要能够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将初中历史的本质揭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对重要的历史人物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历史经验有一个恰当的总结,积极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比如说,对于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事实着手,将秦始皇的功与过一步一步地总结评价出来,让学生深入理解秦始皇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和过失,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恰当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
  四、重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初中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对社会现实比较关心。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社会热点问题,要密切联系现实,分析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比如说,在《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美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来分析美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在《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来进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四项基本原则结合来进行。在中共十三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讲解: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但是,通常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在革命之后建立的,它们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昨天。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将发展生产力作为整个工作的中心。另外,也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仅仅通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取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三百年的历史所能够获取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因此,现在仍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初中学生应该将这一巨大的历史矛盾进行深刻的把握,正确对待历史,让初中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五、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创新性做法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真正走出低谷和困境,真正引导学生接受历史教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承文明,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課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
  [2]雷静.浅谈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10(6).
  [3]杨永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学版),2009(8).
  [4]宋书林.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兼谈《近代文化》(一)的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
  [5]次仁多吉.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6]彭明光.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轮滑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休閑性,随着阳光体育的不断推进,轮滑运动正以燎原之势风靡校园,深受高中生的喜爱。有研究表明,轮滑运动是一项低冲击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生身体形态的发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呼吸系统和心脏的机能,因此轮滑运动非常适合高中的体育教学。那么,究竟如何进行轮滑教学呢?  一、加大师资建设  目前,高中轮滑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
我校是美术特色高中,长期以来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足,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偏激,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学习动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ARCS动机模型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索该模型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ARCS
差异化教学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方向和教育理念,也是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理论提出,教育教学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开展有差异的教学。不言而喻,学生的主体性在差异化教学中是关键。如何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思想品德课程的差异化渗透,实施差异化教学,挖掘学生的差异化资源一直是笔者在苦苦思考的问题。为此,现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探析,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
教师支持材料是教师在实施本单元(课题)教学时要使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教师支持材料包括:本单元(课题)的简单介绍,对本单元(课题)出现的新概念或主题的介绍,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项目的安排,本单元(课题)教学活动的安排,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所需使用的网站的链接和说明,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的参考文献或资料。  笔者创建的《中国的疆域》教师支持材料,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  第一部分:使
有效的教学建立在教学双方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并且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同、学生对执教老师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对科目的认同。美术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得成功与学生学得成功两个方面,这是辨证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要双方和谐统一,那么美术教学就能取得成功。因此,美术教师必须以“教得好”来带动“学得好”,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有效、高效。现笔者谈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对法律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超越教材、立足课堂与超越课堂等关系成为我们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脱离教材和以本为本两个极端。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呢?  一、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  通读新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类的活动
现在高中课堂普遍容易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特点,不根据学生的态度、需要和兴趣情况,而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且方法简单、形式单一,这样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何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是高中学校应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EEPO有效教学的学习方式训练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改进高中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训
随着历史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什么样的教学才能适应21世纪人才成长的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变化?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营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培养德才兼备新世纪人才谈一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组织教学后,
音乐教师合作是指音乐教师形成一定的团队组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文娱活动任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互相切磋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强强联手、合作提高。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合作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活动指导能力。  一、音乐教师工作现状的分析  各级学校中音乐教师的人数参差不齐,传统观念也给音乐教师造成不小的压力。一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分布极不均匀。城镇
历史发展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各种因素或多或少在起着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材的取舍,一线教师往往习惯使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试举两例,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戊戌变法前的清政府“改革”  戊戌变法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以下几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努力;张之洞等清政府有识之士的推动。但对清政府本身的原因却提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