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记住他们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维人
  
  钱维人,对于西安公路学院的很多人来讲,可能是个极其陌生的名字,可能只有那些暮年的老人才会依稀回忆起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但是,西安公路学院的历史上,应该铭记这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因为如果没有钱维人的积极活动,公路学院就不会定址在西安,也就没有西安公路学院的今天了。回溯历史,不由让人感慨物事变幻迅速。
  西安公路学院的最前身是西北交通部干部培训班,由于对交通干部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增长,因此成立了西北“交通干部学校”。在1951年10月,中央交通部批准学校定名为“西北交通学校”,而钱维人当时担任西北公路局副局长,被任命为学校的教育长。这是钱维人跟西安公路学院最早的接触。
  1953年2月,根据交通部的指示,学校改名为“西安公路学校”,并划归中央交通部领导。1954年11月15日,中央交通部任命雷荣为校长,钱维人为第二校长,这是钱维人和西安公路学院的第二次接触。
  中央交通部根据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刚开始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建立公路学院,并且成立了保定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后来又改在河北省通县建校(现在北京市的通县),1956年10月启用“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印章。1956年4月,第二校长钱维人调往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
  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已经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建造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和教学楼,并收集了一些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但是情况突然又变化了,当时的国务院批示北京公路学院暂不单独建校,并撤销了筹备机构。
  北京公路学院已经撤销建制,要建校的话,该建在何处呢?
  校址最终确定在西安,与钱维人所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钱维人在西安公路学校工作过,对学校的感情深厚,而且在交通部也任职过,因此他的建议很重要,而且西安公路学院(当时并不是这个校名)师资力量较强,毕业生动手能力强。
  正是在钱维人的强力推荐下,交通部征得陕西省的同意,最终确定在西安建立西安公路学院。
  可以说,没有钱维人,就没有后来的西安公路学院。
  
  雷荣
  
  2005年3月2日,在本刊记者抵达长安大学的晚上,惊悉西安公路学院的第一任党委书记雷荣同志在下午病逝,享年101岁。
  回顾西安公路学院的早期历史,雷荣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人物。
  1954年11月15日,中央交通部任命雷荣为西安公路学校的校长,这是继第一任校长霍维德之后的第二位校长。
  雷荣同志1954年4月任西安公路学校党支部书记。1954年11月至1958年3月先后任西安公路学校校长、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1958年任西安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1月任西安公路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1962年9月调任政协陕西省委员会秘书长。
  尽管雷荣在西安公路学院的历史不算很长久,但是他作为西安公路学院主要的创始人之一,实在是功勋卓著。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雷达说,雷荣同志作为学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任学校领导期间,带领全校教职工,呕心沥血,艰苦创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校管理,努力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使学校由一所中专学校变成我国第一所公路交通方面的高等院校,由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转为培养公路交通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并于1957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创了学校对外交流的先河,使得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2年雷荣同志调离学校后,还一直关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经常过问和了解学校的情况。2003年雷荣还专门返回学校参加座谈会,与老战友叙旧,与当年的学生座谈,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雷荣,西安公路学院的第一任党委书记,第二任校长,是西安公路学院的元老之一,在西安公路学院的历史上,不应该遗漏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
  
  胡长顺
  
  胡长顺曾经说过,“在青藏线上修路将付出血的代价。”没有想到他真的付出了血的代价。2003年8月13日,在青藏高原进行科研考察中,不幸遇难,牺牲在了他奋斗了一生的公路科学研究工作岗位上,还不到48岁。
  胡教授的骨灰从青海返回到西安后,一行人到达他家所在的楼下,几十个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学生长跪不起,泣不成声,感人落泪的场面至今让人们刻骨铭心。
  胡教授在院里被誉为“工作狂”,在大家的印象中,胡老师就没有什么其他爱好,除了出差就是呆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节假日胡老师都是在学院里面度过的。按照公路学院的值班规定,学院里面的灯到晚上10点就统一关闭,可每次胡老师都是在值班人员催促之后才离开办公室。从办公室回到家里以后,胡老师有时候还接着在家里继续工作。
  胡老师主要的课题就是青藏公路,因此冻土实验是很关键的环节。为了青藏公路的顺利进展,胡长顺放弃了自己的寒假,大年初二就开始钻到实验室,每隔一个小时就记录一次数据,尽管有两个人轮流记录,但是毕竟是在万户齐聚的春节期间。
  胡长顺老师在业务上特别务实,经常是自己做数据。学校里放暑假,胡老师经常是在青藏线上呆一个月,扎实地做实地实验。而且从来不糊弄学生,对学生要求很是严格。
  公路学院的薛月香书记说:“知识分子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比较固执,比较倔强,在贯彻方针政策上比较生硬,工作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但是胡长顺老师在做行政工作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做别人工作时,总是苦口婆心,不停地变换角度来做工作,最后把工作做好了,同时还做到不伤人。在学校的口碑很好,不仅在业务上很突出,而且在做人方面也令人称道。”
  胡长顺老师的高风亮节,在公路学院成为美谈。不利用手中的职权安排亲属的工作,将所得的奖金默默地捐助给贫困学生,在与学生合作论文时总是将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自己加班最多却将加班费都给同事……
  胡长顺老师在青藏线上的研究硕果累累,被誉为是最有实力;中顶院士的老师,而且有可能成为公路学院自行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无奈天妒英才,斯人已逝,留下无穷遗憾。
  
  冯正霖
  
  如将长安大学喻为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那么交通部的副部长冯正霖无疑是这所“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
  西安公路学院从公路起家,培养的公路交通人才众多。各地的交通厅和运管局都有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生的足迹。但是做到省部级领导的毕竟还是凤毛麟角,因此冯正霖一直是作为西安公路学院的一种骄傲在不断地被提及。
  冯正霖1978年至1982年在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公路工程专业学习;1982年到交通部工作,先后任助理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助理巡视员、副司长、司长(其间1995年7月至1998年6月挂职任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2003年5月任交通部党组成员;2003年6月任交通部副部长。
  2004年10月27日,冯正霖同志重新回到了母校。在与长安大学领导座谈中,一是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深切怀念和关注之情。二是就目前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中的有关重要问题,结合长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对合并后的学校如何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座谈后,冯正霖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校园,回到了公路学院的办公楼前,与公路学院的老师合影留念,对公路学院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其他文献
兰德公司花多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百年不衰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先觉先行,领跑同行业;重视对客户的人文关怀,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云台山的持续发展也如兰德公司所总结。  现代人越来越喜欢到远离城市的山水之间舒展身心,国内很多景区客流量因此水涨船高,尤其是国家实行放长假拉动旅游经济以来,节假日景区内人满为患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困境,是限制客流、保护景区、促进安全,还是扩大景
期刊
网上初次看到他的照片,一股将军气度扑面而来,写着沧桑的国字脸上,绽放着微笑却不言自威,架着副眼镜却目光如炬;平阔的前额掩映着运筹帷幄,严谨的衣领扣不住胸有成竹……  办公室面访到他本人时,一股学者风范却如春风拂面:儒雅而平易的举止,透射着长者的慈祥;独到而缜密的思绪,释放着睿智的火花……    打造中国现代和谐物流的动因    记者:陆会长,您好!您作为全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的领导,能否向《运
期刊
面对市场的竞争,中通客车公司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产品方面加大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以产品为依托,争取市场主动权。近日从中通客车公司获悉,05款“凯越”客车自3月份在上海国际客车博览会上面世以来,就以完美的造型、过硬的品质、健全的服务体系、有效的市场推广而迅速进入市场,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完美造型,铸就经典    其实,凯越客车在市场上并不少见,自中通公司2003年推出
期刊
一名英国旅游者游览了挪威后,发现口袋里的钱只够买一张回家的船票了。从挪威到英国乘船只需两天时间,因此,他决定这两天不吃任何东西。  第一天他没去吃饭。第二天午餐时,他仍旧躲在他的房间里。到了晚上开饭时,他实在饿极了,再也忍不住了,他想:“即使饭后他们把我扔进大海里我也要吃饭。”  吃晚饭时,他把侍者摆在面前的全部食品吃得一干二净,并做好了对付一场吵架的准备。  “把帐单拿来!”他说.  “我没有什
期刊
我的学长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吗?  学长说他大大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  这不是大愚蠢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上。  我们对自己说,“等到我买房子以后!”“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等到我死了以后!”  人人都很
期刊
黑底白色的职员表——意大利语,一个字也看不懂,但很肃穆。想想也是,战争是件严肃的事情,战争电影也得是。然后一条字幕:“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就是逃避。”底色变成了温柔而茫然的灰蓝,沉默了一下,蓝变亮了。变成天。变成海。一艘军舰横穿过画面,因为军舰很长,所以穿了很久。  这是一队意大利兵,占领了一个希腊小岛。  他们一来就碰上了不少意外。先是遇到一群鸡,勤务兵费里诺以为是敌人的偷袭,开了一枪,两个战
期刊
地处深圳银湖的综合开发研究院正沐浴着南国三月的暖阳,看上去似乎很平静。然而,位于三楼的物流管理研究中心,首届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简称CSCMP)中国年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却在王国文博士的精心组织下,紧张而又井然地然地进行着……  2005年春天,深圳市政府与CSCMP达成合作意向——首次CSCMP中国年会将于2005年6月在深圳拉开序幕。由CSCMP主席马克·理查斯带领的高层企业家代表团和全美最有影
期刊
企业如果决定了一个战略方向和模式,别人都会来模仿你,但好的配称是无法模仿的。而配称则是一个企业结构和文化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正确确立公司的战略,在各种活动中建立起配称关系  丁克义,这位刚退休的物流专家曾在交通运输行业任过多项要职,征战商场多年。退休并没有隔断他与物流行业的缘分,他仍然活跃于物流行业的各种会议和论坛上。不久前,记者往深圳招商大厦请教了丁总。  记者走进会议室.只见一位风度翩然
期刊
美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题,给出了物流趋势的路径,而精细物流、闭环物流、6西格玛供应链、精细供应链、RFID等新概念、新技术,则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    21世纪物流发展充满变化    进入21世纪,物流产业一个最有影
期刊
当《运输经理世界》谈到中国的运输经理还不够了解他,觉得他这个IRU主席很神秘时,莱里曼斯先生说,他们这个组织并不神秘,他这个人也不神秘,因为现在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必须看到中国的存在,都必须走向中国。  正如没有料到会从历史老师转行到道路运输业,一干就是37年一样,他也没有料到,会在2005年——临近60岁的时候,以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简称IRU)主席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据了解,他此行的主旨是探路,很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