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渐为教师所接受。它深刻地改变着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更高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有效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文章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学习动机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物理学是以观察、探究、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初步观察事物、动手实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探究实践和归纳规律的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课程改革后,物理教材在结构编排上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生产、科技及生活的物理实例。在教学要求上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要求学生懂得观察发现、科学探究和归纳结论。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显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发展的,一个掌握电子技术需要的人,可能先对收音机产生兴趣,当掌握了收音机的接收原理和装修技术后,又会对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的装修及测试仪器感兴趣。如此不断探求,就会对电子技术产生丰富而持久的兴趣,并可能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物理学过去及未来的了解,学生通过对物理学过去的了解,知道科学家们探索物理规律的曲折道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抽象思维的特点,处理物理问题的技巧,建立物理理想模型,以及运用数学工具的方法,等等。而对未来物理发展方向的预见,知道物理将要在哪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会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起多大的影响,这些将势必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而且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来源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感性认识是学生兴趣之源,而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两个飞跃,便是学生兴趣的澎湃洪流,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对学习会起到更持久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要珍视并合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资源。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融入课堂中,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和“建构”,从而达到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目的。在师生不断地“识错”“思错”和“纠错”中,新的资源不断生成,这对于教育视野的拓宽、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师生创造性智慧的激发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错误之所以珍贵,其价值有时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集体查错、思错、纠错获得许多新的启迪,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沉着冷静的心理和从容应变的机智,而且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错误资源”意识,明确学生出现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减少错误。其实,“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思维中所谓的错误,正是思维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教师要抓住这个错误把学生引向成功。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不出现“错误”的课堂才是可怕的,更为可怕的是教师错误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许多错误解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学生的创新因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内驱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爱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爱好的一切现象、事物、知识等,总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究,因而学生对感兴趣科目就会学得好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学习动机也因此激发。使同学们始终在兴趣浓厚中学习物理知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目的。
  四、学会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老师喜欢“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基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习中总是老师说什么便是什么,没有个人主见和见解。长期下去,除了应对考试外,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东西。并且一旦脱离开书本就会觉得,什么知识都是陌生的。特别是像物理教学,很多方面都需要动手动脑相结合,练习与理论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学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老师除了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如果老师一直总在对学生进行限制性教育,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只看老师表演,自己无所事事,而走下课堂就会一无所有。
  五、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通过实验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我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以掌握探究科学的方法为目的,精心设计实验,如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变演示性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强创意性实验和世界科技成就展示等,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趣味、生动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的自主探究实验中学到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六、紧扣教材,结合实际。
  做到学与教相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具有趣味性。因此进行教学时,学生可以在接收到知识的同时加深德育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所以老师在说明火箭照片时可以介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强、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如此,就能将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他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也能得到升华。
  七、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到现代高科技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物理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的最新发展。
  因此,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程,就要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机结合,让老师在上课中得到传授知识的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到知识的快乐。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溶栓1号(简称F-1)的溶栓、抗栓作用及作用机制,并对其作为静脉给药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考察,以期为进一步开始成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重大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学的使命。  一、重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
摘 要: 在高三历史备考阶段,教师要重视科学评讲,总结经验和教训,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下一次考试出现同样的错误,提高应试能力。本文对高三历史试卷的评讲和复习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讲评复习教学 答题规范化 非智力因素 两大基本方略  评讲历史试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是仅仅把答案简单地告诉学生,也不像上一节课文那样有资料可查,有教案可参考,而要完全
“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在历史学科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社会潜意识的“次科”心理,还有老师讲课的枯燥、乏味,使得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仅充当着一个“收音机”的角色,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已历经好几个年头,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上很多老师都做了不懈的努力。那么要如何让历史课堂变得愉悦、快乐而富有生机,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笔者结合自身授课及听课过程
摘 要: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置疑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下定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学生兴趣 培养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实现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兴趣,能促使学生
摘 要: 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联系已学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尝试处理课后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基本步骤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了解物理研究的过程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院的患者中进行筛选15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