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E-mail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利用E-mail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探讨了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强调通过网上网下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E-mail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杨克平(1970—),男,武汉工程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讲师。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从网民的职业来看,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5.1%。从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看,收发邮件的比例为64.7%。可见电子邮件(E-mail)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利用E-mail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E-mail开展互动的交流沟通,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E-mail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沟通,大学生的主体心态会得到凸现,责任意识也会进一步增强。
  1、大学生愿意使用电子邮件。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接受和尝试新生事物。通过E-mail,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及时指出教学的不足,可以畅谈感想与收获,可以鼓励、肯定与支持教师的工作,可以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想法和困惑发送给自己信任的教师。E-mail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等诸多优点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2、大学生高兴使用电子邮件。E-mail手续相对简便,而且邮件发送者可以设置发送阅读收条,这是传统信件所无法比拟的。在邮件的内容上,可以是具体的通知,可以是学习资料,也可以是问题的回答;在邮件的方式上,可以是直接的发送,也可以是相关内容的转发;在邮件的风格上,可以是古典型,也可以是浪漫型,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3、大学生满意使用电子邮件。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大学生通过撰写电子邮件,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而造成的紧张、戒备和尴尬,思想、情绪甚至表情等都可以处于放松的状态,双方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更容易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沟通无极限”。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通过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1、传递迅捷,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流条件。通过E-mail,可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沟通,提高交流速度。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图、要求和建议等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受教育者。收到电子邮件后,受教育者可以迅速反应,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反馈环节更加灵活和主动。电子邮件还可以群发,使反馈人群的范围、层次更广,通过点面结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交流速度的提高还意味着信息传递不容易失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邮件的样式可以“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提高了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2、价格低廉,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本。在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相当一部分是免费的,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的成本非常低廉,这是传统邮件所无法比拟的。通过E-mail的沟通,还可降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
  3、整合资源,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它所涉及的社会范围和社会途径来划分,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综合系统,成为思想教育合力的主体因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补和支持,但有时由于资源的分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家庭双方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得教育成效不显著。通过E-mail,家长可随时查询子女在学校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学校也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狭隘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扩大了自身的内涵和外延。通过E-mail,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实现三者目标一体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二、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如何增强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体现在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上,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此,有必要为学生设立统一的电子信箱,使大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E-mail的信息服务功能,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学习信息进邮箱。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雇佣网络写手,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欺骗网民,误导舆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3月对全国15所高校进行“大学生信息渠道来源”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被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有9.8%属于反党反政府的信息,有3.4%属于色情内容,有74.0%属于商业广告;大学生对网上批评政府的言论态度模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主动意识,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发表正面引导信息和批驳错误言论双管齐下的网络舆论建设方针,营造正确高效的网络舆论氛围。
  2、学生生活信息进邮箱。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吃、住、行等方面,可以设立专用的电子信箱,建立网上信访制度,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扩大反馈的范围。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学生敢于通过电子邮件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与改革。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加以采纳和解决,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如天津大学2005年3月9日开设的“校长信箱”在半年内就收到来信1200多份,反映的问题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已有近400个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如今,“给校长信箱写信”成了该校学子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第一选择。这些专用信箱已经成为学校领导与师生之间一座“网上桥梁”,成为师生思想情绪的“晴雨表”,成为维护学校稳定的“减压阀”,达到了“育人于无声”的教育目的。
  3、学生工作信息进邮箱。这包括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奖励、处罚的政策规定,校内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学生工作动态和情况分析,校园内的热门话题,遵章守纪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学生工作性质来划分,可以在电子信箱的通讯簿中建立班长组、团支部书记组、团委学生会干部组、党支部支委组、党员组等。根据实际情况发送不同的电子邮件。比如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的学习内容,就可以把《人民网》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内容发送给党员组,学生通过E-mail把学习体会发送到辅导员的信箱,节省学习的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4、心理咨询信息进邮箱。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咨询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咨询者对保密性的怀疑,而通过E-mail进行心理咨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上网时你可以隐瞒真实姓名、外表形象以及声音等个人隐私,这样很容易消除顾虑,敞开心扉,尽可能详细地陈述心理的困惑和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心理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咨询者的真实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咨询者提供咨询服务。
  5、就业服务信息进邮箱。目前,高校一方面要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充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桥梁,提供良好的双向服务,并依据就业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对双向选择实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排除不正当的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好运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实现指导有效、服务快捷,就必须适时、适当地应用信息工具。电子邮件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的目的。由于毕业生忙于就业和学业的压力,有时通过电话、书面通知的方式很难奏效,通过E-mail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把相应的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发到毕业生的电子信箱中,增加了就业信息公布的渠道,提高了信息的公开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应聘、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机会,便于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摆正自己择业的坐标。
  
  三、网上网下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意味着单纯使用这一方式,必须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强化效果。除了利用电子邮件开展工作外,关键是树立系统的观点,网上网下互动,整合资源,发挥作用。网上网下互动主要包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用电子信箱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箱,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箱的知名度,增强承诺信度,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信赖。二是提高解决速度。利用E-mail开展工作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核实,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详尽地给予答复。三是挖掘问题的深度。通过邮件要仔细分析,善于发现问题,保护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多反映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交流,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的渠道,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E-mail的交流,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交流空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作用,主动吸纳学生的反馈。要建立E-mail联系的长期制度,保持良性的、互动的、有效的沟通渠道,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责任编辑张荣辉
其他文献
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党组织,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1928年5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
期刊
当年上饶集中营的茅家岭监狱曾关押过被国民党特务当作政治犯的和尚、尼姑、道士。然而有一个被称为“茅山道士”的政治犯,却是货真价实的共产党人——他就是在狱中先后化名为“张国威”和“宿文浩”的宿士平。  宿士平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地方领导人,1932年入党,1937年任温州市委书记,1938年任台州特委书记,1939年任浙赣铁路工委书记,1940年3月任金(华)衢(州)特委常委,同年6月14日因叛徒徐伯威
期刊
[摘 要]人力车夫是城市社会下层的代表。人力车夫经济社会地位低,缺乏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在把人力车夫转化成现实革命力量的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认识、启蒙过程。  [关键词]共产党 城市社会下层 人力车夫 启蒙    城市社会下层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动力之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在调动城市社会下层民众参加革命积极性方面经历过认识、启蒙阶段。人力车夫是民主革命时期城市特殊下层社会群体。本文通过对民主
期刊
[摘要]运用“移情”方法,实现教育者与学生的对应角色心理换位,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实施“移情”教育中,教育者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到对学生充满爱心、热心、宽心和耐心,才能获得学生的知心,消除学生的怨心,焕发学生的感心,激励学生克服缺点的信心。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 移情 以心换心  [作者简介]温储蔚(1964—),男,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师。  基金
期刊
[摘要]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
期刊
大哥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    江西永新地处湘赣边界,是革命运动兴起较早的县份之一。1928年5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县城,永新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进一步觉醒,跟着共产党、毛委员闹革命。从此,永新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随后,又成为湘赣苏区中心区域。  1915年7月26日,张铚秀出生在永新县怀忠乡虹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大哥张成秀是张铚秀的革命领路人。大哥
期刊
为了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华东六省一市中共党史学会在南昌举行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六省一市的党史学会会长、论文作者等与会代表近50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44篇,会前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苏多寿,著名党史专家马洪武、唐培吉等主持大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
期刊
近来,因朝鲜试射导弹,朝鲜半岛又处于十分紧张的局势。日、美、法、英于7月7日下午就朝鲜试射导弹问题正式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并要求尽快进行表决。该草案援引《联合国宪章》第7章,指责朝鲜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为对朝制裁和动武埋下了伏笔。对伊拉克动武,就是以《联合国总章》第7章为依据的。制裁,动武,咄咄逼人,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决议草案》在遭到中国和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后,四国10日决定
期刊
[摘要]用基层民主制度为“保先”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保先”长效机制建设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使二者相得益彰、双赢双进,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理论课题。  [关键词]基层民主 长效机制 民主参与  [作者简介]曾志伟(1979—),男,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04级硕士研究生。    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进行包括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建设,而健全的党内民主
期刊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的《毛泽东生活档案》一书这样写道:  毛泽东本人,年仅16岁就出了乡关,将中国传统的“孝道”抛在了一边——他的父亲曾竭力要将他培训成一位商人,但他却始终未按此意愿行事。为此,父亲晚年心绪黯然,临终前,他伤心地自作挽联:  决不料百年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  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原来,毛父于1920年1月去世时,长子泽东尚在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