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教材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鼓足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工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等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认真地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
  
  二、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营造激发学生兴趣的氛围
  
  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
  2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人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人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名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 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名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一、创设有效情景有效的学习情景是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教学情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本文认为信息搜集与资源提供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借此提出了“解决问题”中信息资源的应有类型与提供途径.并结合教材进行实践后的论述与反思.
为了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们要建立新型决策系统分析模型,由专门的决策办公室来承担决策职能,并根据决策性质的不同分别在不同机构进行决策.实现行政决策程序化并且建
文章针对中国加入WTO之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围绕知识产权问题接连不断对国内企业发难的事实,针对山西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专利申请数量少、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比,国库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国库业务工作大量增加,二是国库还要面向财政、税务、海关等征收机关报送报表和核
【正】西方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方针的综合性多功能的资本主义金融企业。基于对“三性”经营方针及其相
化学一门涉及人类社会以及国民生计的科学,化学发展对化学教学产生较高的职业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过程中多维解题方式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人学观是影响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根本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张, 高等教育的个性、 创造力、 人文关怀逐渐淡化, 教育的技术化、 职业化趋向明显, 教育的实用
以百合DNA为材料,对影响其RAPD反应体系中的6个主要因素(模板DNA、Mg^2+、TaqDNA聚合酶、引物、dNTPs、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百合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L)为:40ng模板DNA,1.5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今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几何课的高效来自对问题的合理设计,笔者认为:对于几何课本上的一些难点问题应从学生的本身为出发点。即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注重建模思想的培养和对学生设计适当的开放性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几何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效;合理;层次性;建模;开放性    新课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实际上,学生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