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烦恼 放飞心情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成长的烦恼”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而烦恼,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交流习作,倾诉自己的内心烦恼,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消除烦恼。
  3.懂得正确面对烦恼,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与身边的人交流,学会排解烦恼。
  [教学流程]
  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欣赏歌曲
  1.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做个小孩不容易》,听一听歌唱者的心声。
  2.讨论: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慨?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相机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成长的烦恼)
  (二)畅谈烦恼
  1.你有什么烦恼?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吗?
  2.学生依据课前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在小组内倾诉烦恼的心情。
  3.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诉说自己的烦恼。(板书:畅谈烦恼)
  预设一:来自学习方面的烦恼。
  (1)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且总拿我与别人比。
  (2)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的课外资料,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还要完成他们布置的作业。
  (3)周末参加校外辅导班。
  引导:同学们,你有和他一样的烦恼吗?说说感受。
  预设二:来自家庭方面的烦恼。
  (1)爸爸妈妈不懂我的心,与他们沟通困难。
  (2)爸爸妈妈重男轻女,弟弟永远是对的。
  (3)爸爸妈妈在外打工,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
  引导:同学们,你有来自家庭的烦恼吗?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
  预设三:来自与人交往的烦恼。
  (1)和老师沟通困难。
  (2)想与同学友好相处,但总是闹矛盾。
  (3)不喜欢与别人交往,知道这样不好,但也不知道怎么办。
  预设四:来自自身方面的烦恼。
  长得不高,长得太矮,长得不美,长得太胖。
  预设五:来自社会方面的烦恼。
  学校经常按成绩排名,老师占用体育、音乐、科学、思品课等来上语文课、数学课。
  引导:同学们,你对此类烦恼有什么看法?
  (三)放飞心情
  1.同学们,当你们发自内心地说出自己的烦恼时,我知道你们的心中有不满,有痛苦,有挣扎,也有委屈,但更多的是发泄。因为有的同学流出了眼泪,有的握紧了拳头,有的双眉紧锁,有的闷闷不乐。老师深深地理解你们。是啊,烦恼会使人心烦意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一定要学会解决这些烦恼。面对烦恼,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消除它吗?
  2.小组内交流解决烦恼的办法。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一:把心里话倾诉给最好的朋友——日记。
  预设二:找机会给好朋友聊聊,寻求帮助。
  预设三:换个角度思考。
  预设四:自我安慰或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同学们,你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能解决烦恼,何不也给你的伙伴支支“招”呢?
  5.师生合作帮同学解决烦恼。
  预设一:来自学习方面的烦恼。
  用“换位思考”来解决烦恼,理解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换个心态来面对爸爸妈妈的“苛刻”,变压力为动力,笑对烦恼。
  请在学习方面有压力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及以后的做法,放飞心情。(板书:放飞心情)
  预设二:来自家庭方面的烦恼。
  教师引导:当你与爸爸妈妈言语沟通困难时,你想过换换方式吗?比如,写封信、写枕边纸条,让爸爸妈妈“不经意间”发现它等。
  当你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你觉得很烦恼,可你想过没有:你的爸爸妈妈是多么勤劳,多么勇敢,多么令人尊敬!为了能给你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他们背井离乡,忍受思念之痛。所以,要放下烦恼,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让爸爸妈妈放心。此时此刻,你最想给远方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
  6.总结:同学们,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们还会遇到无数的烦恼,有人说:“烦恼不是一种折磨,仅仅是一种打扰。”是的,面对烦恼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想办法克服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四)非凡感悟
  同学们,请读读这些名言,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也可以在你的作文中使用。
  1.出示,学生自由读一读。
  2.谈感受。
  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地说出来。比如说(出示):
  3.学生畅所欲言。(板书:非凡感悟)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一)写法指导
  同学们,刚才我们畅谈了自己的烦恼,也找到了解决烦恼的方法。下面请你试着把自己的烦恼,为什么有这样的烦恼以及解决烦恼的方法写下来吧。
  1.作文引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读一读下面的几个开头,看看能不能让你迸发出写作的灵感。出示:
  2.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二)习作实践
  教师巡视,根据学情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发现大胆交流内心烦恼的,表达情感真实自然的,就奖励他一颗“坦诚交流星”;遇到语句流畅、有创意的语言表达的,就奖励他一颗“文采星”。这样,让他们随时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体验习作的乐趣。
  (三)评改交流
  1.自己朗读,先行修改。
  习作完成后朗读自己的作文,在朗读中感受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烦恼的事情是否交代清楚,细节描写是否具体。感觉不合适的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
  再次读朗读习作,仔细体味写出来的烦恼是否真的是自己内心的倾诉?当你正确面对这个烦恼,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烦恼时,你的心里是不是明亮了许多?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再遇到烦恼,是不是自己就能够轻松应对,笑对烦恼?
  2.小组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读一读各自的作文,让同学们认真倾听,然后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
  3.全班交流,分享习作收获。
  (1)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2)说说他的习作哪儿写得最好,最值得你学习和借鉴。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习作。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说文本经常会有“对手戏”出现,这就为小说文本阅读对比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契机。教学苏教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可以借助对手戏、转换视角点、紧扣联系线等,让学生认识人物、理解人物,从而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小说阅读 对比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6  对比是阅读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
一节完整的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准备、交际前指导、口语交际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效果。反思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有指导——交际两个环节,即使是这两个环节也没有真正做实做好。从课堂教学看,学生口语交际质量不高,多一问一答;深度不够,多层面单一;拓展不力,多缺少深化延伸。从开课到
在课堂教学中,理想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深与浅、远与近、疏与密的最佳结合,即问题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要有充分的延展性。如何让新课标下的课堂问题设计巧妙而恰当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逐层深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身固有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其在阅读中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此,教师要高瞻远瞩,设计若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感受母亲恩情的文章,教师可从以下步骤渗透品行教育:将问题引入课堂,反思母亲恩情;分析课文内容,强化感恩教育;反向进行思考,延伸感恩教育。  [关键词]美文 品德教育 恩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往往是在一种“被阅读”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点的基础上,提出閱读教学要从“悦读”出发,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联想,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语文素养得到真实地发展。  [关键词]悦读;对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对于《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客观地分析课文,做到尊重差异,正确地认识自我。教学中可从认识完好的水罐、了解破水罐、解读挑水工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差异,肯定人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尊重差异 认识自我 肯定人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1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指出:教育是“以儿童为行动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可见,在引领学生发展,尤其是考虑学生终身发展时,必须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因为,教师的任何教育和教学都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终身的,具有发展的永恒性。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
[摘 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不仅能帮助他们学好语文教科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愉悦。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先认真研读这一读本,再和学生携起手来一起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第一学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内容。作文难,难作文,学生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吐不出。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抄袭的,要么是仿写的,要么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索性教这些孩子背范文。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下面我以《一件成功的事》的作文指导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体验,叙说自己的成功事例,以激发习作兴
一  每次经过教室门前,都能看到教师们在行间辛勤工作的身影,一次次感动袭向心头。孩子的悟性有先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优势。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能实现全班孩子的全部接受,这就亟须教者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不同的孩子提供适时的指导。一位能够兼顾所有孩子学情的教师,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多大的福祉啊!教者的课堂巡视,既可以了解不同学力的孩子学习的现状,为后续的教学掌握第一手学情资源,又可以为学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