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an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
  那么什么叫“言”?什么叫“意”?“言”,包括语言文字的各种知识,又包括言语表达的技巧与艺术,是一个人生活、学习、交际的物质基础。它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指的是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它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言”“意”兼得应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言”“意”兼得呢?
  
  一、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言”“意”兼顾
  
  1.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来说,“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王荣生先生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是有限的。”那么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呢?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课后习题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指示给教师的。如人教版三年级(上)《花钟》一课,课后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来填一填,再体会体会”。这里很显然,是指示教师在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既要关注文本描写了9种花开放的动态和不同的开放时间,更要关注这段话表达的技巧,这段话的语言多样性和准确性表现得非常鲜明。“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县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同样是写开花,但由于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显得生动;更重要的是拟人的句式是根据每种花不同的特点来描写的,牵牛花是吹起了喇叭,睡莲是从梦中醒来,昙花是含笑一现,多么生动贴切,整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再看开花时间,“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傍晚六点,七点左右,晚上八点,九点左右”,有的词语后面加“左右”,有的没有,从整段话来看,有些词语后面虽然没有“左右”一词,但“左右”的意思贯穿在这段话的每个句子中,无疑,这样的表达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必须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盯着言语内容,关注文本说了什么,另一只眼睛盯着言语表达,关注文本怎么说的,这样才能做到“言”“意”兼顾。
  2.关注文本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这还不够,还要思考文本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田园诗情》:“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全文的总起,为什么作者要说“也是牧场之国”,这在阅读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通观全文,发现文章主要写了荷兰牧场之国的幽静闲适的田园风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也”字,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言”“意”兼顾,这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把握才是全面的,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才是完整的。否则,我们一味在内容的理解上纠缠不清,绕了许多弯子,给自己,也给学生设置了许多陷阱。课堂教学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答,就不足为怪了。而语文教学质量较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没有把言语表达融入视野。
  
  二、落实教学内容时,要“言”“意”兼顾
  
  一篇文章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是很多的,李海林先生提出“教学价值”。这种价值就是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哪些内容是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的呢?一是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具有明显特征的字词句段;三是具有通领性的字词句段。当我们找到这些教学内容,又该如何来落实呢?
  1.巧用对比,重锤重敲。比如《开天辟地》一文,盘古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从而表现了盘古的献身精神,这一段话在表达上很有特色。那在教学中怎样将“言”和“意”演绎出来,让学生获得呢?有一位教师做得很好,他在教学《开天辟地》时,抓住了盘古的身躯变成万物进行教学,他把盘古身躯发生变化的动态制成一张表。这张表分两次呈现,第一次罗列了课文中的8种躯体变化,“气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良田,汗水变成了雨露甘霖”。他让学生读这段文字,反复地读,学生读得厌烦了,问学生,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写了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都用一样的句式来写“什么变成了什么”,虽然是排比,但太平淡了,没有变化起伏,不生动。这时候,再让学生读原文,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改,这一改,句子意思没有变,但味道变了,节奏变了,语言的精神面貌变了。通过对比,句子的语言意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好处,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关于在表达时,句式要富有变化,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等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一概不需要繁琐分析,全部统整在对比朗读中,重锤重敲,绝不浅尝辄止。
  2.抓关键词,习得语言。苏教版三年级(下)《槐乡五月》:“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段话中“香”是关键词,而从全文来看,主要也是突出一个“香”字。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轻声读这段话,找出表示“香”的词语。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读读这些词语,同样是写“香”,写的角度一样吗?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写了香的浓度;“香海”写了香的广度。
  师:读读“香海”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觉得到处都“香喷喷”的。
  生:我觉得香味从四面八方扑鼻而来。
  生:我被“清香、醇香、浓香”浸染了。
  生:我沉浸在“香”的海洋里了。
  师:“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多么香啊,作者用了一个词语“香海”。槐乡的槐花真多,可以怎么说?槐乡的树真多,又可以怎么说?来槐乡游玩的人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花海、树海、人海。
  师:你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海?
  生:林海、灯海、火海、云海、血海、学海、词海。
  师:这些词语在意思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都表示某一样东西很多。
  “香海”一词的教学,实现了“意”和“言”的高度统一。先让学生谈“香海”的感受,这是感悟内容,理解它的词语构造是发现语言规律,然后联系课文内容“花海”、“树海”是运用语言构词规律,再结合生活“林海、灯海、火海、云海、血海、学海、词海”,理解在构词上的相似,是运用语言构词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就词教词,必然效率低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词海中发现形式上的规律,并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在强化规律认识的同时,习得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3.巧用特点,以写促读。例如《检阅》,在语言形式上最有特点的是由5个问句组成的第三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样的自然段既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又是语言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反复读,把句子读通、读懂。其次让学生阅读这样一段话“这是一年一次的国庆检阅,我是博莱克的朋友。他的脚受伤了,到底要不要让他参加检阅,我们都很犹豫”,两段话对照阅读,让学生明白,这两段话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但问句形式则把小伙伴焦急、犹豫、为难的心情表达出来。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移位入境“假如你就是博莱克的同学、邻居或朋友,面对曾经帮助过你的博莱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最后让学生模仿文本去选择弹性习得作业,可以写一两个问句,也可以写四五个问句。学生可能会这样写:“劝他不要去?可这是一年一次的国庆啊!可万一走不好怎么办?他是不是会很难堪?我是博莱克的好朋友,博莱克也是我的好朋友啊,我能不帮他吗?可我怎样帮他呀?”这样根据文本语言特点进行练习设计,不仅让学生习得语言,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4.巧用诵读,“言”“意”兼得。人教版五年级(上)《慈母情深》中的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如果这三句话就是三幅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好不容易直起身来。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艰难地转过身来。
  生:看到了“我”的母亲戴着褐色的口罩。吃惊地望着“我”。
  师:听老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看到了怎样的背直起来了?(学生回答:瘦弱的,弯曲的)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对眼睛?(学生回答:疲惫的、无神的、布满血丝的)
  师:瘦弱弯曲的背,疲惫无神的眼睛,“我”的母亲竟是如此衰老,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会怎样?
  生:心痛。
  师:读出你揪心的痛。(生朗读)
  师:母亲直起背转过身,这是短暂的动作,可在我们的眼前却是如此漫长,看一看,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生:句子倒过来说了。
  师:对,这是一组倒装的排比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生:突出母亲的衰老。
  生:表现了那一刹那间,“我”的惊讶,“我”没有想到母亲是如此的衰老。
  生:表达了“我”的心痛,“我”在内心深处,一次次告诉自己,那就是“我”的母亲!
  师:是呀,作者用这样的一组句子,三次呼唤“我的母亲”:喊出了我的震惊,喊出了我的愧疚,喊出了我的心痛。(师配乐《难忘慈母情》二胡曲,组织两次引读)
  这一段是文本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因为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作者用呼告的方法,将内心深处的那种惊讶、心痛、懊悔呼喊了出来,通过母亲的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一个辛苦的、衰老的、拼命挣钱的母亲形象。然而,仅仅让学生读完此段“感动”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我的教学思路是“理解内容——体验表达——情感升华”,先是理解这段文字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它诉说了什么。然后推敲它是怎样表达的,倒装、呼告,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常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再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在学生理解了内容,体验了表达之后,教师引读。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课堂教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据言得意(吸纳)和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与融合的过程。学生认知“言”时,如果缺少了“意”的强大支持,那么“言”将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而没有了“言”,语文教学对“意”的感知与理解就没有了物质与形式的基础。遵循这一理念,语文教学就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要让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说、怎么写的,而且“言”和“意”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同步进行的,之于教师叫“言”“意”兼顾,之于学生那就是“言”“意”兼得了。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为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增长学生知识,增长学生智慧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丰富课堂知识,扩展学生视野”的教学原则,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嫦娥奔月》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流传千年而不衰,足见其所蕴含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历久弥新。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明这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虽然结
徐迟的《黄山记》是当代写景的杰作。文章表现的对象是黄山。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接。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的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用第一人称,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这种以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现当代抒情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到底该怎样解释?从我读初中初次学习《陋室铭》到参加工作多次教授《陋室铭》,文下的注解几十年“从一而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入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每次读到这个顽固的注解,总是疑惑重重,倍感别扭: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刘禹锡会如此露骨、毫不谦虚地自诩品德高尚吗?有怀疑便有思索和明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必将赋予课堂教学语言以新的内涵。但是,当许多教师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堂时,新理念的实施却有许多的不如意。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课堂引导语言。许多新课程的实验教师,虽然采用了新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自由表达,珍视学生的自主感受。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有天然的模仿才能,又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话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依托例段。指导模仿写话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它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 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  1.借助
2009年6月6日,初夏的阳光温暖而热情。“同课异彩——‘千校万师支教工程’课堂教学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三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槐乡五月》(苏教版三下)。三位执教老师中,前两位是来自乡镇中心小学和市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位是来自省城的名师。  三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一节比一节精彩。不难看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意图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槐花的美、香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快乐。但教学细节却存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这样抱怨:识字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反思一:我们现今的识字教学,往往与阅读脱离。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老师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出示生字,自学生字,互相读读,几分钟以后检查自学情况,接着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组成词语来读,然后是分析记忆字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4个环节。前不久,我听了学校语文教师优课评比活动的十几节课,课堂上呈现的叫答环节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形式的随心所欲。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只凭感觉叫答。一堂课上下来,优生叫答几次,中等生叫答几个,学困生发言几次,教师不得而知。  2.对象的几枝独秀。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提问方式,课堂教学往往会围绕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转,基础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
习作要求    《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    设计理念    1.生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