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虽然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尽人意:①对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教语文不应只是教语文教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很难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的。教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规定纳入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中整体考虑;②对儿童文学作品认识不足,向学生推荐书目单一,多数教师为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偏重于教育性、科普性、知识性。③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恰当。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还偏重于对字、词、句、段的分析和累积,使学生又疲于应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这样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如何科学有序地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以最佳的效果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呢?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
  1.1 课上抓住契机激趣。
  在教学《郑人买履》一文时,教师在导入时提问:“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寓言?”学生答:“《坐进观天》《南辕北辙》……”但有一个学生回答:“卧薪尝胆。”这时教师相机引导:“《卧薪尝胆》不是寓言而是历史故事,那这个历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查资料去了解,这位同学很爱读书,我们应向他学习。”教师利用纠错,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而且还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可谓一举两得。
  1.2 在体验课文时激趣。
  在讲《景阳冈》一文时,学生从文章描写中了解到了一个倔强、豪爽、机智、勇敢的武松,并被武松英勇的性格所折服时,教师可相机引导:在《水浒传》这部书里,为我们展示很多像武松一样性格各异、本领超群的英雄人物,如有足智多谋的吴用、武艺高强的林冲、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我们可以课下进一步阅读《水浒传》。
  1.3 利用考试题目激趣。
  在测试中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你还知道他(她)的哪些作品?(多写一个题目加2分)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本?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题目测试可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1.4 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激趣。
  在向学生推荐某一读物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然后从观察的表象扩散到内容实质中,设计几个经典问题引起悬念,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向所推荐的课外读物上。
  1.5 在学生读后交流中激趣。
  利用一课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读完某本书后感受,可以谈这本课外书的特点,最有意思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最经典的片段,描写最使你感动的部分……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要任何干涉,让学生自发地产生读书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建立班级手拉手书架,利用上课查资料等激發兴趣。
  2 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2.1 课文推荐。
  在讲某一篇文章时,相机推荐,如讲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在讲《草船借箭》后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完《将相和》可向学生推荐司马迁的《史记》……
  2.2 单元推荐。
  当学完一组说明文后可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在“父母之爱”单元里可向学生推荐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在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介绍中国名著单元里可向学生推荐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可以在课上读片段,课后读原著,教科书发挥加强阅读课外读物的引领作用。
  2.3 假期推荐。
  假期推荐书目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因为儿童文学作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式,而且其中也饱含很多知识性内容,如低年级可推荐《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中年级可推荐学生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等、高年级《草房子》等。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院语文教研员吴琳在作讨论时推荐比较新的儿童读物:《爷爷一定有办法》、《失落的一角》、《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一片叶子落下来》、《夏洛的网》、《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3 组织学生阅读
  3.1 确立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
  按课堂教学的模式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字词句段的勾画和背默抄写作为阅读的附加任务,这种指导方法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一定要注意学生的那份读书的感觉、乐趣,否则很容易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级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低年级一定要以趣叶性、操作简单为主,可以利用表格填写一些从书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如作者是谁?你觉得有意思吗?还可把词语积累卡、制作剪贴报装时阅读记录袋中,然后定期开一个展示会;中年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知识性的记录,可以以“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简单评价”格式完成,并形成一个集子,一定要尊重个人的阅读体验,不要限制字数,有多则多写,有少则少写;高年级对阅读的要求可再提升些,可以写一写读书笔记,写写读了一本什么书?想说些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拘泥于形式。
  3.2 班级读书会。
  目前教师的做法课上布置随意,至于落实情况,不去问津,这样学生是否进行课外阅读了,学生阅读后是否有效果不在教师掌握之中,所以定期在班级开展班级读书会显得尤为重要,可这样设计:①展示学生阅读记录,学生互相观看取长补短。②设计经典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如:文中有哪些人物?最喜欢谁?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汇报,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还可以抓住几个重点段落进行提问,千万不要把文章分得支离破碎。引导学生发言,教师不要像上课一样讲个不停,只要有一些控制和调节讨论现场的技巧就可以了,读书汇报会要注意流程不要太细,提问不要过多,形式不能太死板,可以以学生聊天形式完成,气氛一定要轻松和谐。
  要使学生课外阅读扎实有效进行,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准和底蕴,做到与学生同步阅读,精心设计班级读书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使我们看到更加灿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蓦然回首,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8年,当了18年的班主任!在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积累了很多经验。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既要教学生读有字之书,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做人。”下面我就来谈一下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1 勤于班级管理  勤劳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要勤到班级中去,勤
期刊
随着社会变化,农村家庭结构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同的新情况,学校教育受到诸多影响,造成了受教育儿童的复杂性。  1 留守学生  双亲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大多数爷爷奶奶溺爱孙儿、或担心儿子、媳妇的埋怨,他们最多照料孙儿的衣食生活,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因此孩子得以机会更多地放纵自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更是没有约束
期刊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美国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笔者就此做一点剖析。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
期刊
前两天,上了一节班会课,主题是《爱与生命》。在课堂上,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 ,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 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冲进三层教室, 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一连救出13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时,楼房完全垮塌了,袁老师和剩余的十个孩子不幸遇难。孩子们讲的是声泪俱下,感慨颇多,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但就在班会课结束不久,一位同学突然跑到办公室,非常严肃地询问:
期刊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1 预学——让学生自订学习目标  “预学”是情感的焕发,是学习的助跑线。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提示,研读课文后的问题与练习,让他们自订学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1 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期刊
每个班学生的成绩都是参差不齐,后进生总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尤其重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 倾注爱心 感化心灵  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是他们在学校,在家庭经常听到的是“训斥”,看到受“白眼”,受到的是“冷落”,长期以来,造成了自卑的心理。要解开这个节,必须感化他们的心灵。感情是教育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交流情感的“金钥匙”。爱学生一要认真地理解他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凡事都
期刊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初中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1 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教师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心情多么的不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多种方法识字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1 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例如在学习“动”字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记忆:云+力组成“动”;教学“杏”字,可以引导学生:木+口组成“杏”。此外还可以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深入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学生;阅读教学;措施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