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的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要想让批语对学生的作文既有指导作用,又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用真情
   习作批语实际是教师内心情感流露,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翼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书写批语,必须用上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
  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在她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就抛弃了她,离开了这个家,看到有妈妈疼爱的孩子就很羡慕,文中没有对妈妈的怨恨,只表达了想拥有母爱的渴望,内容表达真挚的情感,也流露出伤心,难过的情绪。我给她的批语是:“你的情真意切和善良的心地感染了我,你没有得到母爱,但你拥有了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向上的动力,我理解你的心情,委屈时,少了一份倾诉;困难时,少了一份鼓励;挫折时,少了一份扶助,虽然没有妈妈的疼爱,但是你的身边还有很多关爱你的人,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当然包括我,我愿意聆听你的心声,为你排忧解难,你愿意吗?”这位学生读了这一批语后,
  心情变的开朗起来,只要遇到困难,有什么心事,都会跟我说,我都会及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这里,习作批语成了连接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和作者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友情,这种友情在学生中互相传阅时,又将感染其他学生。
  二、多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欣赏鼓励。教师应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因此,写作文批语一定要多给些鼓励,要由衷为学生文章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用得形象,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标点用得准确,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心,让他们不再感到手中笔的沉重,让他们时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觉始终有人关注他。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诉苦”:
  学习有多累;早上起的早,没法睡懒觉;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我写的批语是:“你很勇敢,能表露出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说真话,诉真情,这是你写作中的一大亮点,你的苦衷,我深表同情,我这里有能解决你苦衷的良药,课后欢迎你来咨询。”课后,这位学生忐忑不安的来到我的面前,因为一般情况下,许多老师不允许学生写思想上有所松懈、不良的内容,要求学生写的内容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这位学生怕我批评他有不好的想法,显得有点局促不安,我耐心地先给他分析了作文中的优点,并鼓励他好好写作,将来他的作文肯定会有很大突破,然后我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慢慢地,在后来的写作中,我发现他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进步,内容中有鲜明的观点、独特的见解,大多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可见批语中鼓励的效应。
  三、善幽默
  幽默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人心灵的桥梁。也是易于人接受的,委婉性的批评。作文批语适当用点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两位同桌的学生写的作文《我的妈妈》,内容大致是一样的,我在批语中这样写到:“你们是同桌很要好,无可置疑,但让大家感到很疑惑,到现在才知道你们是同一个妈妈生的”。还有的学生抄袭作文,我用“你的作文好面熟噢”来回应,读了这样的批语,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习作中就会自觉性地避免出现雷同和抄袭现象。
  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文而异,从而写出准确生动、恰如其分的作文评语。巧妙地运用评语激励学生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赞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用真情、多鼓励,善幽默,会增强学生努力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会更大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障碍,学生就乐写、善写,逐步写出较为成功的作品。
其他文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用过多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现代文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切实可行的能使现代文阅读取得实效的行为进行教学。  一、多重对话,走进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
期刊
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蒙阴县实验中学2010级一班自开学以来就努力地探索自主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组建一个向心力、凝聚力强的“自主管理能手”队伍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己选拔班干部。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精神是辛勤,是细心,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在班主任的众多工作 中,其中,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换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与学生谈话呢?  一、要做有准备的谈话   谈话前一定要琢磨谈话对象的心理以及在谈话过程中他将有如何的应对。不是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吗?这样才能让谈话达到你的预期目的。  二、要选择正确的时间
期刊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候的教育所无法弥补的。”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目光关怀人与自然,关注时代与社会,从而达到丰富情感、修养、发展健全人格的目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思考和探索,从三个方面潜移默化的用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灵魂。 
期刊
《雷雨》序中曾说过:“我爱着《雷雨》如欢喜在融冰后的春天,看一个活泼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跃,或如在粼粼的野塘边偶然听得一声青蛙那样如此欣悦。”那是因为她塑造了有血有肉的“生命”。  繁漪和侍萍都是被欺辱、被损害的妇女,面对命运的不公平,她们都有所反抗。在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繁漪可以说是先锋,侍萍也有了朦胧的觉醒意识。  一、从家庭出身方面比较  繁漪出身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侍萍出身贫苦,“她不是小姐
期刊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增加,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如何做一个称职、优秀的,尤其是受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来上好语文课呢?依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语文学科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欣赏自己所教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才会上好语文课。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语文的品质,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中的一切
期刊
一、熟悉《考纲》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  这几个方面就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内容。概言之,凡诗歌鉴赏题不外于考查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这几方面的内容。  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
期刊
所谓创新作文,是指创作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创新性的文章。其中立意的创新至关重要,因为作文立意是通过思维确定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的,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所在。创新作文的关键是立意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培养立意创新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一、顺向延展思维  顺向延展思维就是以题目或材料为出发点,采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个别到一般等延展思维方式,不断拓宽、加深思维空间,创
期刊
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视、读、听、说、写综合素质,是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着培养学生听视结合、听析结合、听写结合、听说结合和听赏结合的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进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课时,我就是这样尝试的。我在充分挖掘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精心的制作课件,大胆的创新授课方式,整节课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视读听说写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课
期刊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实行了“课前五分钟”活动,每天由一名学生主讲,其他同学参与互动,内容由这名同学自己搜集、挖掘。针对高中语文不同年级学习框架特点,“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高一可以把重点放在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上;高二由于作文写作要求的提高,面对学生“原材料”的缺失,可以把重点放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高三综合性加强,可以把重点放在不同模块的专题训练上。  下面是高二、五班一次“课前五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