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口语训练;英语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学习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那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知识与技能”是新课标的组成部分之一。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形成基本地理技能是进一步获取知识、培养智能、进展个性的基础。学生要想高效地参与地理教学过程,熟练掌握地理学习策略,顺利地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离不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它是地理课程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前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地理知识包罗万象,有着各种形式的层次、结构和类型。在教学中,浅析这些知识的层次、类型以及详略、大小不同的结构,对掌握地理概念、原理、论述的内在联系及结构组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表示某些地理事物的术语、名词等,按其因果、并列、包含等逻辑联系进行归纳、组合、链接,就能形成便于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网络。教学中应经常运用这些网络以及图示、表格等形式来表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布置作业等途径,让学生参与设计知识结构网络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因果、类比、空间等联系的认识和内化,融会贯通,学生就能在创新活动中把握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这对高中毕业班学生尤为重要。其次,指导学生正确读图、用图。地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学中应使学生养成勤于用图的习惯,并注意指导他们正确读图、析图、记图、填图和绘图以及图示训练。同时,注意将记忆、思维、想象、浅析、综合等与地图想结合,在地图上准确构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网络结构,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贮存、提取、迁移和运用。
  二、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有了创新的意识更要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培养创新型才,就要创设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计划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的创设一些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参与的过程,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很难达到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的设置问题,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提问,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多问题和回答问题。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鼓舞能激励学生更加勤奋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给予期待或鼓励,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如果学生回答的正确就要适时的表扬,如果不正确也不要太严厉的惩罚学生,要多加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即我们说的启发式教学。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科目内容、任务和一般的学习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以往的教学经历,使学生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他们不知道思考或者根本不会思考,只是亦步亦趋的接受现成的知识,而启发式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式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全方位的、独特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勇敢的怀疑和挑战权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去主动探索其未知的领域。地理教师要设置一些创新性题目,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形成敢于冒险、敢怀疑、敢挑战,获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为地理科学献身的坚强意志。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新颖和具有创造性。
  三、激发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人格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自信、富有责任感、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强、求知欲旺、尝试困难、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等。如通过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相对论、伽俐略自由落体实验等,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学中可结合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能源问题、绿色食品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系,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及创造意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教师要起创新示范作用.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指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正确读图、用图。教学中要注意创新情感的培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时调动学生的创新激情,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以便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过程与策略”。参考文献:
  [1]晏煽. 高中地理教学依托下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刘玉颖. 高中地理“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338000)
其他文献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方式,从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保护区的发展日渐成熟,同时问题也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生态旅游开发
我近来对北朝的东西感兴趣,它有外来的审美,汉化的味道又比较重,像北魏、北齐这段,带点汉化,很鲜活,那种飘逸感、生涩感,和唐代的是两种味道。我不太去界定画中人物的身份,实
温度信号可以调节植物的休眠状态及冷驯化,是其冬季生存的决定因素。CBF转录因子家族介导的低温信号就是很好的研究机制之一。降温后,CBFs转录诱导迅速发生,随后其靶基因(CBF调节
摘要:学校对每周一节的班会课非常重视,每个月都有主题,而且要进行班会设计、感悟等等评比,目的是希望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好常规教育、励志教育等。但是,如果把班会课开成是空洞的说教课,是达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的,所以如何开好班会课,让学生从每次班会课中有所收获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长期开班会取得效果的情况看,空洞的说教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关键词:说教;学生;感悟一 、上学期我所带的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模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初中地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比较适合推广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初中教育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比较有限地指导下,或者完全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
以往研究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和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转录因子Vsxl在金鱼单倍体胚胎中不表达,而在二倍体中表达,Vsxl基因是调节前脑和眼睛发育的重要基因,分析Vsxl基因是与金
前言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有研究发现,铝最容易引起神经元损伤,影响智力发育,且铝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病理过程,涉及到脑发育的各个阶段
感觉神经如何编码外界信息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神经生理学已经建立了频率编码的基本框架:神经脉冲发放平均频率编码了外界刺激的强度,脉冲发放的频率数正比于刺激的强
摘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小学的学生如果不重视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对于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人来说,在语文方面应该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应该具
本文以中国美利奴羊妊娠55、75、85、105和135天胎羊皮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FGF10和Spry4基因的CDS区进行克隆及真核表达;紧接着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探究上述四个时期时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