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模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初中地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比较适合推广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初中教育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比较有限地指导下,或者完全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解放,学生不但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但是探究性教学地开展,显然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要复杂困难得多,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掌握革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相比与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更好,但难度也更高。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是如此,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开始探究性学习的推行,很多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反而对课程产生畏难逃避心理。要顺利的推广探究性教学,首要的工作就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课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那么全新的教学方式也就算不上什么障碍了。目前我国中学普遍引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很好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探究性学习开始之前,首先运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对课题进行导入。
  例如,在学习《多民族的国家》这一章节时,可以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爱我中华》等歌曲和各个民族相关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强烈兴趣,接着再展开一连串的提问“我国共用多少个民族”“我国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民族分别是哪两个”“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有哪些特别政策”。好奇心被唤起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会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会通过课本,图书,网络等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在这种学生自发,独立地学习过程当中,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就得到了体现。
  二、依托教材,选定合适的探究主题
  初中地理的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适合探究性学习的。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師自己应当首先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依据章节内容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制定合理可行的探究性学习主题和实施方案。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直接就得到了课本上的各种知识,定理,论断,对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内容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正是可以让学生重复模拟科学家发现新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可以熟悉相关知识定理的发现推演逻辑,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多民族的大家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少数民族,提出关于该民族语言,风俗,历史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安排学生在课后独立进行探究。在探究学习主题的确定上,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不要提出空洞宽泛的主题,让探究性学习失去实际意义;还要遵循由浅到深的过程,循序渐进的提升学习难度,不要在一开始就安排过于复杂困难的课题,那样会导致学生丧失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创新探究形式
  初中地理的教材中,理论的内容非常多,有的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深,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探究主题的可行性,要避免又空又大脱离实际的课题,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安排具有可行性的探究课题,并指导学生深入身边社区,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探究性学习。例如,当学校所在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时,可以安排学生走访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开展《多民族的国家》这一章节的探究性学习。又比如,在当地河流,水库比较丰富时,教师可以在《水资源》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就附近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类型,水资源与当地产业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这些与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探究性学习课题,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还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不但能够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得到深层次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在课题开始之初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引起学生兴趣,消除畏难心理;在探究主题的确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积极开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性学习实践。参考文献:
  [1]刘平.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 (30):87-87.
  [2]胡玉佳.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6 (38):208-208. (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一中34410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教师必须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课堂情境,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适应于其要求,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和谐的学习空间,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教学;地理教学虽然初中地理学科并非作为
在得到公认的、7种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中,Cl元素虽然是最晚被发现的,但对植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氯离子通道(Chloride Charmel,CLC)一般被认为与渗
目的研制抗人肺癌细胞(A549)单克隆抗体,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对其所识别的抗原进行免疫亲和层析纯化。方法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人肺癌细胞系A549免疫Balb/c小鼠
本文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第1代林、第2代林和第3代林)为研究对象,以灌草坡为参照,采用定位监测和时空互换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土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棉酚和单宁的含量与落叶型黄萎病抗病性的关联性,并且明确棉花不同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与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检测棉酚和单宁含量方法,分别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可自我复制,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由于这些特性,神经干细胞有可能可以分化为各种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方式,从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保护区的发展日渐成熟,同时问题也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生态旅游开发
我近来对北朝的东西感兴趣,它有外来的审美,汉化的味道又比较重,像北魏、北齐这段,带点汉化,很鲜活,那种飘逸感、生涩感,和唐代的是两种味道。我不太去界定画中人物的身份,实
温度信号可以调节植物的休眠状态及冷驯化,是其冬季生存的决定因素。CBF转录因子家族介导的低温信号就是很好的研究机制之一。降温后,CBFs转录诱导迅速发生,随后其靶基因(CBF调节
摘要:学校对每周一节的班会课非常重视,每个月都有主题,而且要进行班会设计、感悟等等评比,目的是希望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好常规教育、励志教育等。但是,如果把班会课开成是空洞的说教课,是达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的,所以如何开好班会课,让学生从每次班会课中有所收获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长期开班会取得效果的情况看,空洞的说教远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关键词:说教;学生;感悟一 、上学期我所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