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点在审视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道与器”的观点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是事物本质和外在表现的关系。因此,即便是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尝试使用“道与器”的关系来检视工作。并且在社会事业的各项改革工作中,坚持“道”的眼光来审视工作,就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使命的实践;坚持“器”的方法来工作,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狠抓实干。
  关键词:道与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52-02
  一、绪论
  坚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在长久工作实践以来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法宝,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加之各高校的工作理念差异,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式上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如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现象仍有存在。
  二、道与器
  “道与器”的观点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系辞》中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用无形的东西与形而下的有形的东西相对称,以此来说明“道”与“器”的关系,即天法、规律、价值信念和器物的关系。这其中“道”对于“器”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道”并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可以掌握的“道”必然不是天地宇宙间恒常之道,是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同时“道”是“器”的目标,我们只有通過器的改善,才能不断逼近“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意思是,社会治理要行大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顺畅,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均衡,达到一种大同社会的境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意思是我们在各种复杂的社会进程中,会因为各种困阻和诱惑,使得我们坚持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和细微的变异,进而使得我们的道路和做事的形式发生改变,最终没能实现目标。西方近代哲学在终极价值目标和具体形式手段之间的思考有“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关系学说”,这关系学说同样影响到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价值”探讨。
  三、再好的政策理念以具体落实为前提
  政策理念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制定办法去实现目标,问题在于我们在行动中总是会忘记我们的目标,这叫做道路的异化或者工具的异化。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我们往往怀着对目标的美好期望并做着合理合法的事情,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并不美好,最常见的案例就是我们都在努力,为的是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然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下我们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家庭幸福感丧失。最典型的情况是关于青年男女的谈婚论嫁上,毫无疑问两个人的结合是因为爱情,有习俗说女方获得的彩礼是新成立家庭的原始积累,这本无可非议但是一旦陷入互相攀比的愚昧情节,目标是美好婚姻生活,具体的手段是向父母榨取丰厚的原始积累还有两个人的勤奋工作,然而事与愿违,人们在现实社会里往往忘却了原始的目标,目光集中于那个所谓的彩礼,以至于婚姻变成了攀比和买卖,最后有可能不欢而散。
  在高校的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工作内容是人的成长发展,这是一个不甚明确的概念。例如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桂林理工大学通过实施低年级“三早一晚”学习考勤制度、“五四三一零工程”,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降低学生的挂科率、提升四级、考研通过率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我们知道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层次越高,相应的管理理念更加先进,其所制定的政策往往是“大象无形、大音声希、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学校管理层面所制定的政策紧密贴合学生实际,紧扣学校发展目标,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相反一些低水平大学,受限于生源质量,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教育管理措施,俨然把大学生当作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对待,要求学生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这样的做法在表面上起到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实则深层次扼杀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负责的成长。
  四、在推行形式化管理的基础上要不忘工作的价值追求
  在各行各业中我们会均会对工作不合理的地方产生抱怨,这样的声音有可能是因为具体的工作执行者没能从更高的层次去思考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某项工作确实是形式化过度,属于劳民伤财白费力的工程。由于高校行政化工作的自身原因所限,近年来各高校实施工作相当讲究“工作理念、工作特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体现工作水平,工作人员从上至下对于自己的工作言必称“工程”“系统”,似乎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如此归纳就会显得自己的工作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工作考评。部分高校不断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监督管理,发放了各种记录本要求填写,有工作记录本、学生谈心谈话记录本、学生班会记录本,似乎想要把所有工作的凭证都依托在工作记录本和填写表格上。这样的设计固然有其可参考性,但是该工作思路的假设前提是“坏辅导员假设”,即认为辅导员是不工作的,通过各种工作凭证来衡量工作。
  五、初心不变,实现辅导员价值
  有的辅导员招聘面试的时候,说自己想成为一名辅导员为的是把以前辅导员传给我的一些人生信条传递下去,让一些学生少走弯路,能够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锻炼成才。这样的想法很朴实,思想水平不高,并没有科学思考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命题,选择这份工作是想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在大学里面工作就是一名老师,能够有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是在企业里工作所很难达到的。当开始自己的辅导员生活之后,首先诧异于辅导员工作的烦琐内容,辅导员工作并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学生思想谈话工作,还有各种“下里巴人”的杂事;第二感叹于工作对象的特殊,大学生并不是军队的士兵,也不是商业行为中的甲方,辅导员的工作难以被理解;第三钦佩一些辅导员的工作艺术和人格魅力,辅导员这个队伍是藏龙卧虎,各个都身怀绝技。
  除了工作,辅导员也同样要面对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内心最好奇的就是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后来在各种交流中了解到全国各地区高校辅导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和工作模式,觉得别人的工作轻松还收入高。再后来不得不“被比较”,曾经的大学同学有的在外企,有的在银行金融业,有的在“高大上”的朋友圈里,似乎他们的工作光鲜亮丽出人头地,而自己却对于生活没有无能为力,尤其是在买房结婚的关键时期。但是人的幸福感是来源于自己的小圈子的,至少在一个城市里,我们学校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在同行业具有优势的,同时工作内容是“年轻、灵活而稳定”的,同时老师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这是比较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尤冬克.大学精神与大学之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06):76-79.
  [2]韩波.试论高校教学中的“道”与“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138-139.
  [3]庞引巧,张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J].科技资讯,2006,(24):185.
其他文献
[摘 要] 智慧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该文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如何优化平台功能,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云+端”平台;中药鉴定学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中药鉴定学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415);2019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实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职-应用本科培养模式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该文将结合上海某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对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 中本贯通;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项目  [作者简介] 赵蒙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期刊
[摘 要] 当今区域环境危机日益表现出“个性”鲜明的区域特征,在区域环境伦理的构建中,高等院校的环境伦理教育无疑处于研究及设计的顶端。该文基于我国云贵区域丰富多样的环境及民族文化,以地质类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突出其显著的环境类专业属性,开展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及实践,做到专业发展与环境伦理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引导专业学习實践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进而延伸到终生学习等拓展教育中,达到内化的环境德育教
期刊
[摘 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習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AI+教育”构建的新型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人生出彩
期刊
摘要:多年来,农学院利用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山东省“双一流学科(作物学)”建设项目、农学专业(群)项目,以及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农业厅等重大科研建设项目约8300余万元,统筹规划,科研、教学融合一体化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对提高科研水平和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科研试验平台;教学实验实践平台;融合一体化建
期刊
摘要: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有赖于良好的制度和人文环境。按照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教师培训研修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支持教师终身教育和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教师;教师流动;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032-02   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开放实验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的情况,探究开放实验的运行和思考,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思路。  关键词:开放实验项目;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2-0279-02   一、引言  卫生检验与检疫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具
期刊
摘要: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日益专业化对校长培训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团队文化是团队的灵魂,它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绩效,统一团队成员思想,激励成员行为,促进成员形成自觉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培训管理团队的团队文化建设成为关系培训质量,助益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基础和保障因素。  关键词:校长培训;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
期刊
摘要:教育國际化以及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都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文教学是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学科不同类课程全英文教学不可一概而论,本文以工科专业课程为例,从教师及学生、教学课程及教材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研究,并就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专业课程;工科;大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南京农业大学资环与环境科学学院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进行充分的研究,运用多媒体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寻找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提高学院党务工作者的党建管理水平,探索全新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党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