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职-应用本科培养模式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该文将结合上海某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对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 中本贯通;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项目
  [作者简介] 赵蒙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68-02    [收稿日期] 2019-11-07
   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本贯通)于2014年在上海市开始试点。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方案要一体化设计,学习年限一般为七年。本科专业必须是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且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符合。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技能训练周期较长、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适合中职本科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
  职业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本研究以中本贯通学生在校时间为标尺,通过学院现已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将职业素养的培育分阶段、有侧重地渗透到育人过程中,以探索中本贯通职业素养培育的可行性和普适性。
  “工匠精神”培育项目是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重要指示,结合历年来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而优化出的项目。该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综合能力拓展平台、身心素质发展平台、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学生服务保障平台等五个综合平台和若干子平台为载体;以一次技能大赛、一次“我身边的未来工匠”评选活动、一系列“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一系列“爱国·奋斗”党团教育活动、一系列“小螺钉”志愿者活动、一系列“工匠精神”培训活动等“八个一”活动为抓手。该项目将“工匠精神”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多维度开发和探索,以期提升育人成效。学院整合现有资源,中本贯通职业素养培育拟分六个层次进行探索。
  一、围绕育人模式转型 开展职业启蒙
  第一个阶段拟定为中职一年级。中本贯通的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条件的本市常住户籍应届初三学生。所以,升入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的中职生首先面临两转变:第一,教育模式的轉变即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差别甚大,学生从单纯的文化课会接触实训课程,从教室走进车间或者实训中心,从原来的文化课教师将接触实训教师或者企业兼职教师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感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明显差异,一系列的改变也是对学生适应性的挑战。第二,学生身份的转变即普通生到职教生的转变。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但进入职教系统的部分学生仍是普教系统“淘汰”的“差生”。另外。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仍有待提高,致使很大部分职教生在心理上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所以,此阶段可主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身心素质发展平台”,通过开学第一课、班会课、朋辈互助、主题教育、团日活动等开展适应性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教育,快速进行角色转变和角色认同,开展职业启蒙,对未来有所期待。
  二、围绕匠心培育 培养职业意识
  第二阶段拟定为中职二年级。经过前一阶段的适应性教育和职业启蒙,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发展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些许的了解。在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上均开始步入正轨,但是此阶段的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心智并未成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信念,对职业教育和职教生的认同有时会出现恍惚现象。所以,此阶段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和职教生身份认同感的教育,另一方面要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开始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行业、感受职业。可借助“综合能力拓展平台”,通过实训课程、技能节、文化类社团、技能类社团、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身边的工匠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围绕职业发展 强化职业能力
  第三阶段拟定为中职三年级。该阶段是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关键节点,主要涉及到中本贯通的转段、就业、出国留学或其他选择。中职三年级学生若要升入本科需进行转段考试,转段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升入本科就读,不能顺利转段的学生则可能面临就业或者其他情况。所以,此阶段可借助“身心素质发展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和“综合能力拓展平台”,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缓解升学压力,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审视自己的发展定位,通过实训课程、技能节、校园文化活动继续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职业能力,提升自身含金量,为就业、升本或者其他选择做准备。
  四、围绕管理模式转变 进行心理调适
  第四阶段拟定为本科一年级。本阶段学生从中职经过转段考升入本科,从未成年到成年、从中职生到大学生,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学习模式转变问题。第二,“大学生”身份自我认同问题。中职和大学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来说中职靠他律、大学靠自律,所以对于未经过高考且已习惯了他律的中职生来说,大学的自由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他们的迷茫、恐慌甚至不知所措。另外,没有高考的残酷性和“仪式感”,可能会使许多转段大学生对自己已然的“大学生”身份茫然不知,处事风格和待人接物依然中职生式,心智并未成熟。所以,此阶段可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身心素质发展平台”“职业发展教育平台”,通过大学生开学第一课、心理讲座、辅导员班会、班导生帮扶、主题教育、第二课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让学生在新的阶段有新的规划、有新的向往和新的收获,进而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五、围绕工匠精神 锻造核心素养
  第五阶段拟定为本科二、三年级。经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和大一阶段的适应期,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对职业教育和自己的发展定位均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此阶段的重心应该放在理论水平的夯实、技能水平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养成上。给学生提供有效且多样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尽力汲取知识的养分,学有所成。所以,此阶段可借助“綜合能力拓展平台”“身心素质发展平台”“职业发展教育平台”,通过学校技能节、上海市“星光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爱国·奋斗”党团教育活动、“小螺钉”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锻造学生核心素养,对接岗位要求,以养成未来工作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六、围绕出彩人生 探索生涯规划
  第六阶段拟定为本科四年级。经过6年的中本贯通模式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上均已大幅提升,对所处的行业、未来的职业需求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规划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本阶段学生将迎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关键点,实际上生涯教育已贯穿中本教育过程的始终,但在此关键点上,有必要将生涯教育放在更为凸显的位置。所以,此阶段可借助“身心素质发展平台”“职业发展教育平台”,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考研交流会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助其切实分析自己、合理规划未来,走向出彩人生。
  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拟在七年间分六个层次,分阶段、有侧重地培养学生和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学制时间长、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心智从不成熟到成熟,变化多样、不确定性较强,所以学生服务保障平台必须自始至终为学生保驾护航,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工匠精神”培育等内容必须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参考文献
  [1]陆国民.试析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7):35-37+48.
  [2]柯婧秋,石伟平.“高本贯通”的政策逻辑、关键问题及理性实践[J].职教论坛,2018,(06):86-91.
  [3]夏建国,赵军.从结构到建构:论中本贯通的实践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6,(07):14-16.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craftsmen in a big country.Different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rying different training models of talents.The training models of secondary voc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condary vocation-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innovative ways to build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by combining the cultivation project of "craftsman spirit" carried out by the college of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of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l;professional quality; "Craftsman spirit" cultivation project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3S集成与应用课程的学习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雨课堂”应用于3S集成与应用课程中,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馈等。实践证明,利用“雨课堂”工具能明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师生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科研应该是以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为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科研思路与方法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社会,特别是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学生今后的科研会有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从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也为了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使用“翻转课堂
期刊
[摘 要]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生临床教学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部分内容。SPOC与TBL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个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将SPOC+T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加以应用,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持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技能;SPOC;TBL  [基金项目]2018
期刊
[摘 要]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例,在不影响专业分流和本科四年制的情况下,提出土木工程大类工程造价类课程优化原则,并对课程具体优化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土木工程大类;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类课程;课程优化与实施  [作者简介]宋协清(1971—),男,湖北云梦人,结构工程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期刊
[摘 要]“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长期检验仍然蕴含道德的光辉、含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和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以传承“经典”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以《诗经》相关篇目的教学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大学语文“经典”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高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式并进行推广示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充分剖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由“送培”到“联培”再到“合作共赢”的过程。提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关键在于“人的合作”,核心在于“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理念。以此推动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机制;质量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华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该校以CBI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对CBI教学理念在提高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具体课程为例说明CBI教学理念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论证基于CBI的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CBI;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8年华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
期刊
[摘 要] 为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的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该文作者对六名幼儿家长使用个案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心理学;互联网;家园共育;对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师范大学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培育项目——“‘阳光心坊’心理教育工作室”  [作者简介] 刘曦瞳(1990—),女,广西河池人
期刊
[摘 要] 该文认为,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据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优化课程设置、重构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研项目“市场营销技能竞赛资源库建设”  [作者简介] 孙永生,硕士,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市场营销专业负
期刊
[摘 要] 智慧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该文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如何优化平台功能,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云+端”平台;中药鉴定学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中药鉴定学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415);2019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