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接受、贮存和应用的过称,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如果教师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让学生成为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那么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激发兴趣要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学不好数学,关键是他们对数学课没有兴趣。凡是数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他们的数学课都能让学生着迷,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讲授三年级数学“猜一猜”,这是一节“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教具,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摸球,并提出:你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这时学生纷纷举手要去摸球,结果盒中并没放球。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精彩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断,做到备学生、备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课时每个环节的教学,使其有趣味性、创造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学过程要创新
  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动有所思、学有所得,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学“乘法应用题及其数量关系”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是课前安排学生在店铺购物时做好记录,内容为所购物品的多少、每件商品的价钱、共花用的钱。上课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购物的情况,教师据其课堂实际适当给予指导,从中分清了数量、单价和总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学习了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调查自己家种植、养殖的生产状况,帮父母估算一下今年家中的粮食产量、蔬菜产量,养殖户的同学还可向爸妈了解家中一年的养殖收入情况等,同时结合现今的物价,估算出今年的家庭经济收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去。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新就在我们的意识里。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课堂提问要创新
  要做到课堂提问创新,就要鼓励学生多提问。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全体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消除学生质疑时的心理障碍。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出建议,要求学生对有疑虑的想法与问题大胆提问,如果在课堂上因某种原因没能提出,就在课后发问;如果不敢向老师提出,就先在同学之间交流。同时要求大家在同学提问时要互相尊重,无论涉及到什么问题都不得嘲笑。在教学中笔者还时时注意学生的表情,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当发现学生有疑虑时,主动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提问并耐心给予解答,以保护学生质疑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不敢问”变成“敢于问”的“好问型”学生。这样,提问创新、能力培养即可达到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学手段要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多媒体教学已深入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像合一的优势,使课堂教学通过图文、动画、声音、色彩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而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探究学习。这样,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乐学”的主人、创新的能手。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作业练习要创新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重层次性。数学学习一般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应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
  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内容不同、形式多样。举例如下:
  1.口头作业。简单的加、减、乘、除法,看图编题、说算理、说解题思路。
  2.操作实践作业。
  3.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称一称或者对某一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4.综合作业。将所学知识汇总、列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目,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可以多角度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要利用各种创新思维的互促关系,把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再现”导向“创造”,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展示想象、大胆创新。当然,传统的逻辑思维向目前社会所需的创造性思维转变,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其他文献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在1—2岁是语言、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段,7—10岁是第二个黄金时段。儿童在入学前语言、思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次飞跃,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语汇,思维能力也迅速发展。入学进入一年级时,正是他们语言、思维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段,这个时候,他们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最佳时期,指导这些五六岁的娃娃写作,就可以促使他们学会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更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快速发
期刊
摘 要: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成长、生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如何正确地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主要从“教会方法,学会自信”、“自我调控,学会坚持”、“回忆过去,学会感恩”、“宽松民主,学会快乐”这四方面进行了疏导,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昂首挺胸地跨进中学的大门。  关键词:六年级 疏导 自信 坚持 感恩 快乐  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成长、生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表现出
期刊
摘 要:国学经典诵读是我国的灿烂文化,是一个人构建灵魂的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经典诵读能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 文化素养 促进成长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小学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不久的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发现,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究竟怎样做才能使音乐教学富有实效,真正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此时,教师除了接收到幼儿反馈之外,更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重新反馈到幼儿身上,形成新一轮的师生互动。  一、构建和谐幼儿教育,树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分子,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表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在语文课上,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选用了下列举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一、练好基本功,培养好习惯  我认为,对小学生本项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扎实的训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做好规范动作。小学生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文内涵,倡导学生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做到以史为鉴,提升自己明辨历史的能力,继承发展民族特色历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已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头疼问题。“留守儿童”学习中“优等生”和“差生”两极分化呈严重趋势,加之教师认识偏差、歧视态度等原因,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偏差。“差生”的“后进”问题如何解决?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该审视自我,立德树人是职责。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后进生” 直视 对症 误区  一、直视“后进生”  把镜头聚焦在“后进生”身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作出了多种尝试,以期带领学生走近书籍、走近原文名著,领略阅读的魅力,体会阅读的乐趣,让他们通过“图书漂流柜”互相影响,促进阅读兴趣,交流阅读体验,形成阅读策略,培养阅读习惯,进而整体、全面地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造就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兴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教改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政治 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