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巷陌雪梅香,平仄人生叹炎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大宋风情的展示,而且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基本烙印。柳詞如江南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
  【关键词】柳永 雪梅香 鉴赏方法
  
   多情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枫裹秋情,柳带春意。一枝枝生花妙笔,无非是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其上。掌握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拿了一把开启诗歌鉴赏的钥匙,以后就看你怎么运用它了。
  下面就一首词为例,谈谈自己对诗歌的一些浅显认识。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聊意,尽把相思,分付征鸿。——(柳永·雪梅香)
  上面的《雪梅香》词是柳永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柳永一生颠沛流离,羁旅行驿的词写了很多。这首词中,作者把游子的孤苦和失落作了深刻的描述,并表露出对过去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之情。这阙词写羁旅行驿,表现作者的离情别恨。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内心是痛苦的。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词人,一生却要在不断的分分合合中度过,这种情状很大程度上注定了柳永词婉约凄况的风格。
  词的开篇交代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是登高望远,独自面对萧索的秋景。晴空万里,秋景萧索。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的萧索秋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萧索情怀?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面对秋景发出了一样的慨叹。秋天在诗人的眼里是萧瑟的,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只能给人一种悲伤的情绪,不管是宋玉还是作者,古今伤秋的情绪是一脉相承的。
  从写作的手法上来说,前四句写景到言情,作了一个转折。作者的情绪得到了初步的宣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下面紧接着一个七字句的对仗,类似于律诗中的颔联。作者通过工稳的对仗,把眼前的秋景作了一次更加深入的描写。作者用“孤烟”、“残叶”来表现眼前的“渔市”、“水村”,此联是景语,也即情语,孤烟对照作者,残叶对照人生。孤烟的寒碧,不正是作者孤身远行的苦寒和寂寞情怀的写照吗?残叶的愁红,更是人生的聚散和无奈!
  上片的最后一个段落,作者的笔意荡开,一句“楚天阔”,把胸中的无限郁勃之气挥散在开阔的楚天之中。这不但是一次阔大的景物描写,也是一次作者发自内心的自我开解。斜阳浸在波浪中,溶溶千里。作者把漂泊中的自己化作斜阳,把羁旅行驿的生活化作了千里溶溶的波浪。生活中的人们不过是天地之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而已,生活中的无限风波可以被朝阳映染得无比绚烂,也可以是落日被波浪隐没。
  下片作者笔触一转,从眼前景的感慨,转到游子的追思。临风念远,这个笔下的“佳丽”或许不是特指的某一个人。生离死别都是令人伤怀的事情,伤心的不但是远离的人,留下的人一样会有“镇敛眉峰”的愁颜。相聚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悲伤。两种情绪的映照更加让作者无比痛苦,“可惜当年”这四字中的无限感慨,没有如此经历,哪有如此深邃的感慨。
  一样是七字句的对仗,这里的对仗是一个前后的对比。相聚时的“雅态妍姿正欢洽”,内心充满了欢乐。离别后的“落花流水忽西东”,天上人间的区别。后主有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其中的酸楚,柳永和后主一样的感受至深。只是造化弄人,如果知道会有离别的这一天,当年又怎么会虚度美好的光阴,又怎么会不珍惜曾经拥有的美好感情呢?失去的才知道宝贵,偏偏要等到天各一方,才知道追忆,才知道怀念。作者只能把无尽的思念,分付征鸿。至于鸿雁是否真的能把作者无尽的思念带到“佳丽”的身边,让思念中的人儿知道,就只有天知道了。
  柳永的词作多数是俚词一类,这阙词相对来说应该算是雅词。但是作者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没有什么华美的辞藻。只是淡淡地看,淡淡地表达。悲秋就是“景萧索”,就是眼前的孤烟和残叶,就是与宋玉一样的情怀。思念就是“想佳丽”,就是当年的“正欢洽”,如今的“忽西东”。作者擅于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眼前的景物,用直白的言语表现内心的感受。王国维所谓“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正是这样不做修饰真切表达,才带给我们至情至真的享受。
  柳永的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大宋风情的展示,而且带给我们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基本烙印。柳词如江南的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
  因而,鉴赏诗歌最重要一条就是知人论世,只有走近诗人,才能听得见他吟哦的是什么。
  作者单位:河南新蔡县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开启阅读之门,他就会爱上书籍,就会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趣味性;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
2016年3月,注册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  2018年11月,科创板改革正式启动。  资本市场前景可期,但现实中必须如履薄冰。  两个迥异于以往的宏观背景,是看待当下市场的认知基石:  一是中国自身经济转型正愈发急迫。  在经济的快速上升期,国有银行信贷宽松,实体经济可以从不同层次的融资体系中获取资金,资本市场并不具备系统重要性。但在經济放缓期,银行信贷收紧,作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保就业”根基的中
王璐琪(右)与姐姐王超男  王家有女,姐姐是聪颖勤奋的“学霸”,前途无量;妹妹是两次被退学的“问题少女”,叛逆倔强。本以为会永远活在姐姐的阴影下,然而姐姐的命运并未如期似锦,她高考失利,考研失败,感情一再受挫,梦断情殇,几度癫狂。姐姐的青春如同一卷悲壮史诗,噗噗抖搂在妹妹的心上,她读懂了姐姐,长大了,重新出发,守护姐姐从青春的泥潭里揭竿而起。最终,姐姐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收获幸福婚姻,妹妹成为著名
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细节,从中反思和品味,就不难发现这些细节所蕴涵的深刻的本质问题。    一、关注教学细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许多教学细节过去并不是受到了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对它们的必要性和规范性予以深入地探讨。但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教师对待细
英国记者布鲁斯·芬顿对古代文明怀有极大兴趣,他于2014年2月亲自率领探险队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南美洲厄瓜多尔人迹罕至的亚马逊丛林中,真实存在着可能由传说中的巨人建造的史前巨石遗迹!”  据悉,此巨石遗迹位于厄瓜多尔中部,苍郁茂密的丛林深处。该处是亚马逊河的发源地——险峻的安第斯山脉山区的热带雨林地带。  芬顿认定遗迹处在茂密的草木之下的主要原因就是,该构造物是由石材细致拼接组成的斜面状石壁,倾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前教育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为顺应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相关院校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市场也出现了群雄竞逐、良莠莫辨的情况。如何让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走进广大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受《幼儿教育》杂志委托,我日前专程走
达·芬奇终其一生沉迷于创作、研究及探讨,给世人留下了6000页的手稿,上万发明设计与研究发现,大部分设计在他死后300年才被制成实物。由于手稿晦涩难懂,多处谜题与疑点仍未被破解。遗留下来的达芬奇机械设计图有超过1.5万项,而人类至今只成功破解了150项。  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达芬奇发明了第一台脚车、直升机、坦克车、潜水装置和机械人!但并非每项设计都能制成实物,学者估计,达·芬奇只将25%的设计制成实
单身母亲身患绝症,希望尚未成年的孩子能有人照顾,孩子的亲生父亲对此却置之不理。有人愿意收养这个孩子,可万一亲生父亲回过头来要孩子,又该怎么办呢?甜蜜初恋,未婚先孕  在浙江温州,身患重病的卢玉梅总是回忆起12年前的一段情,千里之外的湖南湘潭,有一个她曾经深爱的男人。  那一年,卢玉梅和妹妹卢玉兰到湘潭打工。在湘潭,她们有个远方姨妈,对她们像亲生女儿一样好,希望她们能有个好归宿。有一次,姨妈的朋友偶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清新淡远的诗句。在反复阅读《归》(特别是小序)后,我发现文本中的“陶渊明”完全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陶渊明。   一、小序:另类陶渊明   小序起笔便说
分数不仅是评价学生的核心标准,还是衡量教师成绩的主要指标,更是判断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办学质量的最高准则。学业负担减不下来,因为评价;新课改推进不了,因为评价;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劳累不堪,都是因为评价……怎样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的基层学校的做法不妨借鉴——  我曾经到一所学校参观学习,他们学校用评价卡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爱好、特长进行评价的方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他们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