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改进程持续深入需要关注小学学生数学整体水平,尤其是学困生群体。文章先对学困生相关成因进行探析,随后从学生兴趣、尊重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灵动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3-01
  现阶段,小学生在认知、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多是由家庭环境、父母关爱、学校教育等因素引起。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主”理念,明确差异性。特别是学困生群体,他们会因缺乏兴趣、习惯不好等问题导致数学成绩不佳。教学必须基于学困生成因选取相匹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基础性、层次性、阶梯性,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探析
  首先,学生生源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不论是认知还是逻辑能力均存在差异。学生会因学习基础、性格以及家庭環境等影响,在数学学习伊始便存在差距。而学困生则会因成绩较差而出现自卑心理。其次,部分学困生虽然有着良好的认知与思考能力,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存在的抽象性而表现出畏难心理,很难调动兴趣。第三,部分学校并未基于新课改相关理念组织教学,仍旧沿袭“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课堂学习呈现出“被动化”的特点,也便很难灵动学生思维。
  二、小学数学激发学困生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时倾向于借助直观思维进行认知,并且存在较强的新鲜感。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等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融于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经验或事物融入数学课堂,提升其直观认知。比如,教师对“厘米和米”相关知识讲授时,便可借助课桌、书本等常见事物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直尺等工具加以测量,并基于换算标准进行单位间的转换,借助趣味性的实践来激发其兴趣,切实提升课堂效率。
  (二)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尊重与关照
  教师需要对学困生加以深层关心、关注,春风化雨的教导,绝不能讽刺、挖苦、打击,给予其充足的尊重与关照,挖掘并肯定每个学困生的发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应耐心地为其帮助其分析原因,切忌过多指责,防止他们出现自我怀疑。教师应怀着鼓励的心态展开教学,对于学困生的良好表现应不吝夸奖,从而培养其自信和对学科的热爱。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较为浅显,但由于小学生在认知、逻辑思维等方面尚未成熟,因此知识掌握仍旧存有较大难度。教师面对学困生切忌操之过急,更不可存有放弃的心态,而应维持温和的态度引导他们逐步走出学习误区,在提升学困生表现的同时保护其自尊心。比如,对“时、分、秒”相关知识学习时,部分学困生虽然能够明确时分、分秒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时与秒的关系却很难理解。此时教师需要借助师生沟通、小组探讨等模式深入把握学生可能的认知误区,从而提升后续讲解的针对性。
  (三)推动课堂氛围向着平等、和谐化转变
  学困生会因成绩、课堂表现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积极推动课堂氛围向着平等、和谐化转变,为学困生创设更多平等对话的环节。比如,教师对“平移和旋转”相关知识讲授时,便可设计如下问题:一枚棋子处在巨大的棋盘当中,它先向()平移了()格,随后又向()平移了()格。由于该题目较为简单,很多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此时有学困生显得较为犹豫,他将手举起来又放下。此时教师便可鼓励该名同学“我看到某位同学举手,想必你已经得到答案了吧?可以与大家分享吗?”待该生回答完毕,教师应给予适当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其学习热情。
  (四)借助试卷、作业等形式反馈教学状况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不论是试卷还是课后作业都是反馈教学状况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借助上述方式更为清晰、直观地把握学生情况。但由于学困生在数学基础、认知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为了培养学生信心,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将教作业分成必做、选做两类题目,并且结合学生认知调解习题难度。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周测等形式组织教学,但是周测并非需要于周末完成,并且题量也需要适中。待通过试卷或者课后作业得到反馈后,还可针对学困生普遍的知识盲区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切实巩固学生认知。当然,教师还可基于考试成绩、学生特点、逻辑能力等因素将分层教学引入课堂,并根据已有层次设计相配套的习题,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这样学生便能够保证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学科自信,为培养其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课改进程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关注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要对学困生加以深层关注。教师应秉持“以生为主”相关理念,以学生认知、兴趣为导向组织教学,摒弃传统层面的“满堂灌”等形式。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尊重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此外,数学教师还应借助师生沟通、在线视频等形式来消除学生可能的自卑心理,为培养其学科自信和数学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3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教师们开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但仍然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挣扎难以落地的尴尬局面。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核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美术教育;幼儿;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3-01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
摘 要 本人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借助趣味教具,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借助体验游戏,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和“借助生活体验,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运用予以讨论,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带来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由于高中生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高中课程内容的难度相对较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课堂上通过“作业、活动、展示”的环节,教师通过“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学行为,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形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尤其是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愈发高效,因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前行,现在的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采用更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实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依旧使用了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教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
摘 要 生物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创新教学思维,不仅是让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教师对高中生开展生物知识教学时,需要结合课程知识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的渗透教学,可以让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让他们得到情感态度的教育,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本文主要分析生物教师如何在知识教育中进行
摘 要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理论和刻板的历史现象以直观而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在理性的高中学生完成数学学习活动时,都会因为“抽象”而觉得难学,因为“枯燥”而觉得无趣,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来看,数学都是最难学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带给他们的困扰就更多到无法想象。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者,学生问题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既然学生觉得“难学”,就需要为学生降低学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启蒙和开端,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小学数学课本里的许多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等元素,才能把数学的基础打牢,从而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又是重点,需要教师引入许多有用的教学策略来辅助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校的发展前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总体设计到细节处理,学生始终应当是学习的主人,判断一节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教师预设学生的生成目标是否达到,教师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其对课堂各类生成性特别是非预设的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物理课堂;生成性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