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策略解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理性的高中学生完成数学学习活动时,都会因为“抽象”而觉得难学,因为“枯燥”而觉得无趣,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来看,数学都是最难学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带给他们的困扰就更多到无法想象。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者,学生问题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既然学生觉得“难学”,就需要为学生降低学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策略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若是能够在小学期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数学的学习中关键在于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措施,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小学数学中,可以把教材中数字内容简称为“数”,数学形式简称为“形”,两者均必不可少,且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是可以通过相互转换并出现出来的。换句话而言,就是指数字内容属于人的主观抽象思维领域,而数学形式属于人的主观形象思维领域,如果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二者相结合,就可以使得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并具有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进行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
摘 要 以分子原子教学设计为例,在课前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开展微观探究,引导学生变换认识化学世界的角度,从较为熟悉的宏观认识出发到微观世界的探究,对相关知识进行内化,从而进一步构建微粒观。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观探究;微粒观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17-01  一、设计思路  微粒观是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构建的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教师们开始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但仍然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挣扎难以落地的尴尬局面。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核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美术教育;幼儿;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43-01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
摘 要 本人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借助趣味教具,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借助体验游戏,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和“借助生活体验,进行可视化思维培养”,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运用予以讨论,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带来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由于高中生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高中课程内容的难度相对较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课堂上通过“作业、活动、展示”的环节,教师通过“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学行为,学生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形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尤其是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愈发高效,因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前行,现在的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采用更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实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依旧使用了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教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
摘 要 生物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创新教学思维,不仅是让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教师对高中生开展生物知识教学时,需要结合课程知识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的渗透教学,可以让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让他们得到情感态度的教育,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本文主要分析生物教师如何在知识教育中进行
摘 要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理论和刻板的历史现象以直观而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