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w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书记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教育的重点,数学作为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如何发挥其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21世纪所需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自己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设疑问,引起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例如在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中,先由生活事情人手:有一个“摆地摊”的赌主。他拿出3个白球、3个黑球放在一个袋子中,让人摸球中奖,只要交2元钱就可以从袋子里摸3个球,如果摸到的3个球都是白球,可以得到10元的回报,你认为这个游戏可以去玩吗?同学们有的认为可以去,因为用2元可以搏10元,有的认为不可以去,因为赌主不可能做亏本的事,讨论的场面很热闹,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老师提出求概率,这样学生由质疑中,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激起数学创新的兴趣,
  又如。在反证法的教学中,由学生的经验人手摆出下列问题,阅读下列文字,请你回答问题:
  (1)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面:当人物走近一座小屋,推开门,这时会碰到一身的蜘蛛网,顺手在桌子上一抹,一看是一层灰,他立刻就会说:这里没有人住……,请你判断他说得是否正确,为什么?
  (2)我们都学过“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请你替作者说明认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原因,
  学生一看题都露出了怀疑的表情,今天是数学课吗?不一会儿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行动中反映出他们可以解决了,老师很自然地引出,这种方法叫反证法,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二、想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同类项的概念时,我先从简单的如:☆ ☆ △=——☆ ☆ ☆:
  ,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画图列式,能够写出结果是一项的写出来,接着引申用字母来表示上述图形,由易到难,学生动手去列3个两项的代数式且能使结果写成一项,完成后相互检查是否成立,对于有疑问的老师摆出来:匆 xy2这时就有一名同学举出橘子和橙子来解释:这两种水果虽然有部分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合起来,不能把它们的和说成2个橘子或2个橙子或橘橙,如果这是两个人的话他们就要打起来了,同学们听了都发出了赞许的笑声,对这种意想不到的想象,我及时加以肯定、称赞,趁热打铁说出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平时注重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习惯,开发发散性思维,
  
  三、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思维的拓展
  
  古人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历史上司马光“砸缸救人”和曹冲“木船称象”的典故都告诉我们标新立异的构思、别出心裁的方法,无疑体现的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对数学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寻找新颖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迫中,努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使学生在独特与新颖的思维中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愉悦,平时在教学中常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如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 c经过原点及(4,0)且有最大值为4,求该函数解析式?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在思维碰撞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培养了思维创新拓展,叉如:在初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出了一道开放型命题: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这题是外省市的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错的设想,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名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开展数学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如在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正方体的侧面展开来然后归纳画出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设计24点游戏,鼓励学生开发新规则,新游戏;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后让学生设计测量学校小池塘的宽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制作冰激凌纸杯等数学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人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
【摘要】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关键在于选择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无疑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常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对同一内容,甚至采用相同的教案,由两位不同教师执教,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致使学生喜欢听某个教师的课,而对另一个教师不感兴趣.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如
本文对全疆第一家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兵团经济区域拓展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肯定了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在兵团农牧团场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2008年新疆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发展的主题,增强大局意识,把握时代机遇,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保险业,是新疆保险
【摘要】 数学习题课对于复习和巩固新授课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习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选与精编有针对性、典型性、灵活性的试题,借助课堂提问,多角度激发学生思维,针对学生的当堂生成,教师进行必要的反馈与矫正,努力打造高效的数学习题课堂.  【关键词】 高效;数学;习题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和组成部分,大额支付系统在加快资金清算速度、增强资金流动性、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商业银行、客户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