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题,把握脉络,找准教学切入点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到一个开展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很有现实意义,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就意味着发现了带领孩子进入文本的捷径。
  关键词:课题;脉络;切入点
  在语文阅读课中,老师都是依据教材中一篇篇生动的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从老师的视角来说,拿到了一篇课文之后,首先就应该思考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文本中找到一个教学的切入点、一个突破口,这样才能登堂入室。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如果我们不具有名师高超的技巧,该如何从一篇文本中寻找切入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地对教材进行正确解读。从字里行间,以词句作为重点,仔细寻找,用心发现。作为教学文本,每一篇文字都是由词句组成,它们构成了基本的意义单元,浸透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课题、课后的习题、作者情感的脉络、教材的不同属性等找到教学突破的方式。
  下面笔者就结合《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谈谈以课题为核心,情感为脉络找到教学突破口,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些思考。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句描写了爸爸和妈妈之间细腻而简单的爱。这篇课文就像是一首温馨的爱的小诗,清新动人。反复研读文本之后,发现课题就是文本凝练的核心,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爱就是情感脉络,形成了點线相结合的文本结构。文本材料的展开从形式看就是围绕课题展开的,内容是从情感生发的。因此,我们教学的切入点也可以从课题开始建构,融合情感线索,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温暖的故事。在揭题之后,引领温暖地读题。
  (1)出示茉莉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设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茉莉?你会用哪些词句来形容茉莉?(2)这就是被人们喜欢的茉莉图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词句来描写茉莉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词句。(学生汇报读书成果,教师适时板书: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3)是啊,这就是文中的茉莉花,它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作者说爱就像茉莉花一样。为什么说爱如茉莉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感人的事情呢?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强调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读书做笔记等)(4)师生讨论,总结:课文写了妈妈生病了,爸爸妈妈互相关爱的事情。(5)爸爸和妈妈之间是如何互相关心的?放声朗读课文,先画出妈妈是如何关心爸爸的句子。指名读,交流。
  适时出示:(1)我本来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待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从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2)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妈妈为什么不敢动?(交流)爸爸又是如何关心妈妈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指导朗读。这就是爸爸和妈妈,他们俩互相关心,心里都在想着对方。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平淡无奇的(指名说)。就像是那簇洁白纯洁的茉莉,散发出缕缕幽香。所以当英子推开病房门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动人的画面。
  出示: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的笼罩着他们,一切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妈妈为什么带着恬静的微笑?是啊,虽然妈妈生病了,很虚弱,但是有了爸爸的爱,让妈妈感到特别幸福。所以妈妈才会露出恬静的微笑。
  指导朗读。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进我们的心中。
  2.香气怎么会钻进我们的心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读到这个时候,同学们,你觉得真爱是什么?请你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强调书写习惯),读、评感悟。
  以课题为核心,着眼情感线索进行设计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由此,我们也能发现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语文老师应该仔细研究文本。以这样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流程得到了简化,抛弃了繁琐的教学设计环节,凸显了教学主线。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语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其他文献
摘 要:人能写字,字能写人。汉字是中国人的杰作,它的书写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翻开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斜斜,犹如“草上飞”,甚至缺胳膊少腿,错别字成堆。看部分学生作业犹如看天书,难以辨认,对学生字迹整洁的要求已如同虚设。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字如其人”,字的好坏可以反映写字人
摘 要:小学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学阶段,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改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能够在兴趣和热情中快乐地学习。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阶段,简单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教育游戏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极少被运用于教学课堂。很多教师对于教育游戏本身存在一定的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务必重视的问题,同样的,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实践的案例进行详细的阐述,采用有效的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如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想象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学起数学来非常困难和枯燥,因此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要针对
小学是人生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它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近几年来,部分学校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的学校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学生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心理教育理念应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教师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教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传统、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使教学课堂呈现出了很多不足和弊端,如何消除这些不足和弊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朝着科学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目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样化;小组合作;兴趣;实践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
摘 要: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当小学生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进行认识时,要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小学科学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探究,以此来揭开未知事物的神秘面纱,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自然界、融入社会。老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正确指引,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获取,还要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在今后进行应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
迁移,是利用我们脑海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以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它客观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是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促使新知识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迁移的产生,让学生尽快掌握体育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是许多教學工作者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迁移存在于很多方面,其中动作技能的迁移是一种最典型的情况,它不仅会影响新的体育动作
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出其不意地令人忍俊不禁,这便是幽默。幽默之于生活,犹如青葱之于食物,虽然不是绝对必要的,但却能给生活起到点缀、美化和调剂作用。幽默之于教学,恰似催化剂之于化学反应,也如润滑剂之于机器,能使教学过程更和谐、更流畅。但教学幽默除了具有一般可笑性之外,更具有其特殊性,即具有教育性。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神”
摘 要: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中,教师的语言评价对于学生行为习惯、身心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两种主要语言的评价手段——表扬与批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运用,注意场合和时机,把握好管理尺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表扬;批评;运用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并要求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