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创新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摘要】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可主体究竟是学生,教师实施方法无论如何精到,如果学生只还他个‘不动天君’,也就难有好的成绩。”新课程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主动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代名词,他们面对作文不知如何下笔,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也是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 。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关键词】 兴趣 写作能力 积累 素材 想象 评价 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近几年,在MOO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POC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双师”教学模式促进了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我们进行了基于“匡园深学系统”的“双线”课堂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课堂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
【摘要】 导学案的“导”隐含教师主导作用,“学”隐含满足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也是落实习主席对思政课的根本要求,就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而让教师的教学更多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道德与法治科导学案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中我提出
【摘要】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数量惊人的史料,这些史料所展现的正是数千年来过往苍生的艰难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史料进行研究以及引用,实际上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学更好的展开。所以,如今的史料教学,业已成为初中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现状 教学措施  
【摘要】 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指对接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个人日常的生活经历,其课堂形式具有灵活性、课堂内容具有时代性、课堂目标具有导向性。而利用禹州钧瓷文化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与难点。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解读教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中真切感受传授的内容。   【关键词】 禹州钧瓷文化 高中政治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摘要】 随着教育素养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和开发,而高中历史则是文科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对历史史实进行分析和整合,引导学生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全方位的进行思考和研究,最终培养内化人文发展精神。本文就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简单的说一说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
【摘要】 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关注课堂动态的生成,通过学生对练习的分析和思考来理解数学规律,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要通过预设练习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加工,通过思维的探究,完成知识的生成,实现教學目标。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通过科学设计练习实现知识生成,促进学生活学活用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练习 设计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摘要】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高、逻辑性强的学科。数形结合思想属于数学解题中的一种思路,其将抽象的数学变得几何化,几何的内容变得数字化。为此,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高中数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059-010  “数形结合”是一种较为常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做出了一定的优化调整,更加适应之前高考对地理学科综合性考察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地理图片的解读,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通过识图进行重要信息的获取,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解答,同时提高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