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体验 在实践中锻炼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iant_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等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教学要以大量的活动为载体,充实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身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次活动契机,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统一,真正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习和做人。然而我们深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周全。从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方面统筹兼顾,环环相扣,效果方能显著。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些许浅显的尝试,下面将我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教师要有效指导探究
  筹划好课前准备活动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做好铺垫。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仅只关注课堂的有限时间,也应注重把学习的内容贯穿到课堂前后,这样就能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和了解。学生通过课前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课堂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为酝酿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感情基调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才能使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活动。
  例如在上《我的家乡》这篇课文时,课前两天,我就明确要求学生去搜集有关家乡的素材,做好介绍准备。上课时,学生带来了有关家乡介绍的许多资料,如照片、图片、家乡特产等等。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以家乡小导游的角色身份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游家乡风景、介绍家乡物产,让人大开眼界。学生们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地讲着,他们对家乡的爱更加浓烈,这节课的效果也可想而知。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前的有效指导是多么重要。
  二、课堂,教师要设计各种活动
  如果说让学生在课前做准备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那么课堂上所设计的各种活动就是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体验。
  任何一门课的教学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品德与生活这门课更是如此。而它的独特性就是教师要创造和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注意:
  1.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丰富、真实
  《标准》中指出:“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在本门课的教授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进行二年级《鲜艳的红领巾》一课教学时,因为很多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佩戴上了红领巾,对于少先队的荣誉意识较之从前略显淡漠,如果只是单纯从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少先队员的使命感层面进行道德宣讲,无法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一年级入队时的情形,说说自己当天的感受,引发他们的荣誉感。或是结合学校平日里开展的各种少先队活动,说说自己作为队组织的一员在活动中有哪些体会,比如少代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提交议案,每个人都能够行使自己的权益为队组织出谋划策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诸如此类的生活片断,在学生的交流中都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学生会在分享中体验到快乐。
  2. 创设活动情境,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枯燥乏味、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厌倦,而新颖有趣的情境活动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兴趣大增。所以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教师要用心设计出各种各种的活动形式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小调查、小采访、小游戏、情境表演……任何适合于本课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活动素材,学生都能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参与活动时要以自己的“儿童之心”来感受、设计各种活动,使活动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例如我在上《我换牙了》这课时,首先想到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教师只对他们说保护牙齿要注意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只讲理论,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巧妙设计了两组活动,一个是通过视频判断一名同龄学生保护牙齿的做法是否正确,另一个是小组合作分类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所在,课堂效果更好。
  3.保证时间充足,使教学活动扎实、高效
  要想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持之以恒,需要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很多品德课教师大都是兼职,平日的工作繁杂、忙碌,但育人工作不能打着“忙碌”的借口而应付。作为一名品德课的教师,我们一样要认真备课,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针对教材中的活动灵活设计课程。如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找春天”和“找秋天”这样的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将这样的课程整合在一起,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们课下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最后反馈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写日记、摄像、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教师作为指导者,一句提醒,学生就会给我们创造奇迹。因此我们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让教学活动更扎实,高效。
  三、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课后的实践锻炼是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评价、反思等形式,深化道德认识,培养良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正确的实践。学生的课后实践锻炼依然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指导。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有耐心,全程引导参与活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做到正确的观念、良好的意识、标致的言行三者良性循环,只有这样,良好的品德才能牢固地扎根于学生心中,才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同时,课后实践锻炼还需要家庭、社区给予支持和配合。学校与家庭合作,教师与家长互补教育学生,社区给予支持,才能实现无缝式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茁壮成长。
  品德与生活以它独特的学科特性,激励着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出谋划策。教师们要把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努力,我欣慰地发现学生更加喜欢探究和实践,而且各方面的习惯养成也卓有成效。这些点滴进步将激励着我更加努力、更加热切地进行研究、实践。相信我和我的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家沟小学)
  (责任编辑:史雅宁)
其他文献
编者按: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等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怎样才能将培训送给最需要的人,让培训内容贴近受训人员的最主要需求,最大限度地助力受训人员,促进农村教师培训高效益开展,一直是各级师资培训部门致力于实现的目标。本期《特别关注》专题报道“2012年提升北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的思考与实践,探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培训模式,以飨读者。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社会的
秉承“为了生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的办学理念,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以下简称“国际学校”)近些年不断尝试有价值的学校变革,将“价值教育”的理念融入其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并践行一种“更有价值的教育”。为了对国际学校的“价值教育”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全面解读,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际学校校长杨骞。  一、“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如何理解“价值教育”?  
中国古代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之苑中的一朵奇葩。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几个古代戏剧片段的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一种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阅读。  一、作者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  《窦娥冤》是元代杂剧艺术创始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伟大戏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
为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普及工作,2010年10月,首批浙江省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双语教师2年制脱产培训班(以下简称“浙江双语班”)开班。为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在2011年9月至12月,以培训学员、中小学在职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对象为2010级和2011级浙江双语班学员。浙江双语班共有
当今世界正处于多元化变革的时代,一个多元共存、和谐兼容的世界趋近形成。作为社会系统诸多要素之一的知识领域也正在经历着多元化的变革,一直以来占据主流的普适知识因其弊端的呈现,地位正在下降,而那些被冠之以“愚昧”“迷信”等称号的本土知识因其日渐凸显的价值而备受关注。从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当前知识转型的时代背景为师范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机,美国本土教师职前培训计划(Indigenous Teacher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明确主张:“语文课必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即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应紧扣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科普性说明文知识性很强,这类课文常会被讲成科学常识课而变得枯燥无趣。那么,如何在科普说明文的讲授中做到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特点呢?笔者结合本校卢瑛瑛老师执教的《蝙蝠与雷达》一课,谈谈
数学广泛影响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成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回顾以往,许多历史人物、诸多著名事件对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些资料中,蕴含大量具有德育意义的因素。假如以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对这些资料整理、分析和运用,定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小学数学作业成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德育新径。  一、以“人”育人  在数学发展史上,众多具有开创意义、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他们崇高的理想、执着的精神、高
一、阅读区创设意义  近年来早期阅读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研究表明,幼儿在0—6岁阶段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园以“情景阅读”为载体,试图从教师、幼儿、家长三个层面对早期阅读进行多元的探究。当全区小切口环境创设提上议程,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小切口环境应该创设在哪?当我们的视线从种类繁多的区角中移至到阅读区时,我们惊喜地发现阅读区正好符合我们研究的主题。  二、阅读区创
意外地发现,许多学生回到家,父母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今天你过得好吗”。我自己做了父母后,虽然孩子才上幼儿园,但每天也很自然地询问:“今天你过得好吗?”许多人都会觉得,这句温暖的询问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因为这句发问是以爱的名义;有了爱,没什么不可以。可是在读了美国教育改革旗帜型人物德博拉梅耶尔给家长写的信后,我幡然醒悟:未必凡事皆能以爱的名义。  “过得好”所涵盖的是什么?没有被批评,没有和同学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班集体的核心。但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学生背景多元化,很多班主任开始苦于现在的班级管理没有良方。其实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教育源于生活和自然,又高于生活和自然。作为21世纪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迁移自然和生活赋予我们的教育理论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当中呢?在这里我就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吧。  一、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教育启示  1.木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