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现象教学”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学科教学占据教育主流的时代背景之下,芬兰“现象教学”因其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转向培养学生跨学科融合思考的能力而备受关注.由于时代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知识与生活关系的重新定义及已有的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具有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教学过程的合作性、教师队伍的优质性及教学空间的灵活性等特点的“现象教学”在芬兰兴起.它包含提出现象、探究现象、展示结果、进行评价等步骤.其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是:循序渐进推进改革,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其他文献
在对小昌的小说近作进行了一番系统阅读之后,透过文本,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小昌是一个极度内敛且低调的作家.不事张扬的他,似乎并不愿意让人们过多地了解自己.他似乎总是在对每个有意接近他的人说:“请走进我的小说吧,而不是我.”具体到他的小说作品,也的确是在尽可能地“去个人经历化”,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身份”.阅读小昌小说,一种突出的感觉就是,“作者”貌似一个冷冰冰的旁观者,几乎丝毫都没有个人情感的带入.读者要想通过小说阅读勾勒出一条近似小昌自己的生命轨迹,似乎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期刊
尽职、本分、坦白的父亲,有一天平静地坐上独木舟,开始了漫长又孤寂的漂泊生涯.他没有远离,没有失踪,和家人、社群若即若离,直到两鬓斑白.没人知道他出走的原因,也没人知道他何时会上岸.关于他的一切众说纷纭,流言蜚语丛生.关于父亲的出走,构成了文学史上一个永恒之谜——何为河的第三条岸?这就是巴西作家罗萨的短篇小说《河的第三条岸》的梗概.
期刊
作家黄怒波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珠峰海螺》正在引发读者的强烈反响,也得到文学评论家们的高度关注.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登山家英甫被困在“珠峰”第三台阶8750米处3天,感悟人生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人的生命在生命禁区顽强斗争,在不可能生存的难以想象的严酷环境中,创造生命辉煌奇迹过程,表现出人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超然的巨大的力量,从而折射出一个伟大时代创造者们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中国的小说也许并不是第一次讲述“珠峰”的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次由攀登“珠峰”的亲历者用小说的方式讲述的“珠峰”的故事.作者黄怒波是
期刊
一、适当地跳脱与融入人群rn阅读《在群山之间》,经常可见陈涛对“跳脱”生活的积极悦纳与渴盼——“想到能有这样一段安静的乡下时光,从固有的轨道中脱离,在一个时间尚未变成碎片的地方学习与思考,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事.”①(《初见》)“我也认为当我们踏进甘南的时候,我们怀揣的是一种逃离复杂异化的城市生活、奔向朴素生活的向往.”②(《甘南漫行》)“小镇舒缓的生活,时常让我忘记了时间,那种以分钟、小时为计的日子离我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旷的自由.长久以来紧绷的身体在打开,在松弛中找寻生活赋予的韧性.”③(《困境的气
期刊
缘起rn1981年3月14日,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在自己辞世的前两周于病榻上向儿子韦韬口授了如下遗嘱:rn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rn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rn致rn最崇高的敬礼!rn茅盾rn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rn接到这份特别请求一周后的1981年3月20日,中国作协主席团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巴金任主任委员的基金委员会.
期刊
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陈河是特别有个性的一位.他1994年出国前,曾经发表过《奇迹》《菲亚特》《西雁河》《车站》《布偶》等小说.陈河出国后十年停笔,2005年陈河又拿起笔,以其亲历的在阿尔巴尼亚被绑架的素材创作了《被绑架者说》,引起文坛的关注和好评.此后的陈河似乎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长篇小说《致命的远行》(2007)、《沙捞越战事》(2009)、《布偶》(2010)、《米罗山营地》(2012)、《在暗夜中欢笑》(2013)、《甲骨时光》(2016)等,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黑白电影里的城市》(2011)、《女
期刊
心安何处,身归何方?这是个体生命,特别是知识者和文化人,在其生命的觉醒时分和反思之时,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邢小利的长篇小说《午后》①所探讨的,似乎就是这个根本的问题.而爱情与田园,无论是作为具体的概念(所指)还是作为象征意义的概念(能指),分别对应着人的心与身两个方面——爱情是心之所驻,田园则为身之所栖.爱情的核心是爱,是情感有归属,灵魂有依靠;田园的核心是意义,是个体生命认定的意义和价值,是你愿意栖身于那里,为之劳作和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歌剧是西洋舶来品,在进入中国以后,戏剧界和文学界一直在探讨中国歌剧创作的路径.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本土歌剧(也就是戏曲)传统就没有建立起像经典的西洋歌剧那样一唱到底、全无道白的艺术形式,直到民族歌剧的兴起,中国歌剧一般都采用话剧性的道白、念白、说白加戏曲风或者民歌风的歌唱这种两相结合的形式.这就是被业内一直批评的所谓“话剧加唱”形式.
期刊
历史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于一定的问题情境,围绕具有挑战性、结构化的学习单元,以史料为依据,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的基本特征,注重基于历史解释的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做出合理、自洽的解释,建构历史事实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也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古代绘画尤其重视“传神”的观念,而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思想中,也鲜有用“形象”一词来探讨艺术问题,更多使用的是“传神”和“神似”.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以形传神”(《摹拓妙法》)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画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