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让小学生成为德艺双馨有用的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真善美;德育
  几天前,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讲的是在深圳地铁口有个女士梁某摔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某已经死亡。我想,当我们每个人看到这样的新闻,肯定会为梁女士的死感到可惜,同时也会对过路人的冷漠而嗤之以鼻。但当我静下心来时,我想要这样的悲剧少发生,甚至不发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使每一位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更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小学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從美术学科的特点来看,美术课具有内容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的特点,在德育渗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美术素养,还要使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所以美术是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和价值观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德育是可行的,而且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小学美术具有人文性特征
  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这与小学美术的人文性的养成有异曲同工之处,美术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道德教育。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要分清主次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有其自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要分清主次,要以美育为主,德育为辅,美育为首要任务,德育为必要补充。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受到启迪、领悟道理。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生搬硬套,应把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在小学美术课上德育渗透要视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核心,确定具体、有层次、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和真实的生命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
  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受教师影响特别大,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美术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要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要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而确定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恰当的媒体形式。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
  在美术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在美术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美术教学大致可以分为“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美术课外活动”等4项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魅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并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美结合。具体做法有:
  (一)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蕴含着各种爱国之情、作者高尚的人格等优秀品质,在欣赏美术作品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绘画中渗透德育
  小学教材中绘画课较多,我利用绘画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在绘画课中培养学生尊敬父母长辈的美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公物的优良品质。
  (三)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工藝课是美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业,一点碎布,几张彩纸,一个塑料瓶,一本挂历,通过精心的设计,巧手制作,便会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因其强烈的反差,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在工艺课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课外活动能使美术教学更具育人功能。我抓住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等契机,适时推进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完善学生人格。美和善都是一种社会价值观,不论学习,还是做人,我们都希望“尽善尽美”。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期工程,它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再挖掘一个“新”
低年级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单一的、片面的,有些是零零碎碎的。因此,在授课时,对学生充分展示认识过程的完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新教材第四
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品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文章通过分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土体固结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中的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膜下真空度、路堤填筑速率及卸载标准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控制
美国是一个气候污染大国,星条旗下生活着全球人口的4%,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世界的22%。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污染者和气候的恶化者。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害于生态平衡的,哪
膨胀土地基被认为是“建筑地基之癌”,尤其是膨胀土边坡地基的危害很大,治理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膨胀土地基上的建设难题,郧县工程技术人员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膨胀
初中阶段,作为连接小学和高中的阶段,这时期的地理知识既是对小学知识的总结,又是为高中知识做基础,初中地理在初中阶段来说非常重要。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初中地理教学有了质
"我们的班主任付老师发明了一种魔力无边的秘密武器——乐学币。有了这秘密武器,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对我们班羡慕无比,我们也因为这魔力无边的乐学币而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动力。
该文阐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提高领导素质和员工素质两方面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并提出企业文化建设要持
上海市公交车约1.8万辆,由于行驶班次多,日均行驶达320万km,在道路上占有相当比例,同时由于目前内环线内1940个站点中港湾式站点仅152个,因此,规范公交车停靠站是确保上海交通排堵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