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问点燃思维之火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平台,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攀登;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最忌讳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五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在读者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對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我又进一步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他身边伴读书的添香红袖,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清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丈夫作别。此情此景,情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提高,家庭教育得到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的学生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相隔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师生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时,在分析“孩子们”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固定在“孩子们爱哭爱笑爱胡闹爱争辩,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正是他们真率、自然、热情的表现”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人生有很多阶段,是不是每个阶段都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率性、随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因为没有负担,无忧无虑,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成人之后,有家庭的负担,社会的责任,有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可能随心所欲;社会有很多规则,人生活其中必须遵循,如果一味地像孩子那样,否定规则,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需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理智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成人的理智,还应该有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应该是极大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极大地凸显学生的人性,使学生感到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是《西游记》,对这部小说的情节,学生是如数家珍,一清二楚,人物形象分析也不难,书后思考题一会儿就解决了。我提问:“你敢于向吴承恩挑战,改写小说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个情节吗?”这个提议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一组学生改写的是“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小说情节是孙悟空偷了四个人参果,又推倒了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抓住,后来请观音菩萨用“甘露水”救活了果树。学生改后的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把人参果偷吃了,观音菩萨用“甘露水”只救活了果树,树上一个果子也没有了,菩萨说:“这没有果子的树要它何用?不如重新种植一棵,我保它每年开花,每年结果,而且果子味道鲜美,吃了滋肤养颜、延年益寿。”镇元大仙忙问:“哪里有这样的果树?”菩萨回答:“此果树天上没有,人间仅存,那就是无锡水蜜桃树。”还有的学生改写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在地上翻滚,念完后拿腔拿调地说:“徒儿啊,师傅这是为你好啊!如不对你严加管教,将来你如何考得大学,如何取得‘真经’,又如何光耀你家门楣啊!阿弥陀佛!”俨然一付苦口婆心的师长模样。这看似随意的修改,却折射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得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小石潭记》,拈出“心乐之”与“凄神寒骨”的矛盾;学习《捕蛇者说》,拈出蒋氏“几死者数矣”与“熙熙而乐”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等。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教师的教学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其他文献
专业成长与教育素质的提高有着必然的联系。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教师素质从理论上讲,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且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从结构上讲,教师素质至少包括以下成分:教育观念、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与策略及专业成长能力。在现有的师资水平层次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素质,依赖于
一、前言水氯法溶金早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就为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所发现,是最早用来提取金的技术,在氰化法问世以前,曾广泛地应用于提金工业。当时氯气的制取成本很高,防
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最近报道表明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大鼠肠道通透性增加并产生内毒素血症代谢。内毒素相关性可能与高脂肪食物引起的炎症,炎症介质
我县从80年代末开始在温光资源种两季不足而种一季有余的单季稻区发展中稻—再生稻。近几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再生稻已向双季稻区扩展。将部分双季稻田改种早稻—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一种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家养或野生牛的传染病。主要分为呼吸道型和生殖道型,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传染性
临夏州1994年引进了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的“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小麦)经1994~1995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小麦平均667m2产360.3kg,比同等条件露地
隐孢子虫是家养、笼养和野生禽类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目前,公认的寄生于禽类的隐孢子虫有3个有效种,分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
Porcine post-weaning diarrhea (PWD) occurs sporadically or as major outbreakscause of economic losses in the pig industry.PWD a disease caused by a group of bac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都在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问题。经过一轮的改革实验,语文教师已经达成共识:在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阅读,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 学生阅读 教师阅读 阅读现状    一  世界有“儿童图书节”,我国有“儿童阅读日”。新课标对中小学生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小学高段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万
副猪嗜血杆菌(Haempohliusparasuis,HPS)能够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给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HPS有15个血清型,部分血清型之间存在交叉保护作用。由于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