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句读标点唱响阅读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标点的朗读,有助语文素养的形成
  标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符号,却对文本的阅读、情感的表达以及文本内涵的体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课例】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片段
  师:谁来读读小骆驼和妈妈一起在沙漠中行走的这句话?(指名读)
  师:咦,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中的一个标点改一改。
  映示“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你们同意吗?(生面面相觑)
  师:你们对比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不行,顿号停顿的时间短,沙漠上都是松散的沙子,小骆驼和妈妈走得并不快。
  生:“走哇,走哇,”中间是逗号,应该读得稍微慢点,这样才能说明它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会比较辛苦。
  生:“走哇,走哇,”用两个逗号停顿,还说明沙漠无边无际,走了好久都没走到头。
  师:你真能干,竟然能从标点里读懂一个词语的意思。(映示下文: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这是什么样的沙漠?
  生:无边无际。
  (接下来教者顺势让学生用“无边无际”说话)
  一个“逗号”的解读,成功地将课堂推向高潮,这样的朗读,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敢马虎,对“无边无际”和“沙漠”印象深刻,对骆驼的脚掌在沙漠里有大用处的理解更为深入,体会骆驼妈妈的用心良苦。通过这样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顺应本文的情感教育“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认知活动。
  二、 标点的联想,有助语言思维的训练
  许多标点符号都有余味无穷的妙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的余地,教师要抓住这些小标点,做大文章,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课例】苏教版六下《孔子游春》“孔子论水”教学片段
  师: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同学们,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答)
  师:你能试着补充几点吗?
  生:水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不贪得无厌。
  生: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和礼让。
  生:水洗涤万物,还万物本来面貌,它好像在教人求真。
  生:水胸怀志向,百折不回,它好像有韧性。
  ……
  师:同学们,原来你们也是乐水的智者,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你们富有哲理的想象!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省略号具体化,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水的特性,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备。哲理般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联想,使得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教师的预设之花精彩绽放。
  三、 标点的牵引,有助文本脉络的感知
  苏教版语文教材散文颇多,每篇精美的散文都有着贯穿文章的线索,抓住它们,关注有着丰富内涵的标点,往往能起到令人豁然开朗的效果。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爱如茉莉》一文时,先巧妙地引导学生质疑:为何妈妈说爱“就像茉莉”?课题后一个“?”的添加,促使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进入文本。继而了解爸妈间的爱,藏在妈妈让我给爸爸煮一碗水饺的叮嘱里,藏在爸爸不顾旅途的疲惫,奔向医院看望妈妈的焦急里。文中的标点符号在向“我”传递着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的情感。再深入朗读文本,爸妈的爱,折射在执手相眠的画面里。都因为心中为爱人着想,妈妈不敢动,爸爸不敢沉睡,如此温馨感人的画面,让“我”恍然大悟“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号的出现,蕴含着爱如茉莉般的情感,虽平淡无奇,却芳香怡人!
  (作者单位:东台市五烈镇廉贻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教学重、难点:1.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 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从目标中知道我们要去探索的古遗迹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大足石刻”(板书)  (二)万里长城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作者所说的三种不文明的吃分别指什么?作者是怎样举例说明的。  2. 根据课文中三种不文明的吃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文中实例为什么是不文明的吃;  文中不文明的吃涉及到一些文化、社会的背景要向学生交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围绕“吃”展开,从不文明的吃和文明的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