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中化学“3 1”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 1”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实际,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突出课堂三环节——交流、展示、点评,建立一种学生合作交流的模式——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有效自学,指导教师高效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
  关键词:“3 1”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0-1一、“3 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3 1”课堂教学模式中的“3”是指课堂学习中的三环节——交流、展示、点评;“1”是指建立一种学生合作交流的模式——学习小组。学生课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做充分的预习,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分组探究问题,讨论疑惑,展示互助互学成果,然后小组间学生相互点评,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学生踊跃参加小组交流、展示、点评,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发挥导演作用,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在轻松的、有趣的学习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3 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连续讲解的时间太长,形成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难以稳定,思维的灵活度降低。相反,在“3 1”课堂教学模式下,多环节的教学过程和各种形式的展示点评,完全符合无意注意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 1”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由三个部分构成:
  1.预习案: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确本节课具体要求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学生通过本环节的预习,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与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探究案:本环节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活跃思维,个别展示,彰显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使学生竞争合作的情感和意识得到升华。
  3.训练案:旨在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点评”后进入“升华提高”的过程,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力,确保可持续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3 1”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
  三、“3 1”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导学案作引导,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
  2.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化学的灵魂。“3 1”课堂教学模式中适时穿插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激活思维的良好品质。
  3.培养了小组内同学的协调合作意识。“学习小组”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而且使学生之间的学习有了交流和竞争。因此“学习小组”并不仅仅是按座位坐在一起,而应该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策略地去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四、“3 1”课堂教学模式的困惑
  推行“3 1”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是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都有很大作用。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在推行“3 1”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非常值得探讨和思考:
  1.用什么标准去检测“3 1”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效果?由于我校在推行“3 1”教学模式之前没有选定某些班级进行对比试验,因而就没法进行科学分析验证到底效果如何?但因其有不确定因素,更值得我们全体老师去探讨,去实践,也给了我们每位老师探索和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2.“3 1”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后怎样凸显教师的教学特色?有的教师精于解题,有的教师长于讲解;有的教师善于辅导……我觉得,课型不同,具体教学内容不同,应有不同侧重,不能僵硬推行“3 1”课堂教学模式而抹杀教师的教学特长。怎样才能既很好地推行“3 1”课堂教学模式,又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都得到充分发挥、专业素养得到更高发展,这应该是学校领导层深入思考的问题。
  3.如何解决时间相对不足的问题?在推行“3 1”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课前需有时间做好预习工作,课上要有一定时间展示和点评,还要做一些探究实验,原本可能被安排在课后的某些练习题将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时间相对紧张了,怎样才能既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老师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其他文献
《雪儿——一位中国母亲的故事》研讨会合影。  翻开世界文学史,讴歌母亲伟大的主题不计其数。因为母亲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人。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  著名俄国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他笔下的母亲尼洛夫娜由一个胆怯的、提心吊胆、默默忍受着丈夫的打骂、迁就着儿子的呵斥、深受夫权压迫、目光短浅的家庭妇女,慢慢觉醒,逐渐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她
看牙医这件事听起来似乎是现代人的专属,然而考古学证据显示,我们的远古祖先可能早在1万多年前就已接受牙科治疗了。  考古学家们在一颗距今1.4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上发现了一处由燧石工具切割后留下的痕迹。他们相信,这表明当时这位古人正试图将龋齿的一小块区域去除,以减轻牙痛的困扰。  “基本上来说,这块被感染的牙组织是被人用某种很小的尖锐石器工具小心地从牙齿内部抠除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史蒂
问:什么样的乳房最好看?  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和每个人的私人喜好有关。有人喜欢骨感的,有人喜欢丰满的。然而,在整形外科,美观的乳房有着一套美学测量指标。  问:乳沟是如何出现的?  答:乳沟都是挤出来的!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所以乳房并不是完美的半球形,而是接近水滴的形状。在不穿戴胸罩的情况下,自然浑圆的双乳会稍稍外扩,不会形成深深的乳沟。  问:哪种隆胸材料好?  答:目前,可用于隆胸的材料主要有
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并在事后声称,此举是对清政府在圆明园将英法被俘者虐待致死的报复。据笔者调查,学生对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的了解,仅止于“强盗行径”“掩盖罪行”“英法联军蛮横”“侵略者本性使然”等抽象结论,既对学界流传已久的英法联军“报复说”并不清楚,更谈不上对这一说法真伪的辨析。围绕英法被俘者是否在圆明园内受虐致死这一问题,笔者和学生
七年来,他是对瘫痪妻子不离不弃、鞍前马后于病榻前的“模范丈夫”!但长年卧床的妻子渐渐变得多疑、暴怒,身心俱疲的他最终还是出轨了。经历一番良知折磨后,他积极遣散小三,回归家庭!没想到,小三产子逼婚!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家。但血案最终还是发生了,是什么让好男人最后举起了屠刀——病榻上的重症爱妻,好丈夫的爱从未远离  2007年10月的一天傍晚,辽宁省本溪市歪头山镇一户居民家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卧病
语文课本在编选时,就已经注意到文本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就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的《六国论》一文为例,谈一谈文本教学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作用。  一、论点的提出  文章开篇提出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观点新颖深刻,有自己的思考,夺人眼球。  接着,作者将总论点分成两个分论点分析,将六国分成两类:一类是“赂秦者”,一类是“不赂者”。这样,对中心论点的分析就全面而辩证了。
武汉的陈化和邹茜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个性都很要强,婚后一度感到极度不适,甚至不惜离婚。  离婚前,他们决定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再出售,以便卖出更好的价钱。没想到,当房子装上了新的色彩,他们的婚姻也发生了改变。怎么会这么神奇?装修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新婚夫妻闹离婚,房子该怎么办?  2014年5月,在湖北省一家媒体组织的一次同城旅游中,24岁的邹茜结识了同是武汉人的陈化。两人一路上谈笑风生,彼此都有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给诗歌翻译下了一道封印:所谓诗,就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当我想到徐冰的作品时,脑中闪现出这个句子:艺术,就是复写之后失去的东西。一个月后,《南风窗》记者在上海访问了徐冰。  作为“中国乃至国际当代艺术史无法绕开的艺术家”,1955年出生的徐冰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及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文化圈和艺术界鼎鼎大名。他于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项“麦克·阿瑟天才奖”,作品曾在纽约现代
摘 要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立足校情,尊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激活其成长动力,播下励志成长的种子,能唤醒学生的成长愿望,挖掘自身潜力,实现生命成长,让学校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学校发展;本真德育;职业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校园文化到特色活动、特色学校,
编者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课题研究已历经三年,现暂告一段落。研究的第一年。课题组重点探究了儿童在活动区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以及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儿童,如何与儿童进行个别化互动(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本刊2010年第12期)。研究的第二年,课题组引入了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t博士的学习故事评价法,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进行观察、评价和回应(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