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违法定性之我见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商业贿赂遍及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其根治刻不容缓。商业贿赂违法的定性,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前提之一。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有利于增强反商业贿赂的决心;把握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和特征,有利于司法和行政机关对商业贿赂违法的认定,以便有效查处。
  关键词:商业贿赂;违法行为;认定
  
  商业贿赂是一种必须用法律及其制度来规制的经济违法行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三条第二款,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而采用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进行贿赂的行为。它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极易引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依法根治刻不容缓。根治商业贿赂,有必要把握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和认清商业贿赂的危害。
  
  一、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具有法定的构成要件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侵害的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以作为执法机关进行认定和处罚的依据。商业贿赂行为具备违法的构成要件。
  
  (一)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主体
  1、行贿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前段对于行贿人作出了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见商业贿赂的行为主体是经营者。据该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商业贿赂的行贿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进行贿赂的经营者,包括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另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3条规定:“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该条规定表明,经营者的职工执行职务的行为,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经营者的行为,应由经营者承担责任。
  2、受贿人。关于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反不正当竞争法》末作规定。据国家工商总局条法司对商业贿赂的解释,商业贿赂是经营者“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收买客户、客户的顾员或代理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包括交易的对方单位和个人以及与交易有关并影响交易的单位和个人。
  
  (二)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商业贿赂行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行贿、受贿和介绍贿赂的经营者或其他主体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受贿者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而为他人提供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行贿者则是为了争取本不应当或不可能,或不一定得到的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而给付财物等等。行为者的主观目的都是为了非法利益而故意所为,行贿、受贿周而复始都是出于自愿而进行的行为。
  
  (三)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客体
  商业贿赂行为的客体是指遭受商业贿赂行为侵犯的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具体关系,即是市场中的竞争交易。首先,商业贿赂侵害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秩序。商业贿赂使交易的天平向行贿者一方倾斜,它使在经营中坚持诚信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妨碍了质量、价格、技术、服务等效能竞争手段作用的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实现其本有的价值。其次,商业贿赂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破坏国家的廉政制度。当商业贿赂的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时,要受我国刑法第八章贪污受贿罪的管辖,该章保护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再次,商业贿赂严重破坏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在一个单位中接受商业贿赂者不再忠于本单位,而是出卖本单位利益暗中为行贿者谋利益,造成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严重困难,单位不相信员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四)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商业贿赂行为的客观方面包括贿赂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手段、情节、数额等。在诸多客观方面的要素中,贿赂行为处于核心地位,而贿赂行为必须通过采取特定的方式和手段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实践中,常常以采取了何种方式和手段作为是否实施了贿赂行为的标志。所以,商业贿赂的方式和手段也称为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二、商业贿赂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把握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个性特征,不仅有利于区别不同性质的贿赂行为,而且便于从其独有的特征探索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作为贿赂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贿赂相比,商业贿赂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行为主体特定化
  行贿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商业贿赂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商业目的明确化
  经营者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获取交易机会,从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或者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商业贿赂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出自故意,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客观上通过秘密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的行为,其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帐册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具有隐蔽性。
  
  (三)贿赂手段呈现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查处力度的加大,商業贿赂的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隐蔽。经营者通常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如经营者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现金或实物;为对方单位中的有关人员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甚至性贿赂等等。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也是商业贿赂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所谓账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账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账或者做假账等。由于商业贿赂行为具有违法性。该行为是在帐外暗中进行,帐外即不入正规的财务报表,暗中即在合同,发票中不明确表示,最后进入个人腰包或者单位小金库。它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财务、会计、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商业贿赂名目繁多,无账可查或账目虚假,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四)侵犯客体复杂化
  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即是对正常、公平的竞争秩序的破坏,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往往与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又严重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
  
  三、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商业贿赂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加以禁止,是因为商业贿赂对有严重的危害。
  
  (一)商业贿赂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中,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面对这样的“潜规则”,企业自身往往无力对抗,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机会和份额,一些企业无奈选择屈从,从而使得商业贿赂日益泛滥。这种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使诚信等公序良俗受到极大破坏。
  
  (二)商业贿赂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商业贿赂的出现,使商品和服务不能按照本身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进行交易,为假冒伪劣商品生产销售活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使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在医药行业,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至15%或者更高的比例给医务人员以回扣。所有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使得交易成本增加,消费者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大都是在账外暗中进行,产生的不正当利益进入交易对方单位的“小金库”或者个人腰包,导致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四)商业贿赂已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
  在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后,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商业活动相关单位人员(其中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已查处的高官腐败案件证明,腐败通常与商业贿赂相联系,商业贿赂是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已经成为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
  
  (五)商业贿赂损害国内投资环境,降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随着近来商业贿赂案件的曝光,国际舆论对我国商务环境的不利评论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和冲击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商业贿赂很有可能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的环境瓶颈。
  
  (六)商业贿赂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商业贿赂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诱发了社会的仇富、仇官心理,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破坏无法估量。一个盛行商业贿赂的社会,绝不是一个规范有序的社会。在商业贿赂下形成的“奸商文化”更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践踏。
  总之,商业贿赂是生长在经济社会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市场腐败盛行、经济增长乏力,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依法进行治理整顿,坚决刹住这股歪风。
  
  (作者简介:长沙市公路局城郊分局)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趋势,提出正确使用的办法和规避风险的措施,并与国外成功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贴息;贷款风险    自从高校实行收费制以来,经济贫困就成为高校学子求学的最大障碍之一。为了适应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需要,需要运用信用手段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和经济贫困学生就学问题,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作为一种资助学生学习的方
【摘要】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种,英语在世界性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的阅读教学则是重要的一环,在解决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上,分层教学模式适应了教学形势的发展,有助于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受到初中生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遇到了很多问题,而传统教学统一授课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已经全球文化之间的融合,世界各地的人都需要通过英语这一种普及最广的语言来作为世界语言。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你能否与世界交流。同时,英语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也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在高校开展的英语教育中我们涉及到的是应用人才和素质人才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而结合国情可以发现,我们在中高职英语的五年制教学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问题来得出现有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absence of creative thinking among my Chinese students majoring art design, my learning develops from single-loop learning to double-loop
以目标考核、审计项目竞岗为切入点,提高审计质量rn近两年,宁国市审计局先后制定完善了审计项目实施竞岗、审计项目评审考核、审计(调查)优秀项目考评等相关办法,初步形成了
【摘要】针对大一新生英语水平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我院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大学英语教学实施了分层教学,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效果显著;同时指出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班级管理,考试管理,教学成果评估,课堂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高职学生免试入学、中职生转段入学等一系列高职教育政策实施以来,高职学院英语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在传统的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了英文电影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讨论如何选择影片及如何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英文影片 英语视听说教学 应用  一、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高职学
【摘要】英语的文本重构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们更加客观直接地了解到英语文章内容的中心思想及内容,文本重构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文本重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们提供一种更加方便简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本重构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一、文本重构的含义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什么是“文本”?文本在英语中是“text”,有正文,课文等
“美好生活,要从美好教育开始。”“要严刹‘课上不讲课后培训讲’之风。”“公检法不仅要做‘临床医生’,也要成为‘保健医生’。”……今年的浙江省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审议发言踊跃,不少代表直抒胸臆、妙语连珠,提出了许多沾着清新“泥土味”的意见建议,成为会议的一道靓丽风景。  开好人代会,关键是要审议好报告、反映好民声、服务好决策。可以说,代表的审议发言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代会的质量。过去一个时期,人代会上代
期刊
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大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