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高危人群防治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防治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太原万柏林区400名艾滋病高危人群,采取发放宣传册、播放光盘、现场讲课等方式对其进行综合防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这400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安全性行为的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后400服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各项预防艾滋病安全行为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综合防治干预后可显著提高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变高危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遏制艾滋病等性病流行意义重大。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
  艾滋病是当今社会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性不仅局限于艾滋病病人本身,还可经高危人群传播至一般人群,形成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1]。据中国疾病防控中心报道,艾滋病在中国正逐步蔓延。目前,对于艾滋病尚缺乏有效的预防疫苗及特异治疗药物。故近年来,各地区性病防治机构采取开展性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方式来减少性病发病人数,遏制性病的传播流行[2-3]。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可有效遏制性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对山西太原万柏林区400名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行为防治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山西太原万柏林区400名名艾滋病高危人群作为调查对象,所有高危人群均为不同类型的休闲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年龄18~54岁,平均(27.7±5.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400名性服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调查员以不记名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或访谈形式調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安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知识,求医行为等。调查员在问卷填写前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若同意调查应提供真实情况,调查员承诺严格保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2 干预方法
  ①给调查对象发放艾滋病知识宣传册,宣传画,宣传资料,安全套正确使用宣传图片,健康教育光盘,安全套;②举办预防艾滋病专题培训,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安全套正确使用、预防措施等进行重点讲授;③提供心理及医学咨询,采取在定点性病门诊设规范咨询室以及开通健康心理热线等方式为调查对象提供心理及医学咨询。
  1.3 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录入使用Epi Data 3.0软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2.1 基本人口学资料
  400名性服务工作者主要集中在20~30岁女性,城镇、未婚居多,文化程度多为高中或中专。具体见表1。
  表1 400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后400名性服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具体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2.3 预防艾滋病行为
  干预后400名性服务工作者各项预防艾滋病行为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具体见表1。
  表2 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
  3.讨论
  目前,我国艾滋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经性途径传播呈快速上升势头。性服务工作者在艾滋病的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传播桥梁作用,携带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性服务工作者易将艾滋病经嫖客传至普通家庭,形成家庭内传播,导致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4-5]。可见针对性服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400名性服务工作者主要集中在20~30岁女性,城镇、未婚居多,文化程度多为高中或中专。这与城镇相对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休闲娱乐场所多,以及性服务工作者普遍不高的文化水平等有关。在对这400名性服务工作者的深入调查中发现,其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工作时间每年平均达到7~10个月,部分人员除去生理期基本每天都在进行此项工作。而这些性服务工作者中在从事商业性性服务时安全套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其中对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就更低。上述情况都加大了艾滋病患病及传播的隐患。
  本研究通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防治干预后发现,性服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安全性行为、求医行为形成率均得到显著提升。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及控制艾滋病传播[6]。本次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性服务工作者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有较强烈的渴望和需要,从不配合到积极主动索取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也证明了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对于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可明显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高危行为,对遏制艾滋病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防控效果仅是干预后1个月进行,仍有待长期随访,再如,调查及干预对象仅局限于性服务工作者,有待于向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拓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业,杨万水,范文燕,等.九江市浔阳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0):1228-1233.
  [2]魏常友,陈建.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20-6422,6426.
  [3]方俊,秦雪英,陈强,等.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性科学,2014,23(2):58-68.
  [4]桂定平,伍树明,吴作成,等.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32-2133.
  [5]文小青.女性性工作者的相关特征及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3):207-212.
  [6]陈基纯,梁绍伶,卢明飞,等.自愿咨询检测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感染的效果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2013,19(2):85-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针灸治疗,观察组实行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儿实行单纯针灸治疗,具体措施为:头针使用
期刊
摘要:临床上通常将胎儿分娩出后,产妇2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400毫升或24小时内产妇的失血量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身体健康。临床研究表明,加强产妇的产前、产中、产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创造母婴平安的良好结局。本文在充分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和分析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期刊
摘要:甲状腺疾病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常见在女性中发病。针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且甲状腺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手术中对出血的控制、甲状旁腺的保护、喉上神经损伤的避免等,是整个手术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新型的手术器械得到应用,例如超声刀。本文针对甲状腺手术理念的进展及新型手术器械的应用现状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甲
期刊
摘要: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急性盆腔炎若治疗不彻底,在患者体质较差情况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就会形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后果。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迁延反复等特征,严
期刊
摘要: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发生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份—2015年4月份接诊的20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患者年龄、GCS评分、是否进行去骨瓣减压术、SAH特征等创伤性SAH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本文研究的202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现脑积水,在对临床因素以及脑积水发生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时,得知脑积水发生与患者的年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阿维A治疗的对照组,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的治疗组,每组40人,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应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维生素B1、B12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单纯行维生素B1、B12治疗,每日2次。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安诺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类型,增加社区医生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提高社区内科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社区门诊的100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这100例腹痛患者的诊断、病因、症状和确诊办法。结果:87例患者为腹腔内器官疾病,13例患者为腹腔外器官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是导致腹痛的常见原因。结论:内科疾病大多病因
期刊
摘要:由于介入性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心内科的医护及技术人员在繁重的各项侵入性操作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调查发现:部队医院心内科医生、护士与技类人员在对病人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对患者病原携带情况认知率无显著差异,平均认知率仅为39.44%,对于不了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可行对策。  关键词:心内科工作人员 血源性疾病 风险防控  风险是指某工作场所或建设项目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可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联合阿米福汀和FOLFOX4治疗胃癌的可行性以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 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表数字法把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FOLFOX4化疗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阿米福汀和FOLFOX4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