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进展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急性盆腔炎若治疗不彻底,在患者体质较差情况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就会形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后果。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迁延反复等特征,严重威胁女性健康。B超检查可见双侧附件增厚、增宽,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见输卵管阻塞,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组织大量增生[1]。一般临床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等做出诊断,对于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以及症状明显的患者诊断容易,但对于自觉症状多而盆腔炎體征不明显的患者则要慎重[2]。临床治疗则主要从增加营养、锻炼身体、物理治疗、抗菌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入手。本文就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综合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1.慢性盆腔炎发病原因
  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都存在急性盆腔炎疾病史,并认为慢性盆腔炎与病原菌感染有关。国外研究报道都认为盆腔炎病原菌感染以淋菌、沙眼衣原体为主,国内研究报道认为盆腔炎病原菌感染以需氧菌、病原体、病毒为主[3]。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概括为几个方面:① 女性产后病原体乘虚入侵,引起盆腔炎;② 女性经期防护不足,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存在凝血块与扩张血窦,若不注意清洁卫生就会滋生病原菌;③ 宫内手术或检查时消毒不到位,引起感染;④ 性接触时病原菌入侵,引起感染。随着我国居民性意识逐渐开放以及性生活年轻化、频繁化,病原菌感染率明显增加;⑤ 长期阴道冲洗来清洁阴道也会引起盆腔炎,主要是阴道冲洗液影响阴道pH,导致正常菌群失衡而提高了病原菌定植率;⑥ 感染沙眼衣原体、淋菌后引发宫颈炎、阴道炎,病原菌上行引发输卵管炎等。有研究数据表明上生殖道感染者中66%患者合并细菌阴道炎[4]。
  女性生殖器内淋巴结及淋巴管非常丰富,一旦出现感染,病原体极可能经生殖道上行引起上生殖道感染。同时,盆腔静脉数量较动脉多、血管丰富,器官与周围形成静脉丛,相互吻合,这些淋巴管、淋巴结导致感染扩散、蔓延更加容易,临床治疗难度更大,这也是炎症复发的原因之一。
  2.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进展
  2.1 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要彻底、系统治疗,这是预防急性炎症病情迁延成慢性盆腔炎的重要措施,关键是合理应用抗生素,以种类少、毒性低、联合用药为原则。在新型抗生素不断应用于临床的情况,要提高细菌培养技术及药物敏感性实验技术[5]。争取彻底治愈急性炎症。在未知药物敏感性或无药物敏感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可选择兼顾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抗生素,并要求足量、疗程足够、起效快。
  2.2 去除致感染的不良因素 控制盆腔炎的致病因素是防止慢性盆腔炎的重要措施,盆腔炎还与分娩、妇科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综合治疗中要纳入孕期和产褥期注意卫生、分娩及妇科手术时无菌操作等重要内容[6]。另外,月经期要限制性生活、注意休息,在上环、人流等手术前要详细检查体格,确定是否贫血或存在脏器感染。国外有研究报道认为有妊娠史、分娩史、自然流产史、多个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不足18岁、有淋病史、经期性交、阴道冲洗等均为慢性盆腔炎高危因素。还有研究发现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慢性盆腔患病率是正常女性的5倍,而青春期性行为女性盆腔炎患病率达到12.50%。还有研究者发现宫内防止节育器的头2个月内盆腔炎发生率明显增加,并认为放置节育器时有必要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7]。
  2.3 药物治疗进展
  2.3.1 抗炎药物 对于全身性抗生素应用效果不满意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还可选择甲硝唑、红霉素、庆大霉素等直肠栓剂治疗,药物可经直肠黏膜吸收而作用于盆腔,局部药效更好,对全身副作用更小。
  2.3.2 透明质酸酶及α-糜蛋白酶 研究发现1500U透明质酸酶活5mgα-糜蛋白酶经肌肉注射给药(1次/2天,10次为1疗程)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良好,炎症及粘连吸收效果良好[8]。
  2.3.3 封闭治疗 经封闭手段阻断恶性刺激、改善组织营养,缓解盆腔疼痛。常用的有骶前封闭疗法以及阴道侧穹窿封闭疗法,骶前封闭疗法中可选择普鲁卡因(0.25%)40ml,2次/周,5次为1疗程。阴道侧穹窿封闭疗法中可选择在距子宫颈1cm位置刺入侧穹窿2cm深,缓慢注射10ml普鲁卡因(0.25%),每天1次,5次为1疗程。
  2.3.4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在慢性炎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有效缓解盆腔年龄、促进炎症吸收。中医将慢性盆腔炎划分为2种:① 淤热内阻型: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腹痛坠胀、白带量多、白带呈黄色粘稠、低热起伏、阴中灼热、舌质红、脉弦、苔薄腻。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附件与周围组织明显增厚、压痛、可扪及包块。临床治疗以扶正清热与活血化瘀为主。有研究发现方用败酱草30g、生黄芪30g、薏苡仁20g、土茯苓20g、制香附12g、当归12g、丹皮10g、炒赤芍10g、桃仁10g,水煎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慢性炎症疗效显著。② 寒湿内蕴型:主要症状为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腰骶酸痛、白带量多质稀、四肢发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附件压痛、组织增厚或扪及包块。临床治疗以温阳散寒和活血化瘀为主[9]。常用方药包括桂枝15g、丹皮15g、附子15g、苔乌药15g、制香附12g、薏苡仁20g、丹参15g、败酱草30g,经水煎服,连续服用1个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周期长,患者要耐心接受,治愈后还要接受1~2个疗程的巩固治疗来预防并发复发[10]。还有研究者选择中药保留灌肠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发现其临床效果优于中药口服治疗,中药汤剂选择:赤芍10g、当归10g、香附10g、桂枝10g、丹参15g、元胡10g、地丁30g、金银花15g、鳖甲15g、莪术12g、三棱12g、干草6g,水煎熬,取汁10ml,以30~40℃保留灌肠8h,连续治疗1个月[11]。   2.4 物理疗法
  2.4.1 激光治疗 国内外有关激光治疗盆腔炎的研究报道很多,且都认为疗效显著。激光治疗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等多重效果[12]。国外有研究报道氦氖激光联合抗生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有助于稳定细胞膜过氧化物氧化,保持抗氧化镁活性正常[13]。我国有研究以25mW氦氖激光照射盆腔炎性包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氦氖激光照射前患者排空膀胱,暴露腹部,激光束对准病灶垂直照射,20min/次,1次/天,1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显效率可达74%,总有效率可达93.7%[14]。
  2.4.2 超短波治疗及微波治疗 超短波治疗常用方法为下腹腰骶对置法或阴道内置入电极法,微热量,20min/次,1次/天,15次为1疗程。微波治疗选择高频率电磁波,机体组织吸收率更高,穿透率低,均匀产热,能准确限定治疗位置,方便操作。以圆形电极置于下腹部,以80~100W功率治疗20min/次,1次/天,10次为1疗程。
  2.4.3 中波直流电离子透入治疗 选择骶-阴道法或腹-阴道法,以0.6~1A中波电流、10~15mA直流电治疗30min/次。1次/2天,15次为1疗程,能有效疏解粘连的盆腔,疗效显著[15]。还有研究发现应用鱼腥草注射液物理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其清热、消肿止痛、抗菌效果[16]。
  2.4.4 其他物理疗法 ① 紫外线照射:选择2~4个生物剂量,1次/2天,10次为1疗程。② 石蜡疗法:以腰-腹法,在腹部放置蜡饼,30min/次;或阴道内放置蜡栓,1次/2天,10次为1疗程。③ 热水坐浴:以高锰酸钾稀释液或洁尔阴温水坐浴,20min/次,1次/天,10次为1疗程。
  2.5 手术治疗 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但若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尤其是已形成盆腔包块(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囊肿等)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17]。對于盆腔粘连性不孕者手术治疗可促进妊娠。目前,常用的手术术式包括:① 腹腔镜手术:微创、恢复快,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有利,经腹腔镜辅助进行粘连剥离术或输卵管再通术;② 开腹手术:对于粘连严重、手术操作复杂者可选择开腹手术,年龄超过40岁、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选择子宫切除术。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坠痛,对生活、工作、生育等都有影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综合治疗中还应包括心理调节,缓解患者的顾虑及担心,提高治愈信心。加之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病程易迁延不愈,慢性炎症消耗体力,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还要注意加强营养及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18]。临床对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以综合保守治疗为主,在局部应用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下,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必要的支持疗法来控制炎症的诱因,保证慢性炎症的彻底治愈。
  参考文献:
  [1] 刘仕兰,张代碧.80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研究]JI.中外健康文摘,2011,12(17):133.
  [2] 班慧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440.
  [3] 马 云,罗艳琴,宋路瑶,等.菝葜各化学部位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治疗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2):1267-1270.
  [4] 贾 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40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5):18.
  [5] 万 萍.康妇消炎检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斤漫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6):11-12.
  [6] 张露英,赵桂强,张 红,等.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149.
  [7] 梁 珍.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98.
  [8] 马丽平,穆 欣,刘玉玲.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保留时间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24) : 43-44.
  [9] 贾君容,张艳玲,张鉴栩.慢性盆腔炎的物理疗法在临床中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60-61
  [10] 冯书梅,孙维峰.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机理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6):499-501、504.
  [11] 王 琳.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6(29):141-143.
  [12] ZHAO Li,CHAN Kelvi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An Approach toEvaluate Treatment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or Integrative Medicine[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5,11(2):151-153.
  [13] Vijayalakshmi A,Ravichandiran V,Malarkodi V,et al.Screening of flavonoid"quercetin" from the rhizome of Smilax china Linn, for anti-psoriatic activity[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2(4): 269-275.
  [14] 杨晓梅.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稍哇注射液治斤漫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3):3455-3457.
  [15] 俄洛吉.药物结合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1,39(7):854-856.
  [16] 李云香.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41(13):362-363.
  [17] 崔 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中西医结合,2012,20(1):56.
  [18] 汪明德,刘 芳.盆宁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炎症的抑制作用及ICAM-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1):18-1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社区老年人就医行为现状,为完善及提高湘西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措施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湘西地区485名60岁以上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 就医时机:17.3%初感不适时就医、49.1%反复发作时就医、33.6%疼痛难忍时就医;就医最关心的问题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常见病时就诊医院首选乡镇卫生院,大病时首选县级医院;就医时机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就医频率、健康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局部浸润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局部浸潤组(42例,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组(40例,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免疫球蛋白浓度。结果:两组术中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浸润组患者麻醉前、后IgG、IgA、IgM浓度无显著变化(P>0
期刊
摘要:阐述了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识别、引起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有效、实用的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院前急救时患者多病情急、危、重,抢救时间紧迫,现场及转运条件极为有限,经常在家属和围观者的注视下进行救治工作,因此存在许多护理风险,极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加强对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采用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这对减少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类结肠癌Lovo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 μmol/L、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 的姜黄素对2014年8月——2014年12月由中南大学提供结肠癌细胞株Lovo进行24 h的处理,并且用Real-time PCR来检测姜黄素对人类结肠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作用效果,采用Weste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合肥市三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共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肝病类型、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部位等方面,回顾性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肝病患者中共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感染率最高的肝病类型为重型肝炎,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呼吸系统
期刊
摘要:观察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以及血糖的水平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的激素水平,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患者全部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伴有甲亢的61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的分析。结果: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空腹前后的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所有接受甲亢和糖尿病的兼顾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病情等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研
期刊
摘要:目的 : 研究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种不同模式在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入院前就进行过院前急救的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仅接受院内治疗的82例脑出血患者则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采取相同的院内治疗及护理措施,在出院时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近期预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作用。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针灸治疗,观察组实行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儿实行单纯针灸治疗,具体措施为:头针使用
期刊
摘要:临床上通常将胎儿分娩出后,产妇2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400毫升或24小时内产妇的失血量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身体健康。临床研究表明,加强产妇的产前、产中、产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创造母婴平安的良好结局。本文在充分检索有关文献资料和分析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期刊
摘要:甲状腺疾病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常见在女性中发病。针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且甲状腺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手术中对出血的控制、甲状旁腺的保护、喉上神经损伤的避免等,是整个手术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新型的手术器械得到应用,例如超声刀。本文针对甲状腺手术理念的进展及新型手术器械的应用现状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