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起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ww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了,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比较快,老师的教学效果才显著。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多项思维,以便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探索路标。
  一、多设置一些激活思维的悬念
  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都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有探究欲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我在教“圆的周长”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分别量出自己选择的圆形实物的直径和圆周的长度,在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说:“同学们,以前总是老师考大家,今天请你们来考下老师好吗?请你们报出自己所带圆形的直径长度,看老师能否说出这个圆形的周长长度。”一听说考老师,同学们都来了劲儿,争着要报自己圆形的直径长度,让我说周长长度。当然,我报的周长长度与他们量得的数据基本一致。这样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老师报出的周长长度与我所量得的相差无几呢?这里有什么秘密可探索吗?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为主动学习下面的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多设置一些动脑筋才能解决的疑问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关键因素,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谈谈,“你想知道些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分数的大小不变”“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明确学习目标,而且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积极参与的热情,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三、多创设一些形式不同的情境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媒介。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儿童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烈等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并且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基础。如“圆的面积”的教学,通常是把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在一次教学中,有位同学却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我抓住学生质疑的契机,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学生通过酝酿、争辩,不仅认同了这一说法,而且还提出可以转化为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多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
  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两个三角形。上课时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小组合作操作后得出两种结论,一种是无法拼,一种是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还可能说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我让第二种拼法的学生展示他们如何做的,学生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过程,最后得到统一的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顺利地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探索活动。
  五、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思考问题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发现问题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实质,只有问题弄明白了,思维活动才有一定方向。明确问题就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它需要把问题加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这样一道思考题:“用6根一样长的塑料小棒,做出4个等边三角形,使三角形每边都是由一根小棒围成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由于一般三角形是平面的,材料也是在平面上出现的,大多数学生都在平面上作种种尝试,仍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三角形有3条边,3个三角形就有12条边,而塑料小棒只有6根,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一引导,就促进了学生主动思维,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意识到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是公共的。学生就会从立方体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加强综合性的联系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讲求实效性,讲求趣味性,讲求形式多样性,讲求有一定的思维性和挑战性,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思维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在练习设计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式练习”等不同形式的题目来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以多种角度、多种途径解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训练学生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是多方面的。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显然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还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乐清市柳市镇四小)
其他文献
我国现阶段的儿童美术教育,经过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整体上仍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主导,在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都受困在固定的模式之中,使许多所谓的优秀作品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这种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把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儿童画教学当成了单一模式的技巧训练,把艺术教学变成了技术传授,不能充分发挥和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和价值意义,也就谈不上培养创新
针对传统爬山搜索算法受调焦评价函数局部极值的干扰而不能准确聚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制传递函数辅助正焦判断的自动调焦搜索算法.该算法对爬山法进行改进,在选择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基础上,同时考虑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综合判断搜索方向;采用改进的刃边法,在自动完成刃边区域选择的基础上,可精确计算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并给出了改进算法的原理和实现.为了衡量改进算法的性能,验证调焦系统成像效果,分别考虑搜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栅是单色仪的核心器件,光栅的像差校正能力对单色仪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研究了基于光线追迹点列图数值分析的遗传算法实现,建立了针对全息光栅成像质量的评价函数,并利
以氟化钾(KF)作为助熔剂,选用70-90℃/cm的固液界面温度梯度,通过改进的助熔剂-布里奇曼方法生长出了Dy3+离子掺杂的α-NaYF4单晶体.测试了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吸收光谱,激发光
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分光效果的可控液晶光栅.该液晶光栅由双层交错结构的驱动电极来控制液晶偏转,避免了单层控制电极之间的空白区,增加了控制面积,同时还实现了快速切换,补给
针对当前军、民用领域对新型包覆型功能材料的需求,以花粉作为内核,采用化学镀铜方法,制备了表面包覆铜膜的金属化花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微波测试
为了优化基于侧边抛磨光纤器件的性能,采用在线抛磨和测量的方法,实验研究了抛磨区长度和抛磨区剩余包层厚度对侧边抛磨光纤折射率传感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侧边抛磨光纤对材料折射率的传感特性依据灵敏度可以分为三个区域:1)折射率在1.300~1.450范围内,传感特性的灵敏度很低,但线性度很好;2)折射率在1.450~1.500范围内,具有灵敏的传感特性,但在这个范围内线性度较差;3)折射率液大于1.50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理念,论述贯彻“健康第一”理念的手段以及实施“健康第一”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健康第一;体育教学    一、新课标下“健康第一”理念    “健康第一”的理念是诸多教学理念中最具有体育本质特征、最能引导体育教学向学生健康方向发展,最能将学校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小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健康第一”的理念是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
为了实现对飞机尾涡的有效监测,解决机场飞行安全与跑道容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回波的飞机尾涡参量提取算法.从尾涡的物理模型出发研究飞机尾涡的涡旋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