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志为商务印书馆主编“农业小册”丛书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志(1886—1965)与商务印书馆关系深远。1922年王云五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聘秉志等中国科学社同人为馆外特约编辑,为其审阅教科书或其他科学读本等。此前中国教科书多为书局编辑所写,此有学科专家为之审定,可增强其学术性。1923年秉志即为杜就田编辑《现代初中教科书动物学》予以校订。1924年商务编辑《少年百科全书》,也请秉志等专家为之校对相关内容,俾免错误。1927年商务编辑出版《万有文库》,秉志承诺为之撰写多种,但未兑现,有些则转请门生撰写,如《动物学小史》即请刘咸著述。1932年商务编辑出版《大学丛书》,此为中国学术完成向现代学术转变之标志性著作,秉志为编委会成员,今不知有何具体贡献。
  1949年春,秉志兼任商务印书馆编审部部长。在秉志遗稿中,有一份为商务策划《实用农业丛书计划书》,抄录如下:
  每书以五万字为限,取材务求于实用,俾作高级职业学生及从事农业者之参考。丛书可分如下几组:
  一、作物:棉、麦、稻等,凡属于农作物之著作,皆入此一组。二、园艺:花卉、果树、蔬菜等。三、森林:树木学、木材学、造林学等。四、植物生理。五、土壤、肥料。六、农用化学。七、昆虫、植物病理:此二门之详目甚多,凡有关于农业或属虫害,或属菌害者,皆入此一组。八、育种学:近世农业学校皆有植物育种学系,生物统计亦属于此系,而动物育种则属于畜牧学系。今并植物育种与动物育种为一组,凡关于植物或动物之著作皆入此一组。九、畜产:马、牛、羊、飼料与饲养等,凡属家畜之著作,皆入此一组。附水产。十、蚕桑:详目甚繁,未便悉数,凡属蚕丝事业之著作,皆入一组。
  此文之价值,借之可悉秉志对农学内容之划分,初阅之不知《丛书》是否曾实施,毕竟1949年为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之年。2021年3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有一通秉志致徐寄庼之函拍卖,其内容为金善宝所著《马铃薯栽培法》出版事宜。云“兹有金善宝君所著《马铃薯栽培法》一稿,系弟约渠所(写?),祈许以一千字十个单位。请兄将此稿(交?)馆,作为农民小册之用。并求嘱当(事者?)将稿费核计若干,为金君早日寄去,无任感荷。”查金善宝所著《马铃薯栽培法》一书,系商务印书馆1950年11月出版,列入“农业小册”丛书。秉志函中所写“农民小册”系笔误,而“农业小册”正是所拟“实用农业丛书”。至此完成一件秉志手稿之小考。而徐寄庼为银行家,抗战后在上海任中国恳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常务理事,或者是其资助该丛书出版,则未知也。
  继查“农业小册”所收书目,大约有二三十种之多,主要还有张天才《养乳牛》、蒋涤旧《天然肥料》、李积新《机械农具》、陈封怀《乌桕·漆树》、徐明《桐油》、胡竟良吴中道《棉》、陈植《主要经济木材》、黄馥荪《树木害虫》、冯泽芳《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杨惟义《杀虫》、马广文《杂粮》、章士美《蚜虫》等,有些作者还著有多种,此不具录。出版时间在1950至1951两年间,稿源来自秉志之约,作者多系其门生。马广文之子马延龄,曾作文记述其父与秉志之交谊,所记之事在1950年前后。有云:
  有一次秉志老让马广文替他审阅某人写的《中国的水稻栽培》书稿,大约十多万字。马广文很认真地替他审阅,因患白内障看着看着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马广文就让子女丽华、丽丽和延龄轮流给他一段一段地念,然后他写下审阅的意见。两个月后全书稿审阅完毕,写下几页审阅意见。马广文做学问有主见,认为这本书水平不高,不宜出版,并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老师。秉志老相信学生做事是认真的,对马说:“我同意你的意见,不同意出版。我立即告知商务印书馆有关人员。”可见秉志先生是多么地信任他的学生。(《灌云文史资料》第十四辑,2007年)
  由此可知,秉志并非名誉主编,除约稿外,还担负审稿之责;但其一人无力完成,约请信任之学生帮助审稿;也并非所有稿件照收不退,从而保证丛书质量。
  “农业小册”丛书每种在五十页左右,而其作者其时已多系农学专家,能动笔写此小书,实是夫子秉志号召之有力;还有,其时中国经济非常之糟,知识分子生活窘迫,有稿酬收入机会不多,故也乐于写稿,不无小补。今日农史学者,或可将小册丛书写成论文,论述其成就。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最强有力的、科学的、能够解释和关照人类社会民族问题的思想体系.20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从历史的角
民国时期沪上富绅徐冠南、徐晓霞堂兄弟,原籍在桐乡乌镇。徐家祖上为乌镇首富,在当地颇有名气。缪荃孙先生曾为徐晓霞父亲徐焕谟作传,文中说:“先世善治生,富而好礼,有声浙西”。徐家共有三兄弟,老大徐焕藻(茗香),即徐冠南父亲;老三是徐焕谟(字绿沧,号叔雅),即徐晓霞父亲。徐家常年雇着一位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叫卢小鞠,他为徐家培育了十个秀才、三个举人。  徐冠南,1866年生,名徐棠,字公棣,号冠南。光绪二十
期刊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寄胡饼与杨万州》)  公元819年,白居易脱下江州司马的青衫,转任忠州刺史,忠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忠县。  在这座小城,年近半百的诗人白乐天吃了一口街头小吃,当然不是火锅,而是一种炉子里烤出来的面饼,上面撒着芝麻,这就是胡麻饼——唐朝人最爱吃的面食之一。白居易惊奇地发现,忠州胡麻饼的做法竟然与长安城辅兴坊的很像,都是讲究面脆油
期刊
我在湘西的一所乡村中学毕业,当时正处“文革”中,前途迷茫,就读些文学书籍,四处搜罗旧书。一位住在小镇上的朋友,是个在文学上小有成就者,在他那里我借了不少书,其中就有一本《不能走那条路》。当时不知李準何许人也,只觉得他写得很朴实。后来读《李双双小传》,虽然他所写的生活过时了,但把那个农村女性写得鲜活极了,心里暗暗佩服。想不到的是,四十多年后,我竟然成了《李準文学回忆录》的编选者。  细读李準的这些文
期刊
文有“文眼”  《红楼梦》里的人物语言,看似一句平常家常话,实不平常。看似没意思的废话,却别有意思。当然这还要有赖于读者以细心去发现;而作者也总以各种方式给以“暗示”助其发现。正是由于两者的默契与互动,《汉书》之所以可以下酒也。言及此者,是因想起黛玉初来贾府时,在贾母屋里王夫人和凤姐儿的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  “又见二舅母(王夫人)问她(王熙凤):‘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
期刊
1946年1月,白薇在致刘海尼的信中,感慨地说:“抗战以来,奔流了两年,埋没四川乡下六年。”刘海尼在《记白薇》中亦说:“抗战初期的两年间,白薇是在各处奔流着的,到重庆的她大部的时间都埋没在乡间。”具体说来,白薇是在1939年冬,从桂林出发,经贵州到达重庆。对于途中见闻,白薇作有《陆司机》和《钓丝岩上的石工歌》两诗,以记其事。  初到“战时的新都重庆”,白薇“带着滚滚的热血”,四处寻找工作。她找过史
期刊
笔顺教学是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汉字笔顺的教学给予了重视。比如,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一、二年级时,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方面,要求小学生能够按照笔顺规则,会写八百个汉字。此外,在三到九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也都提及要会写数量不等的汉字的教学要求;虽然不再提及汉字笔顺的问题,但是掌握相关汉字的笔顺,显然是“会写”汉字
期刊
《风定落花》一书的作者姚锡佩,六十年前在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我们是同班同学,她在班里年龄最小,是上海一所女子中学的文科高才生。大学毕业后,她长期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任研究室研究员,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她的业绩可谓硕果累累。除与人合作撰写四卷本《鲁迅年谱》、两册《鲁迅藏书研究》,她本人写了百多篇关于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论文,在颇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后受
期刊
2020年9月16日,程巢父先生在上海辞世时,我正在办公室准备新学期即将给研究生开设的“中美关系史”选修课,这是大半年的疫情之后,第一次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们交流。中美关系史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备课过程异常投入,连手机微信都无暇顾及,直到晚间回家准备吃饭时,才从朋友圈中看到了程先生往生的消息,当时一惊,临食废箸,慨叹世间又少了一位充满良知与温情的耿介学人。  余生也晚,未能亲见程先生,得闻
期刊
郁达夫、王映霞的婚恋和家庭纠葛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郁达夫在世时就是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旧事重提而热度递增,尤其是王映霞著文高调发声、汪静之愤而披露隐情之后,更加真假莫辨、扑朔迷离。郁达夫有一次湖南之行,也是二人爱恨恩怨的一环,其细节因为战乱和资料佚失,并不广为人所知。  大约1938年7月18日,郁达夫抵达常德,9月24日离湘入赣,在湘境内两月又七日,除了在汉寿县城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