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多元比较中度量速度,借直观感悟助模型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杨悦婷老师执教的新世纪北师大教材“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再次认识“度量”,聚焦“速度”,从“度量”的视角进行品鉴与解读,解惑两个“为什么”:“为什么核心词是速度,而不是路程与时间”“为什么要聚焦本质,直观感悟层层建构,而不要更多的模型变式操练”,进而提炼“度量速度”的策略——多元比较、直观感悟等。
  [关键词]度量速度;模型建构;比较;直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5-0020-04
  一、从“度量”的视角思考:为什么核心词是“速度”,而不是路程与时间?
  1.关于“度量”的再认识
  参加了新世纪小学数学“悦读”的主题活动——“度量”后,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才疏学浅”和“孤陋寡闻”。原来,我以为“拿尺子量长度”“拿量杯测容积”“数标准方格量面积”……这些表面操作行为就是度量。而经过密集式的学习,翻阅了一些资料,我重新理解了“悦读”活动中 “度量” 的含義与英文measurement的含义比较一致——指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等物体属性的统称,以及“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而且还可以大体分为数量度量(通过抽象得到其度量单位)和工具度量(借助工具得到其度量单位)。更令我惊讶的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归于“工具度量”的内容,竟然也可以从度量的视角来解读和建构这堂课。
  2.关于“速度”的再挖掘
  为了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课程标准和教材编者设立了一个大前提:默认小学阶段的路程模型中,研究的物体运动是直线运动,且初学时暂不考虑路程的方向,把路程作为一个标量而不是矢量(位移);把物体运动速度看作均匀的;把时间视为绝对的,不涉及观察者的角度等。在以上这些大前提下再从度量视角出发:“路程”的本质就是度量物体作直线运动轨迹的长度;“时间”的本质就是度量事件过程的长短和发生的顺序;“速度”的本质就是度量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关于教材的再解读
  九年前,我在一次成都市数学赛课中参与了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的打磨,贡献了一个“金点子”——借助归纳法(8千米/秒,8千米/分,8千米/时)抽取速度的描述性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隔数年,我发现自己当时对这一课的解读实在很浅薄,一味追求“比较两辆车谁跑得快”的方法多元化,简单粗暴地提炼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后,就借助习题推导出另外两个关于时间和路程的衍生公式,没能直接从“度量”视角来深度解读这一课。
  史宁中教授提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模型,其中一个就是“路程模型”,既然模型以“路程”来“冠名”,为什么各个版本的教材在编排路程模型的内容时几乎都围绕“速度”这个核心词来切入?再者,在这个“路程(距离)=速度×时间”的乘法模型中,就单纯的物理意义而言,变化的只有“时间”,为什么不抓这个“时间变量”来引入?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
  以新世纪北师大教材第79页“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例,教材首先是结合三个动物竞走的情境,提供颇有意义的三组数据,让学生猜谁走得最快。这里一开始就提问“谁走得最快?”,是紧扣“速度”的本质——“速度度量物体运动的快慢”来设计的,让学生利用多种策略比较快慢的同时初步感知速度的本质,体会竞走运动的快慢与时间和路程有关。
  在铺垫之后,紧接着抛出难点问题——竞走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谁走得快(松鼠和小兔比快慢)?通过求两只动物的“平均速度”来比较快慢,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结果来比较,契合前面提到的路程模型的假设大前提——物体作匀速运动,并得出求速度的公式。
  再通过速度的度量单位构成,以及渗透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更深刻地认识到,路程和时间是可以通过度量工具进行直接度量的;而速度则是间接度量,通过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体运动时相匹配的属性的一次度量之后,来度量运动时的快慢。或许正是因为“速度”这个物体运动属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关联性,且“时间”这个概念学说不停歇争论的矛盾性,对于“路程模型”的内容,编者均从“速度”切入(图略)。
  在查阅教师执教相关内容的教学实录过程中,我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杨悦婷老师的教学中品出其蕴含“度量”的芳香,下面节选其中二三精彩环节展开论述。
  二、从“度量”的视角品鉴与解读:为什么要聚焦本质,直观感悟层层建构,而不要更多的模型变式操练?
  在杨老师的课堂中,每个看似“简约”的设计背后都饱含精巧的思维布局。不论是从头到尾的逐层建构模型,还是关键之处的几何直观感悟,从“度量”的角度细细品鉴,她整堂课无时不在贴近“速度”的本质和理解路程模型中三者的关系。
  1.于微视频中触摸“速度”的激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杨老师均借助信息化手段制作和播放微视频,运用智慧HI-TEACH软件的反馈功能和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情,逐层建构路程模型。
  【片段1】将一段含有6个速度的微视频《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作为奖品奖励给全体学生。
  师(播放微视频,略):看了这段视频,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1:赛车开得很快。
  师:说得很好,用了一个字“快”。
  生2:变脸很快,14秒变了28张脸。
  师:也说到了一个“快”。请举例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生3:乌龟爬得非常慢,1分钟才爬1米。
  师:你们说到的快和慢,其实是什么?
  生(齐):速度。
  师(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速度。在生活当中,物体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
  解读——微视频:让“速度”亲民,让“度量”入心   在开课环节,一段含有6个速度的微视频《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速度”,速度很親民,同时也在捕捉学生发言的关键字“快”和“慢” 中顺势揭题: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度量。微视频中的6个速度不仅有快速度,有慢速度,而且每个速度均配了一句话,比如“1小时行驶300千米”“1分钟爬了1米”等,每句话介绍速度时,都出现了跟它相关联的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学生在观看了微视频后就能够初步感知到度量每一个“速度”,都涉及“千米、米”等这些“路程”相关量和“时、分、秒”等时间相关量。这里要特别提出,微视频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变脸速度”——“14秒变28张脸”,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直接属于理工学意义上的“速度”,可以看作从这个路程模型衍生的“工程问题”,度量的是工效,即工作速度。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数学学习更亲民,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2.于比较中逐层完善路程模型的建构
  【片段2】把教材的动物竞走比快慢的主题图,调整为三位老师(杨、彭、陈)比较速度,并请全体学生投票。首先,只出示表格中三位教师所用的时间,请学生比较后给速度快的投票。
  师:谁的速度快?①、②、③分别对应杨、彭、陈老师,④是“无”,请投票。(绝大多数学生选④)
  师:能说说为什么选择④吗?
  生1:因为它们只有分钟,没有多少米,所以我无法判断。
  生2:我听懂了生1的发言,上面给出的三位老师的数据只有时间,没有路程,所以并不知道他们走了多少米。
  师:学会倾听且能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很棒。有没有更简洁的说法?
  生3:我想说缺少了一个“成分”,那就是路程。
  师:如果需要知道“速度”,需要几个“成分”?
  生(齐):两个。路程和时间。
  师:速度与两个量都有关,它与我们之前说的质量的轻重、距离的长短不一样,要刻画速度的快慢,需要知道相应的路程和时间。
  师(出示三位老师相对应的路程信息):现在能判断了吗?
  (学生小组合作:6个组用除法计算;1个组用线段图,2个组用简要文字)
  师:用得最多的是三个除法算式,请第六组具体说一说。
  生4:路程就相当于我们原来学的总数(总量),时间就相当于份数,速度就表示每一份数。
  师:那速度就等于什么?
  生4:速度就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师:有补充吗?
  生5:也就是总数÷份数=每份数。
  (生4继续解释三个除法算式中每个数量所表示的意思)
  师:第六组发言中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生6:他们化新为旧了,把今天学习的路程变成了之前学的总数,把时间变成了份数,把速度变成了每一份数。
  师:非常好,善于倾听和评价。那速度到底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齐):路程÷时间=速度。
  师:这里的60、70、80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生7:分别代表他们一分钟走的路程。
  (第九组分享他们的比较策略:首先,发现彭老师和陈老师走的路程一样,彭老师用时比陈老师多,通过这两位老师的对比之后淘汰彭老师,就只剩下杨老师和陈老师;然后,通过杨老师走的路程和他所用的时间,计算出杨老师每分钟走70米,通过陈老师所走的路程和他的用时,算出陈老师每分钟走80米;最后,由对比得出陈老师的速度是最快的。)
  师:简而言之,路程相同就比时间。时间用得短,说明速度怎么样?再看看杨老师和彭老师所用的时间。
  (学生发现杨老师和彭老师用的时间相同;教师引出比较策略:时间相同比路程)
  师:好!在比较快慢时,除了利用这样一个关系式直接算速度,我们还可以根据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相同比路程来看快与慢。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说明了速度与路程、时间都有关。
  【片段3】在深度分享了学生对“速度”的几何直观理解之后,以比较两个10米来引出速度单位的学习。
  师:你认为谁的速度快?
  生1:我选③,因为它们两个数据都一样。
  生2:我选①,因为100÷10和30÷3中,100这个数据表示的路程要大一些。
  生3:我选④,因为我不知道甲和乙的单位是不是一样的。
  师(出示速度的“主人”):我现在告诉你,甲是博尔特的速度,乙是蜗牛的速度,根据常识,哪个速度快?第一个10米表示什么?第二个呢?
  生4:甲快。第一个10米表示每秒跑10米,第二个10米表示每小时爬10米。
  师:此10米非彼10米。刚刚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单位?
  生5:时间单位,所以刚刚应该选④。
  生6:假如说这个比赛是吃苹果,苹果都一样,那么博尔特每秒吃10个,蜗牛每小时吃10个;如果都吃5小时,博尔特5小时能吃3000多个,蜗牛才吃50个。
  师:你的想法特别好。速度的单位仅仅用米、千米这样的路程单位显然不足以表达。速度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7:它们都是一个标准的,比如1秒、1分、1时这样的单位时间。
  师:这个速度单位里面包含了什么单位?
  生(齐):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
  师:我们再次印证了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紧密关系,所以这个速度的单位是多么特殊啊!
  解读——多元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模型建构”
  为了建构“路程模型”,聚焦模型中的“速度”描述性概念的习得,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大量的、渐进式的、有梯度的“比较”,并总结出灵活实用的“比较策略”。特别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挖坑:主题教学探究时,一开始只呈现三位老师的时间信息,就要求学生比較他们的速度。少部分学生掉进了“坑里”,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明确,这样的比较缺少“成分”,至少需要两个“成分”,仅有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无法比较,不能度量出谁的速度快。
  在这里,杨老师的过渡语运用得十分巧妙,且紧扣主题:“速度与两个量都有关,它与我们之前说的质量的轻重、距离的长短不一样,要刻画速度的快慢,需要知道相应的路程和时间。”既密切关联以前学过的度量物体轻重的属性——质量,度量物体长短的属性——长度,又轻松过渡到当堂课速度的学习中——比较速度的两个“成分”。
  (2)渐进:杨老师先补充完三位老师分别与时间对应的路程信息,然后开放性设问“谁的速度快?”,并先请小组代表分享最常见的主流方法——用除法算式求速度再比较。 “路程就相当于我们原来学的总数(总量),时间就相当于份数,速度就表示每一份数。”这个发言的学生已经能够把之前学过的“总量=份数×每份量”这个模型套用在路程模型上,并且进行逆运用,而且说理清晰,实在难能可贵。学生在比较中能够“化新为旧”,化归思想的渗透不可小觑。
  (3)策略:在师生共同总结出 “速度=路程÷时间”这个模型,并用其比较速度的快慢时,第九组学生以表格中的数据为例,归纳梳理了两条比较策略:路程相同时比较相对应的时间;时间相同时比较相应的路程。杨老师再次渗透速度的本质属性:“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说明了速度与路程、时间都有关。”因为速度具有不可直接度量的属性。
  (4)悬念:为了引出速度单位,杨老师又以比较甲乙两个10米的速度入手,仍有一部分理智型的学生始终坚持无法比较。当甲乙两个速度的“主人”现身后,一位学生的补充令人拍案叫绝:“假如说这个比赛是吃苹果,苹果都一样,那么博尔特每秒吃10个,蜗牛每小时吃10个;如果都吃5小时,博尔特5小时能吃3000多个,蜗牛才吃50个。”尽管他的表述太“小看”博尔特了——错估成了3000多个,但是他对速度、速度单位的理解,甚至在速度单位间的换算上,有一种惊人的、深入浅出的数学直觉。在学生学习了速度单位、写速度单位、理解速度单位后,杨老师继续引导:“速度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再次印证了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紧密关系。
  整堂课的主体合作探究环节在比较中开始,也在比较中结束,尽管“消耗”了“大把时间”,但是时间花得值,路程模型在各种比较中逐渐抽取出来,并深入“人心”。
  3.于线段图中凸显几何直观的妙用
  【片段4】展示第二组的画线段图方法
  师(出示课件):第二组虽然画得不够完整,但是与杨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
  生1(在白板上勾画橙色线):把每个老师一分钟走的线段移上来作比较,这条线是彭老师的,另一条是陈老师的,中间这个是杨老师的。陈老师在最前面,说明速度最快;彭老师在最末尾,说明速度是最慢的;杨老师在中间,不快不慢。
  师:我从生1的发言当中感受到他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他没有写除法算式,而是直观地比较代表速度的线段。那么这样的一段就是什么?
  生(齐):一分钟走的路程。
  师:我们借图说话,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一分钟谁走得快与慢,而且再次说明了速度确实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
  师:求速度为什么一定要用除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想一想除法的意义。
  生2:除法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且每份都相等。
  师:以杨老师为例,把280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杨老师每一分钟走的路程……
  解读——几何直观:让参与速度“度量”的元素可视,打通“速度”的“任督二脉”
  在解决“三位老师谁的速度最快?”这个问题上,第二组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化抽象为形象直观。以三位老师的路程作为整体线段,按时间多少平均分为相应的份数,取各条线段中的一份代表各自的速度,再上移重叠比较,线段长的速度就快,反之则慢。这不仅解决了速度的比较问题,学生还在杨老师的追问下沟通了速度与“除法意义”的联系:“求速度为什么要用除法?”再次沟通 “总量÷份数=每份数”的模型与路程模型的关联,在头脑中刻下深深的印象:要度量速度,必须先打通路程与时间这两个任督二脉。
  纵观整堂课,没有琐碎的小问题群,只有画龙点睛处的深度追问;没有形而上的面面俱到的大包围,只有直指速度内核的概念及模型建构。这一切的基础,都得益于杨老师团队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理论储备和博大的育人观。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在报上看到这么一条新闻,说的是世界上有一条最孤独的鲸鱼,这条鲸鱼在1989年被发现,1992年,科学家们开始对它进行追踪录音。这么多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它始终独来独往,独自闷头在海里游来游去,“一个人跳舞,从清晨到日出”,从没有过任何同伴。  这让科学家们很好奇,后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它的频率是错的。鲸鱼们相互联系的频率是15至25赫兹,而它的频率是50赫兹。它发出的信号,同伴们永远接收不到。所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也要兼顾学习的趣意,既注重“疑”,又关注“趣”,相得益彰。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将“疑”“趣”相融,使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疑趣;观察;比较;操作;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061—02  “数学教学是数学(
我的同桌小烽很“怪”,为什么这样说他呢?且听我细细道来……目光“杀人”  每次上课,小烽都是“冰冷”的一张脸,目不斜视地看着黑板。每当我上课不好好听讲,和前桌的同学说话时,他总是狠狠地瞪着我,那目光好像能“杀人”。对人冷漠  每当大家课间谈笑风生时,他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我们因谈论一些班里有趣的事哈哈大笑时,他总觉得这很无聊,就会摆出一脸很烦的样子。这时,他会用双手捂住耳朵,旁若无人地看起课外
这几天天气很热,乡下老家的房子里,“嗡嗡嗡”的声音不时在我耳畔响起,搞得我心烦意乱。这些讨厌的蚊子整天没完没了地飞着,无论在哪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只蚊子正在你的臂膀上大快朵颐,有时连蚊香和驱蚊剂都拿它们没办法。  有一天,我进入卫生间洗手,因为是晚上,所以灯光显得特别明亮。这时,蚊子的“嗡嗡”声又传来了。我像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一般,立即跳了起来,一手拿苍蝇拍,一手拿驱蚊剂,准备将蚊子一网打尽。但
“我们是生长在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事件发生最密集的时期,不可能平静地生活,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近年来,朱正的《序与跋》、钟叔河的《记得青山那一边》、沈昌文的《八十溯往》相继集结出版,被称为中国出版界的“三老集”。他们均生于1931年。  朱正在出版界以编著大量鲁迅专著而闻名。数十年来,他独自完成了二十多部鲁迅研究专著,包括5次重写鲁迅传记。  如果从25岁出版第一本《鲁迅传略》算起,朱正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  2016年,联合国发布《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言:快速加紧防治艾滋病毒,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流行》,希望实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2020全球新发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皆低于50万。然而,2019年,全球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达170万,死亡人数达69万,也就是说,联合国的目标未能实现。  在中国,尽管艾滋病整体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来自
“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重要而又相对抽象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的教学顺序。这时候应该如何教学“倍”呢?新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沟通,由“几个几”转化为“几的几倍”,但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几乎从零开始,因此学生对它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可以采
刘克崮  今年5月,中央提出逐步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改革完善相关财税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为此,“十四五”国民收入分配与税费改革课题组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进行研判,发现在国民经济三部门中,居民、企业、政府无论是参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呈现出类似趋势,即住户部门(包括家庭及其
案例:  题目:有一个容积是6000立方厘米的纸箱,这个纸箱的长是5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厘米。把6盒长是9.5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9厘米的饼干筒装入这个纸箱里,能装下吗?  解法一:9.5×6×19=1083(立方厘米)  1083×6=6498(立方厘米)  6000立方厘米<6498立方厘米  答:这个纸箱不能装下这6盒饼干筒。  解法二:9.5×6×19=1083(立方厘米)  
[摘 要]数学美不仅体现在几何形态的美观上,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数学美。常规教学中,挖掘隐含的数学美,可以使寡淡的课堂充满鲜香的气息,进而启发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問题,这是一种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妙策。  [关键词]数学美;同课异构;梯形面积公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33-02  在学生心目中,好看即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