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掌故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酒何人作俑?若云仪狄或杜康,都是传说,并无确证。民初柴小梵《梵天庐丛录》里说得很有见地:“造酒原始,吾国所谓仪狄始造,为禹所绝者,不足信。盖上古之人,造兽皮为容器,盛兽乳于其中,荷于山羊驴马之肩,以游牧逐水草栖息。乃忽焉而兽皮器内酵母自然落下,逞其繁殖,又得日光之热,遂而发酵,天然生甘洌之味,成酒分。试尝其味,则甘香适口,遂相率饮之,此有酒之始也。”我以为,这是对造酒掌故较贴切的描述。
  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公元前22世纪以前的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存中有尊(樽)、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都是用来盛酒,饮酒的。可是,从开始造酒发展到有专用的酒器,那是要经过相当长的演进过程。故而我相信,造酒原始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这与柴君所说的造酒原始似卑实同耳。
  饮酒何来掌故?史籍未记,辞书无载,但又确有捧罂承醋、枕醑藉醪之辙踪,故而使世人循而成习俗。国人饮酒千年,对于酒之魅力、效用,饮酒之利害及情趣、逸兴等,已积识甚深。要找出饮酒掌故,需在樽俎佐觞的晕眩内界定和归纳出约定俗成的饮酒方式,并为这些饮酒方式匹配出典型或公认的事例。本文将饮酒掌故划分为“三酌六饮”,再各以“饮酒宗”以黍其列,欲似可达也。试述简稽如下。
  一、独酌。大凡为:消磨寂寞,激发灵感,抑或读经品史时的饮酒行为。曾为州祭酒,写过“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二十首之十四》)、“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拟挽歌辞三首》)的晋人陶渊明说过:“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渊明集》)道出了他厌恶官场弊陋而归隐田园的凄清心态,可推其一者。唐人李白,不甘于“摧眉折腰事权贵”,受奸宦高力士谗谤,长期颠沛流离,故邀月而酌,以释精神寄托。他写的《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落寞情怀。是为独酌绝唱,当推其二者。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里记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异,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刘邦)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这位“沧浪翁”读史以酒为伴,虽是斗饮,却能读得身心投入,情系其事其境,可谓独酌奇兀,堪推其三者。
  二、浅酌。指轻饮,有节制者的饮酒行为。通常是事遂所愿,心情舒畅,或有嘉馔供桌,或是天寒飞雪,室内温馨,便引起酒兴,与素心人或知友浅斟慢酌,娓娓而谈,适可而止。此类者众多,但因饮酒不凸显,难以见文专记。虽说浅酌之益多有人倡之,但倡者也未必言行一致。这方面言规行矩、动止不失者,当推清初学者顾炎武。首先,他对酒有深切的认识,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说:“水为地险,酒为人险……水懦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酒之祸烈于火,而其亲人甚于水。有以夫世尽天于酒而不觉也。”他还反对“夜饮”,斥“夜饮”不是正人君子应有的行为。这话虽不尽确,但长夜沉湎于酒,又有女性比肩杂坐,陪酒逗谑,醺醺然而不归,总是不算正经。然而,顾炎武虽是忌酒,但也喝酒,他的自规是“三釂既毕,既起还寓”,即是循守“一爵而色温如,二爵而言言斯,三爵则冲然以退”之礼。如此毕生而浅酌,说得到做得到,这就是思想家的不同凡响,可称浅酌之典范。
  三、雅酌。多是三五挚交好友,结伴游冶,聚酌于山椒水畔,一杯在握,吟诗诵文,情志超然;或坐卧花前月下,以酒引趣,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南朝宋国名士“羊何”,即羊璿之、何长瑜的合称,两人与谢灵运、苟雍常相携而作山泽之游,择优景处品酒观光,互倾肝胆,逸兴遄飞。时人慕之,赞为“四友”。后世人则称情投意合者为“羊何”。此例当为前者之标榜。清初剧作家、戏曲家李渔,写过《闲情偶寄》《李笠翁行乐秘术》,其饮馔部分谈论食、酒,多有真知灼见,是与袁枚齐名的美食家。他一生嗜蟹,自称“蟹奴”。每至秋蟹上市前,他就开始节省支出,攒钱购蟹,准备选择一名胜之地,邀几位文友在仲秋朗月之下,或在菊花丛中持蟹对饮。至酌间,还宣传他的食蟹之法,要“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并琢磨如何能弄到瑞方太守的窖藏美禄……如此风趣之为,当谓后者之率例。
  四、豪饮。多指性情中人得志如愿,于欢欣之下的饮酒行为。典型者为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以歌。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日:‘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免除税赋劳役)其民,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至邑西献(牛酒)。高祖复留止,张(设帐)饮三日……”两千多年前的太史公,将刘邦建汉还乡,与父老乡亲纵酒,且高唱《大风歌》翩翩起舞,又当众泣下的情形写得出神入化,当推豪饮之薮出。
  五、畅饮。多是逢庆遇节或朋友欢聚,同坐良俦,传杯唱斛,恣享宴饮乐趣的饮酒行为。刘禹锡《百花行》诗中“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的唐都长安,时逢昌盛之期而兴酒宴,为畅饮之地。被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称为“八仙”者,可谓“畅饮宗”。此“八仙”除了李白,还有李适之、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他们畅饮时不分身份地位,习于酒肆,也不计较入席座次,只管饮酒会文享乐。官居左丞相的李适之,白日照常理事,逢夕聚必到,他的畅饮,杜甫形容为“长鲸吸百川”。礼部侍郎贺知章,他的畅饮被杜甫戏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与李白畅饮,竞解下身上配的饰物金龟,要换李的斛中酒。后来李白念及此事,就写下了“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的诗句。“草圣”張旭,畅饮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逸势奇状,连绵回绕,清醒后自己看了也觉得写“神”了,世称“张颠”,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曼舞剑,称“三绝”。焦遂,据说口吃,可是畅饮之后,居然能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故被杜甫记为“高谈雄辩惊四筵”。   六、忧饮。指顾虑杂生、心情沉郁,或感到人生苦短,胸塞抑闷,借酒遁世、以酒浇忧愁者的饮酒行为。这方面,曹操可为代表。他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乎尽人皆知,表达出了忧饮的意绪,虽显消极,但为人解忧,故而能传世。但这只是曹操的一个侧面,他还曾青梅煮酒论英雄,与刘备对饮时,“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足显其意气如云、胸怀大志。曹操不仅是个“樽中酒不空”的人,他还懂酿酒,曾向汉献帝献过一套他家乡谯郡(今安徽亳州)的酿酒秘法,叫“九醖酒法”(初谓“九酝春酒法”,为刘伶之父刘进发明),汉献帝便“准卿所奏,颁行天下”。此法是近代霉菌深层培养法即连续投料的酿酒法之发端。当时,这套方法对酿酒技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为节约粮食支持统一战争而主张禁酒,向汉献帝“表奏酒禁”。从而引发了他“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和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酒何负于政哉”——两者的著名论战。这都越出忧饮范围,又当另议。
  七、痛饮。多指疾恶如仇、心生气怒,或意愿不遂、前景不开,借酒抒愤解悒者的饮酒行为。陆游堪称如此之锚。他痛饮并非出自贪杯恋盏,是感时忧国使然。北宋亡于金国,失掉半壁江山,激起他强烈的抗金意志。他极力主张收复中原,提出抗金大计,却为秦桧所忌,屡试不第。桧死后,始入仕,又遭到朝廷中“主和派”的攻讦和陷害,或被黜或被劾罢,并被诬为“恃酒颓放”。而他干脆就自号为“放翁”,以开怀痛饮抗拒之,借酒力激进诗句,抒发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对此,他的《送范舍人还朝》一诗里表达得最清楚:“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他的诗何以能今存竟有九千余首?一个重要原因,是后世人出于对他的诗的喜爱和珍重,报以情感回馈而产生的保护效应。其中,有甚多是陆游在执杯痛饮后发出的豪放之声。
  八、狂饮。即指嗜酒成性,见酒不辞,且酒量似海,执觥不竭,唯酒是耽,不可须臾离者而轻世肆志的饮酒行为。西晋的“建威刘参军”刘伶,堪称“狂饮宗”。《晋书》里记他常携壶酒乘双鹿车出游,遇有赏心悦目之风景,便停车恣饮;车中还载一仆人,备荷锸之具。刘伶早已对他嘱咐:“死便埋我。”其形骸如此。有一次,他馋酒甚渴,求酒于其妻,妻怨而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刘伶道:“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讹妻买酒肉供神而发誓戒酒。俟妻买至,刘伶跪祝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斛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就站起来,把祭神的酒全喝光了,“隗然复醉”。其妻拿他也没办法。然而,刘伶的狂饮自有苦衷。魏晋之世社稷离乱,道德沦丧,战争和死亡的阴影笼罩人心。刘伶抱匡济之才,却蒿目难言,他位不过参军,手无尺寸之柄,欲大声疾呼,痛哭流涕,又虑直言买祸,只好借酒麻醉自己,以浇胸中之块垒。他那篇著名的《酒德颂》中记:“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视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浮萍。”其实就是他狂饮后的自我写照。所以鲁迅说他:“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郭沫若也说:“世人皆大醉,乃为我酒徒。窃国者侯窃钩诛。礼教吃人猛如虎。我不姓刘不名伶,我乃宇宙一真主。”(《题刘伶醉酒图》)是把刘伶的狂饮说到点子上了。
  九、暴饮。指嗜酒胜命,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恨不得将天下“快活汤”独吞己肚的饮酒行为。这种“暴饮宗”多为昏君。史书上说:夏王桀用肉堆成山,用酒充满于池,与妹喜等在旁不分昼夜饮酒。他敲一通鼓,即有三千人至池边如牛饮水般喝酒,皆酩酊大醉,落入酒池中淹死。有臣谏曰:“君王如此嗜酒,离灭亡之日近矣。”桀却回曰:“此为妖言。天上有日,如我有百姓;天日不灭,我何能灭耶?”商王纣,效桀,建造酒池大得可以行船,池旁悬肉为林,使裸体男女从中追逐嬉戏,他便与妲己佐觞取乐,传七天七夜饮之不歇。春秋时齐国国君姜杵臼(景公),效纣,亦能七日七夜饮酒不止。十六国时前秦国君苻生,“耽湎于酒,无复昼夜”,当夺位者苻坚(苻生父苻健之侄)领兵攻入宫内,他还“尤昏寐未寤”,临被杀前还要“饮数斗”一…但亦有非帝君而暴饮者,三国时吴国太中大夫郑泉,史书上记他“愿得美酒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佳肴)置两头,反复汲饮之,惫即往而啖肴膳”;又记他有遗嘱:“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后化而成泥,幸见取为酒壶,用以装酒,实获我心。”
  上述“三酌六饮”,能梗概地涵括古人饮酒的基本状况。所例“饮酒宗”者,如果不说为我所仅见,那也要说可为主要的饮酒掌故之由。但也例犹未尽。如独酌,还有丢了江山,写过《独酌谣》的南朝陈末帝陈后主(叔宝);如狂饮,还有三国魏人纵酒佯狂避祸的阮籍等,亦够典型。
  谈论饮酒掌故,可从另一种角度窥视历史行进的踉跄形态,认识醉时的历史或许就是清晰的历史,从中能感悟到酒从来就不是单纯的饮品。中国自迎来文明曙光,就有了“若作呕酒醴,尔维曲蘖”的发轫。饮酒,大到能促进或破坏历史进程和文明推演,小到能勃兴或腐蚀人的心灵。而饮酒掌故,则是历史腾挪多变的摇晃侧影。
其他文献
在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之际,2004年12月18日至19 日,第三届两岸四地小学中国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在 澳门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会、澳门文化教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由一系列客观关系构筑的社会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不同位置上的各种力量为争夺制度高位或权力资本,不断地展开彼此间的博弈和争夺。[1]布迪厄的场
求解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中的热点问题.其类型多种多样,解法也丰富多彩.本文以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为例,介绍求解最值问题的若干常用策略,供参考.
石墨与铜的界面结合及石墨在基体中的分布方式是影响石墨-铜基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重要因素。本文用镀铜石墨粉制备石墨-铜复合材料,并测定了材料的抗弯强度,对断口进行扫描分析。
一、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意义1.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最基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1)面向全体学生。(2)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3)让学生生动活泼
谁是过去200年间,最有名的犹太人,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或者斯皮尔伯格?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谁是过去200年间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人,答案就只可能是——罗斯柴尔德,及其家
导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吃”越发在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安全与否,更是成为人人关心的重大课题。
对微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材料、烧结材料、气相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 Microwave plasma preparation of nanomaterials, sintering materials, vapor deposition
友情提示:春节是备受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吟咏节日习俗,留下无数诗篇。同学们读读下列古诗,领会诗意,别有情趣。你还可以再查找一些描写春节或者春天
0-1岁1随着一声啼哭,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这个红通通、皱巴巴、软绵绵的小东西就是我的宝贝———点点,他耷拉着脑袋,显得那样无助。但接下来的日子,点点的表现却让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