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艺术散文与诗歌的审美差异性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实践本体论为理论基础 ,可以把中国古代艺术散文与诗歌在审美形式上的区别归纳为三点 :在思维和创作方法上 ,艺术散文重在体物而赋形 ,诗歌偏于缘情而立象 ;在文本上 ,诗歌强调情调 ,散文强调智慧和趣味 ;两者之所以不同 ,是由诗歌与散文作为中国文人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决定的 ,也是由诗歌纵情和艺术散文任性的内在本质决定的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ontology, we can sum 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esthetic forms of ancient Chinese art essay and poetry into three points: in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writing, the artistic essay focuses on the body and shape, On the text, the poetry emphasizes the mood and the prose emphasizes the wisdom and the tas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t ways of existence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in poetry and prose as well as by the inner essence of poetic indulgence and artistic pride of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文化课,在中考中占了120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文选》选入王巾的《头陀寺碑文》的原因 ,学术界长期并无异说。自 (日本 )清水凯夫从刘孝绰主选《文选》的角度解释以后 ,有关此文的评价及入选《文选》的原因遂成问题 ,并
本文从宋、元、明三代著名的画家米友仁、高克恭、陈道复在米派山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等方面出发,结合作品,探讨米派山水的发展衍变的过程。
文章讨论了歌唱中的吐字、咬字与字音本身的结构的关系 ,并说明了字头、字腹、字尾在歌唱中的运用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culation, bite an
:传统林业理论以永续经营利用为基本原则 ,以法正林 (完全调整林 )为经营目标 ,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出现森林环境资源价值与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本文指出其缺
本文在充分论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弘扬主旋律、讲政治 ;加强信仰教育 ;加强社区和社团思想政治工作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本文论证了如何利用三种单谱表 (衍生为七种位置各不相同的七种单谱表 )将“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有机地融合起来的可行性 ,使得视谱变得更加简单和方便 This artic
官哥儿的设置是《金瓶梅》作者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个人物 ,也是一件艺术道具。其艺术作用 ,一是为小说的主要人物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场面 ,二是推动了小说
人们对素描的造型功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写实基本功。然而 ,如果我们不否认建筑、设计以及中国的意象美术、西方的抽象美术都属于造型艺术 ,那么造型的内涵除了再现 ,
作为 2 0世纪中国文坛的两大显学——红学、鲁学 ,衍生了诸多带有时代烙印的论著。本文以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红学家王朝闻《论凤姐》为文本个案 ,对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