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心结 重拾自信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与学生做“蒙眼跨障碍物”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启发和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宽容,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育游戏;教育反思
  一、个案描述
  一次,我又提早到课室,一边和学生交流,一边思考怎样把接下来的课上得更完美些。此时,一位班中比较高大的学生W满脸泪水站到我面前。我一看,学生的脖子上有三道明显的手指抓印,肯定又与别人闹事了。果然,他告诉我是被黎某抓的,他没有向黎某还手。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还手?”W同学说:“我不想打他。”我相信这位平时很敦厚的学生有这种气度。我肯定了他的行为,让他先回到座位。我则静观其变。
  上课铃响了,黎某兴冲冲地大声哭着进课室。我问他发生什么事?他说:“他们都欺负我……”他争辩完,坐回座位继续“委屈”地大声抽泣。同学们都扭过头来,看着坐在最后一排的黎某(他长得也挺高大)。课室里听到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和黎某气冲冲的抽泣声。
  二、原因分析
  对黎某的行为,我早已细心地观察和了解过,据说是因为出生时的原因,他在动作上、思维、语言上都有障碍,同学们平时都尽可能不去惹他。他“警惕性”很高,总是处处提防别人,只要觉得别人的言行对自己不利,他就认为别人要欺负他,他得先下手为强。他经常与班中的同学发生口角,班中也没有多少同学与他玩在一起。归根到底,该生存有心结,对谁都缺乏信任,缺乏安全感。因此只有帮他解开这一心结,他才会恢复信心。
  三、辅导过程
  辅导目标:
  1. 发动集体力量,帮助黎某融入大集体。
  2. 让黎某认识到问题所在,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具体做法:
  1. 表扬W同学对同学的宽容。
  2. 通过教育游戏,让黎某明白老师的用意。
  3. 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
  具体过程:
  看来到他没完没了的哭泣声,不整顿,我是无法上课的。我当着全班表扬了W同学的宽容行为——被打伤却没有还手。但同时,我也要黎某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说:“大家看到刚才发生的情形,你们的心情是没法平静的,看来,这堂课现在是不能上的了,不如我们玩个游戏吧。”学生一听,话题转了,刚才的注意又集中到我身上来。一位学生主动来玩游戏。我与学生玩了“蒙眼跨障碍物”这一有名的教育游戏。学生们抱腹笑个不停,这时,看看黎某,也被这搞笑的游戏吸引住了,停止了哭泣。游戏过后,我认认真真地问他们:“玩完这个游戏,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多名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提问了好几个觉悟最快的学生,他们在相互的启发中好像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黎某也一直听着别人的发言。
  当全班都冷静下来了,我因而引导他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许多误会,都是因为自己在心中为自己设置了障碍,而让自己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而引起的。看,刚才的实验,蒙上眼睛后,本来前面的障碍物已没有了,这位同学为什么还要抬起脚跨过去,而不是走过去?因为,在他的心里还存在之前的障碍物。在我们班上,没有任何一位同学一心要欺负别人,为什么我们总认为有人在欺负自己,这难道不是自己为自己设置障碍吗?”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同学们又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四、辅导的效果
  这个实验真的很有效。后来,黎某在“给老师的一封信”的作业上,写到这游戏对他的影响:“我非常感谢您耐心地教导我。……前段时间,我经常和同学打架,您又耐心地帮助我做一个游戏,教我不要打架并告诉我同学并没有欺负我,教我要团结同学,我知道我错了,我以后不再跟同学打架。我以后要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希望以后您继续教导我。”信虽然很简短,但我心里感到安慰,黎某从来没有写过此类的话。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他思想上的进步,表扬他给老师的信写得很真诚,还把他的这份作业贴在课室一角进行展示。之后,对他所取得的进步,我及时表扬他,其他同学们鼓励他、肯定他。在家长会上,我也与家长做了同样的实验,告诉家长们老师的用意,使黎某的家长也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误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黎某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一学年来情绪都比较稳定。他也信任老师,对学习充满信心,基本上没有与同学发生冲突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五、辅导反思
  我们常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数不胜数。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从黎某的行为,我有以下的反思:
  1. 黎某先天的原因已成现实,家长长期以来对他的特殊照顾也是人之常情。幸好,他的本质是好的,所以,在学校做好他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如果能与他的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黎某处处对别人排斥的表现,应该与他从小受家长的影响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在家长会上仍做这个游戏,讲了这件经典的事。我要暗示家长们,在为人处事上,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所造成一些误会,往往是因为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障碍,解开心中的结,就得主动与别人沟通了。这不也减少了我们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代沟了吗?
  2. 黎某犯毛病时,经常会情绪失控,不能冷静想一想,作为老师,就绝对要冷静,针对每次出现问题的所在,加以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内在的原因,让他自己能自醒自悟,在不断的自悟中修正自己的行为。同时,老师也要坚持不懈,用真诚去关心、爱护他容易受伤的心,让他感受到温暖。针对因一些所谓被别人欺负,他最不能忍受而又不能小事化无这一点,最需要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学生是容易接受的。让他明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气只会伤身心的道理,他还是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考虑的。
  3. 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比如他的字写得很认真,我在全班表扬;他对老师很有礼貌,我表扬他……让其他的同学都知道老师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他的心理就平衡多了。还可以安排他帮老师做点小事,为集体做点小事,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做得好,老师也及时地表扬他。让他感受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责任。
  要是当初没有体验,又怎会有感受?对学生也好,对家长也好,多一种体验,多一份理解,也多一份宽容。有些事情,听过了,忘了;看过的,记不上;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一定会记得。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抓准教育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手段,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会有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育者的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对学生培养语文语感,提升语文素养意义重大。现阶段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仍存在一些问题,将对问题一一剖析,阐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意义,并对如何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意义;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更加
摘要:  以“公众账号”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大一至大三431名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和关注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从知、情、行等维度出发,探讨分析账号发布的博文对大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社会价值观、生活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关注较多的“公众账号”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挑选标准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倾向于选
摘要: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生命的神圣,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生命教育要教给大学生什么。为此,笔者期望通过对3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有关生命、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调查,了解学生生命教育的情况,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的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为学生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新生; 生命观调查; 生命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
【摘 要】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英语教学需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学得和习得英语。小学英语的教学,更应利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实践运用微课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以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时机作为突破口,通过对比的方式,总结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有效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使用策略  一、研究背景  在英语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
【摘 要】信息化时代部分中学生社会价值观庸俗、扭曲的现象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他们健康成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中学德育课程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培养新世纪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构建体系稳步推进,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格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这既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也将产生良
【摘 要】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创设问题情景,指导有序读题,弄清所求问题,加强动手操作,利用教材资源”,有助于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诉求。可见,如何展开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了。  
【摘 要】小学校园作为培育建设祖国未来人才的第一个平台,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小学生群体作为祖国发展的预备军,其行为习惯,生活理念等都会对国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完成目前我国提出的低碳目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开展小学校园低碳生活观普及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校园;低碳;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科技越来
【摘 要】许多人都认为数学学习的成功秘诀在于提高思维能力。其实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要使小学数学阅读达到有效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具体实在,给学生一种震撼的感觉,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由此,教师应该使学生更自主地探究学习。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有效性  自主探究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会阅读教科书,就是通过阅读,在有关名词、概念、定理、规律、公式和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中获取信息,
【摘 要】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通过表格、课前测试等手段可以准确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可以依托学生现实起点创设情境,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带着任务探究,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演绎动态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起点;有效课堂;准确把握  一、有关学生学习起点的思考  (一)思考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 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时发生这样的事:新课的
【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数学科组研究的课题——空间与几何,探讨教师在研学后教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生生互教和生生互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關键词】引导;最近发展区;互学互教  每一次的课改浪潮都曾经让教师困惑、迷惘过,然而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教师又会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教师们坚信:无论遇到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