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多角度解读示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商隐的诗作《锦瑟》,因为诗句典雅,意境优美,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由于它创作的详细时间、创作的具体背景,史料缺乏准确记载,因而该诗的创作动机、写作目的后人无从知晓,再加上诗作表意含蓄、用典委婉、意境朦胧,后世读者对其写作意图、作品主旨感到扑朔迷离,难以确定,于是对这首诗的写作原由就有了多种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给初次阅读这首诗作的中学生造成了诸多困惑,同时也给讲授这首诗的教师带来了一定困难,让他们都有一种无所适从、莫名其妙的感觉。
   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这种现象,也许这种困惑就会释然,因为“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留下的缺憾,反而给读者带来了二次创作的更大空间,我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这首作品。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这首表意朦胧的作品,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对这首诗的几种不同解读尝试作点示范例说,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
   一、咏物说
   中国古代,本来就有一类单纯的咏物诗,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等。它们描景状物,刻画形象,从而咏物抒情,体物写志,表达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爱憎之情、褒贬之意。其实,李商隐也写过不少这样的咏物诗。如:《菊花》(“暗暗淡淡紫”)、《谑柳》(“已带黄金缕”)等等。我们也不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就是一把装饰精美的琴瑟。它质地优良,外表华丽,让人喜爱。作者目睹其形、耳闻其声,不觉情动于中,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锦瑟》就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
   锦瑟啊锦瑟,你是何缘故拥有五十根琴弦?
   你的那一根根琴弦一根根琴柱都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年华。
   你那快乐的曲调,使我像庄周梦蝶一样因为快乐而忘了自己,你那忧伤的旋律,使我像望帝啼鹃一样因为悲伤而痛苦欲绝。
   你那圆润的音符,使我想起了沧海明月之下鲛人泪水凝结的圆润的珍珠,你那温馨的琴音,使我想起了蓝田暖日之下烟雾笼罩之中的温润的美玉。
   看到你华美的外形、听到你美妙的声音,这种感受和心情哪能留到将来慢慢追思回忆?就在当时已经让我怅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二、自喻说
   李商隐,生于813年,卒于858年,据相关资料记载,《锦瑟》一诗大约创作于作者去世的前一年。这时诗人年近五十。也有资料说,《锦瑟》是李商隐晚年最后一篇作品,是李商隐的“封笔之作”,是《李义山全集》的压轴之作。不管以上的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诗人晚年时期的作品。诗人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年少成名,青年时期考中进士,深受时人赞誉和推崇。本来可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但后来不幸卷入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于是屡遭贬谪,仕途失意,坎坷一生,晚景凄凉。因此有人认为,诗人可能是晚年偶然听闻琴声或遇见锦瑟,于是闻曲有感或睹物伤怀,回顾自己一生经历,就像一把精美的琴瑟,但怀才不遇;又如一曲美妙的乐曲,但知音难觅。于是因寄所托,自伤自叹。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锦瑟》就是一首含蓄委婉的自伤诗。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它:
   锦瑟啊锦瑟,你为什么也无缘无故有五十根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让人想起我那逝去的近五十度美好年华。
   我的人生如梦啊,就像庄周梦蝶一样让人感到迷茫惆怅,我的人生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鹃一样使人感到痛苦悲伤。
   自己行高志洁啊,就像沧海之上的明月、鲛人泪水凝结而成的珍珠,自己怀才不遇啊,就像暖日之下的蓝山、烟雾缭绕笼罩之中的美玉。
   我的这种痛苦的感受和忧伤的心情哪能留到将来慢慢追思回忆?就在当下就已经让人怅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三、悼亡说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据资料记载,是当时帝党(李党)重要成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因为王茂元欣赏器重李商隐的才学,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王氏出嫁时16岁。婚后俩人夫妻感情很好。李商隐常年在外宦游,写了不少想念妻子的作品。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思归》(“固有楼堪倚”)等等。不幸的是王氏25岁时便去世了。李商隐非常伤心,并因此终身未娶。在以后的岁月里,李商隐常常写诗怀念她。如《悼亡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五十二兄与畏之员外见招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谢傅门庭旧末行”)等。因为古人把妻子去世叫“断弦”,王氏去世时二十五岁,而古瑟有五十根琴弦,所以有人认为《锦瑟》也是李商隐晚年怀念妻子的作品。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锦瑟》可以说是一首沉痛的悼亡诗。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
   锦瑟啊锦瑟,你为何却有这众多的五十根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让人想起那些与逝去的妻子在一起的短暂而美好的岁月。
   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多么快乐啊,就像庄周梦蝶一样让人感觉到美好快乐、是梦非真,我们永别后的岁月多么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鹃一样使人感受到伤心欲绝、度日如年。
   爱妻美好纯洁啊就像沧海之上的明月、鲛人泪水凝结的珍珠,爱妻温柔贤淑啊就像暖日之下的蓝山、轻烟薄雾笼罩的美玉。
   这种思念感受和心情哪能留到将来继续慢慢追思回忆?就在早年就在当下就已经让我怅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四、爱情说
   “佳人命薄,才子情多。”李商隐才华横溢,情感丰富。一些研究者认为,李商隐一生曾对多名异性产生过情感,也留下了一些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如对叫宋华阳的女道士,写过《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等多首情诗;对一个叫柳枝的姑娘,写过《柳枝五首》(“画屏绣步障”)(其五)等多首作品;对一个叫荷花的姑娘,也写过《荷花三首》(“都无色可并”)(其一)等一些情诗。至于他的许多《无题》诗,其中不少完全是表达爱情的产物。如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等。于是就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锦瑟》一诗是诗人写给他的恩师和朋友庶党(牛党)重要成员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婢女的爱情诗。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锦瑟》就是一首情深意切的愛情诗。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它:    锦瑟啊锦瑟,你为何要有多达五十根的让人心绪烦乱的琴弦?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让人想起那段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
   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多么快乐啊,就像庄周梦蝶一样让人感觉快乐得是梦非真,我们分别后相思的日子又多么让人苦痛啊,就像望帝啼鹃一样使人感到伤心欲绝。
   夜晚想你你就像沧海之上的明月、鲛人泪水凝结的珍珠美好纯洁但又可望而不可即,白天想你你却像暖日之下的蓝山、轻烟薄雾笼罩的美玉温柔可爱但又可思而不可触。
   这种美好的感受和煎熬的心情哪能留到将来慢慢追思回忆?就在当时就已经让人怅然若失、情不能自已!
   五、哲理说
   古代有一类诗歌,诗人常常借助一些事物或现象寄托某种道理或感悟,托物说理,寓教于事,即后人所说的哲理诗。这类诗歌很早就有,而宋以后尤盛。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等。李商隐也写过一些类似的诗歌,如《柳》(“曾逐东风拂舞筵”)、《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等。有人认为《锦瑟》就是一首这类托物寓意的哲理诗。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它: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说:物有定数啊不必苛求
   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人有定命啊只有随缘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说:人生有乐啊但切勿过痴迷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说:人生有悲啊又何必太执着
   沧海月明珠有泪,——是说:有些东西可望但不可即
   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说:有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有的东西或许可到永远
   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有的东西可能只在眼前
   还有政治说、应酬说等等,这里就不做具体分析了。
   一首《锦瑟》,因为朦胧,千古难解,但又一诗多解。但这也许就是这首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吧。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解读它,也可以设身处地的自由联想对它进行二次创作。正所谓“诗人已随锦瑟去,后世长留锦瑟诗。锦瑟一曲实难解,任凭后人说虚实”。
  
   罗佩,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級教师。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本身的实际,让课堂结构保持平衡,构建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的氛围,如果教师对课堂的把控程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主性。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重课堂生成性的构建,运用动态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真正实现教学“美”的语文。   一、强化深度预习,构建开放之美 
儒家传统经典作品《中庸》里提出:“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早出现了“思辨”一词,即通过审视,提出问题,经过慎重严密的思考,明晰辨理。近年来,余党绪先生进一步指出: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模式,即独立的单篇课文精读形式,已然不能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时代对于教学发展的新需要,因而,群文阅读的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单篇课文精读形式相比较,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阅读文本内容较为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大等显著的特点而备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成为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可以紧扣7——9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抓住古诗词阅读“群文链”,实现小初高古诗词阅读的有效衔接,达成“诵读——意读”到“悟读——品读”,再到“鉴赏——
语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到许多的知识,认识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生活情感等,因此语文阅读在生活以及初中
文学短评的搜写教学,其本质就是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信息读取能力、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文字表达与情感表述能力,均属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语文核心素
九年级下册的小说《孔乙己》和《变色龙》中分别描写到社会底层人物“短衣帮”和“围观市民”,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看客”。在人物形象探究时,个别学生质疑老师把他们的性格特征归纳为麻木、冷漠、自私,无聊,有学生勇敢地提出:“老师,我也当过看客,那是一种无奈的跟从,因为我觉得不跟从会被孤立,被排斥。”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表示也有过嘲笑弱者或者围观他人的经历。学生能迁移自身,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读出了小说的
分析了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问题和挑战,指出旧的监管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并从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效能、推进监督工作标准化等角度探讨新形势下强化建
以既有某网架结构的加固改造工程为例,为满足结构高度方面的使用要求,结合该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施工工期等因素,提出采用整体顶升法进行施工。根据网架顶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长期采用单篇阅读方式,很少采用整本书阅读方式。新课改以后,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出整本书阅读观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转变以往的阅读教学理念,站在整本书的全局角度组织安排阅读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有计划的连续阅读,让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改变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方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但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以来,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