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的背后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7年《诗选刊》推出“90后”诗作,“90后”进入了文坛和大众的视野,于是,媒体、网络、传统杂志都在纷纷关注“90后”文学创作。一时间,“90后”文学成了热词,传统杂志、文坛批评家、网络、媒体甚至一些“90后”自己,都在对“90后”的文学创作进行评论、言说。而“90后”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语义场中,面对各种声音,自己本身的创作也是多元的。这样复杂的境况,导致无论是“90后”的文学创作,还是对“90后”的文学批评,都是一派表面热闹的“繁华景象”。而这种众声喧哗背后,透视出的却是焦虑丛生的内心景象。
  一、成名的焦虑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是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个容易焦虑的时代。在能人辈出、英雄豪杰林立的文坛,一些从事文学创作,初出茅庐的“90后”,必然会有成名的焦虑。这种焦虑,促使他们去借助网络、传统杂志造势,甚至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文化事件,以此来吸引关注。其实,这样的成名焦虑,在进入文坛的每一代新人取得成就、被文坛所认可之前,都会普遍存在。只是在只有传统媒体、纸质杂志的社会,文坛推举新人的手段、方式会单一些,即更多是依托于文坛有地位、有分量、有话语权的前辈推举,并以传统杂志为主要阵地,借助专业评论家的解读和系统专业的阐释,引起文坛和大众关注。而“90后”文学创作的出场,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那时国内网络已经兴起并开始普及,文坛阵营也由主流文学、大众文学、精英文学三者并存,三分天下。而传统的精英文学,甚至传统的纸质杂志,不再是大众关注的唯一焦点,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和大众文化的围攻下慢慢降低。而主流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壁垒相对更高,“90后”文学创作要想扩大初出茅庐的影响,最快捷的选择就是零门槛—相对更自由的网络;而网络更能引起大众关注,更能制造社会事件的这一天然特性,也更能满足“90后”文学创作初出茅庐,想要制造更大声势的预期。
  二、文坛的焦虑
  2008年,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经认为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这种偏激的言论,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这背后其实是当代文学作品期待获得国际社会更高认可的焦虑。也许中国当代文坛的逻辑是,如果需要证明中国当代文学不是垃圾,只能通过公认的文学奖项来证明。而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文学领域中最有权威性的,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也就是国际社会的一种认可。于是,文坛将这种期待佳作、不断冲击各种奖项,从而不断获得各种肯定的焦虑,不仅投放到“60后”“70后”“80后”作家作品上,更延续到“90后”的文学新人新作上。所以对“90后”文学创作的关注和批评,也似乎没有停止过。尤其在当今,文学不再是大家唯一的焦点,文坛甚至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寻找热点来保持持续性的关注,而“90后”正需要初出茅庐的契机,两者正好不谋而合。所以文坛对“90后”文学创作引发的关注和批评,造成众声喧哗的景象,也是由于文坛的焦虑造成的。
  三、批评的焦虑
  在當代文学生态圈,评论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个评论家都肩负着阐释作品、解读现象、挖掘新人新作、推动文坛发展的职责。而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的普及、消费社会的形成,文学影响力下降,过去精英文学和主流文学的天下被精英文学、主流文学、大众文学,甚至还有网络文学共同占据。这样的分野,不仅仅是因为文学的内容、创作模式、评审方式和标准的不同,甚至其相应的阅读方式、阅读人群也会产生分野。而网络,成了大众,甚至是“80后”“90后”与文学亲密接触的主要阵地。网络文学,也成了大众甚至是“80后”“90后”生产和消费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这无疑会让文学批评的范围扩大,批评对象错综复杂,批评形式多元化。甚至有些网络写作、网络文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文学本身的意义,它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批评家要面对这些来自“90后”创作的更加多元的网络文学作品和因之产生的更加复杂的网络文学现象。因为自身的文学经验、人生阅历、表述方式和作品载体的千差万别,对这些“90后”的所有文学作品甚至是引发的文学文化现象的解读,都有着各自为营、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阐释的情况产生。并且有些批评片面追求速度,占领至高地,这其实也是批评的焦虑。而“90后”文学创作和批评并不像“80后”“70后”“60后”“50后”那么稳定成型、成就斐然,更多的是一种有待开掘、有待探讨的初级状态,其门槛更低,容纳话语的范围更大,这样客观上将“90后”的创作与批评演变成一场众声喧哗的盛况。
  四、网络媒体的焦虑
  网络媒体依靠的是热点、焦点来吸引受众,扩大受众范围,引导大家点击阅读,从而拉动广告商的投资,获得巨额利润。这种运作模式,决定了网络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热点事件甚至是社会文化现象的时候,力图寻求广大网民更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制造更多噱头,吸引更多关注。而“90后”这一代人,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快速兴起时期,待他们成长到记事年龄,互联网已经在国内快速普及,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之他们对网络和电子产品天生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悟性,借助他们对网络天然的热情,自然与网络更亲近,网络也似乎更偏爱他们。在新媒体普及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90后”表达个人情绪与见解、发表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甚至成为他们接触文学的重要渠道。这样的境况,必然也会让网络媒体去集中报道和展现“90后”的方方面面。而“90后”文学,本来就是一个黏合度很高的话题,它可以让文坛、“90后”自己、评论界以及网络媒体都有话可说。而且依靠网络媒体也能打破专业知识的壁垒,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这样也就达到了网络媒体的目的,即吸引更多受众,才能吸引更多广告商投资,网络平台才能拥有更多收入,同时也缓解了网络媒体追逐热点的焦虑。这不可不谓是缓解了寻求热点和追逐利润的双重焦虑。
  以上种种焦虑,和对“90后”文学创作、批评而形成的众声喧哗场景,这两者之间其实成为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正因为种种焦虑,促使各自为营、抓住热点、抢占先机、不断解读,形成一波波后续焦点,自然导致了众声喧哗的场景。而众声喧哗的场景,也折射出背后各方的焦虑,这些焦虑就像混杂的多声部交响乐,彼此各自为声,互相交叠。这样的状况,其实对“90后”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初期,这种众声喧哗的场景,有助于扩大“90后”文学创作的声势,吸引各方的关注。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话题的转换速度非常快,更何况文学已经不再有过去的热度和影响力,也更何况网络、大众都不会对一个不具备持续性新鲜话题元素的对象会持续关注,所以“90后”的文学创作看似众声喧哗的场景背后,却慢慢只是掏空了初期新鲜和兴奋的泡沫,剩下的只是一种惯性使然。
  这样的状况,对于文坛的文学创作来讲,会遮蔽甚至是失去一部分原本打算真正潜心安静创作、追求质量的“90后”文学创作者。对于文学批评而言,会导致对“90后”的文学批评产生隔膜,始终飘在表面,无法深入。甚至有些批评总是要引申到泛文化的批评范式,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大而空,分散了对于“90后”文学作品的专业评论和发掘。
  由此,笔者认为,要让“90后”文学创作更繁盛,或者说更有质量地众声喧哗,首先应该让“90后”文学创作和批评沉静下来,做到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是为了名利而创作,也不是为了抢占某种先机而批评。其次,对于社会热点和网络造势乃至社会文化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提倡打破纯文学批评的界限,但是也往往容易将文学批评太过泛化,最终也会引起使“90后”文学创作和批评被淹没在网络和热点之中的风险。这样导致对“90后”文学创作的专业关注和指导不够,形成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对其进行专业挖掘的力度也会减弱,最终也不利于“90后”文学创作朝着更高的质量迈进。所以众声喧哗的场景,需要更专业、更理智、更客观的态度,才能有持续性、有内涵。也唯有如此,才能引领“90后”的文学创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在山中,鸟声响起  我将隐去鸟声  板栗树光枝林立,带刺的锐壳  落满山腹  我将隐去  山腹全部的刺痛  独坐山谷,身后是断崖  我将隐去  一条瀑布怎样决绝地投身  一株野草  从采药人的背上  如何爬上悬崖,喊住  悬崖边深藏黑暗的人  當然,从进山就划破  我手臂的一丛丛荆棘  它们对一个陌生人的敌意  我将隐去  它们在熟悉的血液里  认出陌生的我  那因爱而恨的情  有多深,我都将一一
期刊
最老的人都躺在蒼山,最好的  棺木都长在苍山,最高的碑  都立在苍山  苍山和村子一样老  上苍山的人都要自己去看一遍风水  就像奶奶那年,她扶着苍山一直找  最后找到朝阳,坡下有池塘  池塘边有一片梨树林的地方  然后坐下来。苍山仿佛巨大的怀抱  奶奶瘦小的身体一点点沉入  山下的村子  也跟着一点点抖动……  父亲背着奶奶缓缓下山  —多少年,我跟着父亲上苍山  下苍山。只有我知道,一个孤儿 
期刊
泉水滴答一声  一块巨石便在坐化中醒来  泉水再滴答一聲  一片峭壁便在坐化中松动筋骨  泉水再滴答一声  整座山便是鼓琴的高手  —琴声悠扬,杜鹃花开  —琴声悠扬,上坟的人止住哭声  —琴声悠扬,躺在山里  沉睡的亲人依然不会醒来  美好时辰,他们不愿  惊扰悠扬的琴声
期刊
众人祭拜前  这里静寂而空阔  木柱石砥的狮子长满铜绿  眼神如祖母。凌厉  蒙上了时间的包浆  断垣少了锐痛。天井上的  四方天空,依然存在空间的疑问  只要萤火虫  飞得够高,它们就有  成为星星的永恒  壁畫上的麒麟  脚踏祥云,我身躯单薄  我的先人,用牌位堆砌的高度  也有着星星的高度  风声在灯笼上萦绕,蜡烛霍霍  我做了从前不曾做的事  我知道有些眼神  会凝视我缓慢、无声地鞠躬  
期刊
尘与雪  —读《宝莲这盏灯》  初读丁伯刚的小说集《天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才知晓江西原来有功力这么深的作家。  中篇小说《宝莲这盏灯》,尤为令人震撼。这篇小说的题目很奇怪,“宝莲这盏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取名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宝莲灯》,但无疑它们之间并无关联。  小说开篇写光明参加高考后,不敢见人,天天窝在房间里不出来,以至于夏天晒谷子的时候,因为睡着了,大雨把晒场上的稻谷都
期刊
导语:“丧文化”指的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以毒鸡汤、表情包、丧剧等符号为传播载体,流行于都市青年人之间的带有颓废、悲伤、消极色彩的亚文化。2016年,“葛优躺”表情包突然走红,青年群体纷纷转发并效仿,表达自己也“差不多是个废人”的精神状态。“丧文化”迅速成了一股潮流:动漫形象悲伤蛙、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长了腿的咸鱼被称为丧界“四大天王”,“人间不值得”“我太南了”等网络用语得到疯狂传播,不仅涌现
期刊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9 月出版的18 卷本《蔡元培全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3 月出版的4卷本《蔡元培年谱长编》为研究蔡元培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自1998 年以来,蔡元培的佚信、佚序等陸续被发现。笔者在《关东学刊》2016 年第6 期写有《蔡元培佚简两通》,钩沉了蔡元培给何思源、《华年》记者的书信各一通。近日笔者注意到蔡元培撰写的两则校刊发刊词《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和《国立音乐
期刊
导语:对当代文坛来说,代际更迭可能是其永葆活力或动力的重要表征。随着“80后”写作的渐趋成熟且被广泛认可,“90后”写作开始浮出地表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的新变和种种可能,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困扰青年写作者的普遍命题—即自我经验的局限问题。可能对“90后”来说,经验的局限仍旧是束缚其创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从这种束缚中挣脱出来,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基于这一理解,我们组
期刊
婴儿期的电影以猎奇和娱乐为主,但人类很快发现了它的新功能,在社会整合、动员和教育方面,纪实影片似乎具有天然优势。1920年代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把电影—尤其是纪录片当作宣传和教育的工具。列宁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1]维尔托夫1922—1925年制作了23集《电影真理报》。中国的商务印书馆影戏活动部1920年代制作了大量以社会教育为目的的纪实片;德国乌发电影公司1925年前后创造了“文化
期刊
在如何进行中国梦的国际话语建构的讨论中,纪录片提供了一条以真实的影像为切入点的建构路径。从体现新媒体微叙事的《中国梦365个故事》到当下国家级媒体推出的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进程的重量级大片,中国梦的主题无不贯穿其中。在纪录片创作实践领域进行中国梦话语建构的同时,其成功经验也急需从学理上加以总结。为此,本文拟选择《中国梵高》《天山脚下》《厉害了,我的国》为典型案例,以多模态理论为依据,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