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蔡元培撰写的两则校刊发刊词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dew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9 月出版的18 卷本《蔡元培全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3 月出版的4卷本《蔡元培年谱长编》为研究蔡元培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自1998 年以来,蔡元培的佚信、佚序等陸续被发现。笔者在《关东学刊》2016 年第6 期写有《蔡元培佚简两通》,钩沉了蔡元培给何思源、《华年》记者的书信各一通。近日笔者注意到蔡元培撰写的两则校刊发刊词《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和《国立音乐院院刊发刊词》(后者已收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汪毓和、胡天虹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901~1949》),不见于《蔡元培全集》和《蔡元培年谱长编》,现结合相关史料,略作钩沉。
  一
  1923年1月出版的《华北大学旬刊》创刊号,刊有《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署名蔡元培,先照录如下:
  现今我国中等以上学校殆无不有校刊。其为研究学术发表思想者,大抵为年刊或季刊或月刊,以学理奥赜,非历时稍久,不能有新著作也。其为揭载本校布告、记录、本校事实者,大抵用日刊,以其亟于公布也。在人数较少、事务较简之校,则往往合上述之两作用而为周刊、旬刊或不定期刊。我华北大学建设以来,已历半年,内之图教职员间学生间交换意见,外之图学生家属、其他学校及其他社会,能了解本校真相,有一种机关报之必要,先取其简而易行者试之,乃有旬刊。他日同志益增,材料益富。则将择其关乎学术思想之作而汇为月刊;校闻渐繁则亦将别其记录之一部而扩为日刊,随吾校之发展而校刊亦以进步;以兹刊为矢焉。
  大学校刊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刊,有的还不止一种。据北大校史馆的郭建荣统计,单是1949年以前,就有《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潮》等94种老北大刊物。蔡元培一直非常重视校刊,1918年11月10日写有《〈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在他看来,包括《北京大学月刊》在内的校刊具有三大功能,“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三曰释校外学者之怀疑”[1]。蔡元培在《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中,对大学校刊的类型(周刊、日刊、旬刊、月刊、季刊、年刊或不定期刊)及各自的功能及特色作了简要梳理,并对华北大学的校刊作了远景规划。本期还刊有《华北大学大事记》,1922年8月21日,华北大学校董会成立,同日开校董理事联席会议,蔡元培、许寿裳等18位校董到场,12位理事到场,“当场选举校长,蔡元培当选”[2]。
  1922年9月28日上午10时,华北大学举行开校式。校长蔡元培致开校辞与答谢辞。1922年11月出版的《新教育》第5卷第4期刊有蔡元培的《华北大学开校词》,其中提及,“本校现在经费很少,只要认真办去,将来很可以扩张,满诸君求学之目的也”,“学生对于学风有切肤关系,故要特别注意”,“现在我们这个华北大学是新的,他校之弊我除之,他校之长我采之,尽可创造新规范也”。他还特别强调“大学中体育亦须注重,因为没有强健的身体、振作的精神,决不能有伟大的作为。如牛津、剑桥等大学体育部,设备极完备。诸君如注意运动,本校将来必当筹画为各种运动上之设备也”[3]。1923年10月,蔡元培与许寿裳、范文澜等联名撰发《华北大学募集基金启》:“我华北大学创始于往岁六月……虽规模粗具,而资力绵薄,有不能不作将伯之呼者……所望儒林丈人,实业大家,斥千金之产,垂百世之名,岂惟元培等馨香祷祝以求,抑数百千青年实翘首望之。”[4]据王学珍主编的《北京高等教育史》可知,华北大学在教育部1927年举行的北京各私立大学甄别试验中名列第一。蔡元培担任华北大学校长的时间是1922—1927年。另外,华北大学1923年设立附中(今北京六中),校长仍为蔡元培。
  二
  《音乐院院刊》,蔡元培不但题写了刊名,还撰写了《国立音乐院院刊发刊词》,照录如下:
  吾国自虞至周,均以音乐为教育之主要科。自汉以后,渐渐分化矣,而西域及印度之乐器及乐曲,次第输入,为音乐进化之一阶段。至于今日,欧洲之乐器及乐曲,又次第输入,不特在教育上又恢复其主要之地位,而且理论之丰富,曲调之繁变,既非西域印度所可拟,抑亦非吾国古人之所能预知也。音乐院同人既日日研究此种丰富繁变之理论与曲调,而藉以发达其创造之能力,又不肯私为枕中鸿宝,而以刊物发表之,其术固新,而于古人重视音乐之意,则正相契合也。
   十七年五月十三日蔡元培题词
  1928年11月27日下午2点,国立音乐院在上海陶尔麦斯路56号举行开院礼。吴伯超在1928年2月国乐改进社编的《音乐杂志》第1卷第2期写有《国立音乐院成立记》,记录了院长蔡元培在开院礼的致训词,照录如下:
  大学院原以提倡科学艺术为宗旨,故于日前军事倥偬,财赋支绌之际,亦勉为其难,创办此音乐院,适音乐专家萧友梅先生来沪,正好托其筹备一切。幸于最短期间,规模粗具,而告成立。因为招考已逾学期,所以来学者不多。但鄙意此院办开,不愁学者不多。因我国国民对于音乐情感甚为丰富,历史上已有证明,远至唐虞,命夔典乐,已知有音乐提倡之必要,其后散见于乐记及各史礼乐志者,尤源源不绝。独惜历来未曾有专设一研究机关,以备考求讨论之用,遂使理论及技术两方面,均若存若亡,无具体的刊物,留与后人研究而改良增进,思之殊可痛心!从前非无一二学人如姜白石等,取其作品,制为调谱,然亦不过自乐其乐,成为一种著述而已。若以为普及民众,则尚未称其为有系统的完全学术也。鄙人前在北大,亦曾请萧先生办一音乐传习所,亦所以表示提倡音乐之意。今刚巧萧先生南来,易韦斋先生亦在沪,帮同筹备,以至成立,鄙人极为感谢。鄙人更有一言,诸君勿以为现在来学者不多,院舍亦狭窄,稍抱不安之感。古人谓作始简,将毕巨,只要教者学者及办事人,皆以一番热诚毅力,相策相辅,黾勉精进,则必日起有功,学者济济,术业成就,可拭目而待。并且艺术无国界,尤其是音乐,原系世界的产物,当然特具一大同色彩。现在音乐之完美,当推欧美各国,作品成绩,及其法则,可谓日异而月不同。其供给贡献于吾人,至精且备,但吾人如果勇猛精进,日新不已,则不难大有创作,而回响以供给贡献于欧美,亦非绝不可能。所以鄙人今日对于本院成立,与诸君子共话一堂,于欢喜赞叹之余,而怀抱无穷之希望也。[5]   1929年7月,国立音乐院根据《大学组织法》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改由萧友梅担任。蔡元培虽然不再担任院长,但依然热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廖辅叔在《蔡元培先生与音乐教育》中回忆:“蔡先生辞去院长职务之后,对音乐院(音专)仍然是继续关心。就我所知,萧先生每逢音专有什么重大措施,都先向蔡先生汇报。蔡先生对萧先生的汇报总是耐心倾听,同意的是频频点头,不明白的就及时发问,听懂了就相视而笑,表示赞赏。”[6]蔡元培1930年10月4日致函叶恭绰、赵元任、蒋梦麟等:“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自十六年倡办,迄今三载,成绩卓卓,翕然为社会人士所称许。元培虽以事冗,中途离校,而精神所注,仍复一致。现值国内战事,财政竭蹶,该校一切建筑设备,均待扩张,而竟以费绌不能进行,殊为可惜。兹与该校同人商洽,佥拟组织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基金委员会,主持该校筹募基金一切事宜。素仰先生热心音乐教育,敬恳鼎力襄助进行,无任同感。”[7] 1936年4月23日下午4时,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庆祝蔡元培70岁生日,在江湾新建成的校舍专门举办演奏会,蔡元培亲手种植一课松树,并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在国立音乐院开院仪式上的合影,还有他与松树的合影,郑勇编撰的《蔡元培影集》都有收录。
  蔡元培一直非常重视音乐教育。1919年11月11日,北大音乐研究会在法科大礼堂开会,蔡元培出席并致词:“音乐为美术之一种,与文化演进,有密切之关系……吾国今日尚无音乐学校,即吾校尚未能设正式之音乐科。然赖有学生之自动与导师之提倡,得以有此音乐研究会,未始非发展音乐之基础。所望在会诸君,知音乐为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而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材,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而使之以时进步,庶不负建设此会之初意也。”[8]1920年3月,北大音乐研究会编的《音乐杂志》创刊,蔡元培撰写《发刊词》:“倘海内音乐家,皆肯表同情于此种机关之创设,而借以发布其各别之意见,使吾国久久沉寂之音乐界,一新壁垒,以参加于世界著作之林,则诚发起人之所馨香而祷祝者矣。”[9]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12—213页。
  [2]佚名:《華北大学大事记》,《华北大学旬刊》创刊号,1923年1月。
  [3]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56—457页。
  [4]高叔平:《蔡元培年谱长编》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64页。
  [5]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吴伯超的音乐生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336页。
  [6]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12—313页。
  [7]高平叔、王世儒编注:《蔡元培书信集》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67页。
  [8] 萧夏林:《为了忘却的纪念—北大校长蔡元培》,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9]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此时一声狗吠,也是亲的  成群的麻雀大胆地吞下苦楝籽  灰色的剪影挂在村口  鸟粪堆积  那些在冬天吞食的籽  不需要娘养  它们会在村里的任意处脱胎  众多屋檐的棕榈丝已经风化  雨水和老藤之间  瓦砾断梁生出一副枯骨  埋伏了数年  暗含着人世许多的拒绝  它们一小片,一小片地分裂  甚至通过一只蚂蚁向外界  传递不可知的呼声  一个村子的呼声  缺席數年,终有一场雪  会替我淹埋鸟群的脏羽毛
期刊
纪录片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典范,自问世以来就是各种影像先锋实验浪潮的弄潮儿。同时,纪录片所崇尚的对“真实”的追寻,也使得它成为充满不确定性的记录事件与表达思想的“艺术现场”。而伴随文化与艺术观念的多元嬗变,这个“现场”在不同時期,不同创作者的“介入”与“旁观”、“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纪实”与“虚构”的矛盾对话里,呈现出驳杂而灵动的文化视野与美学特征。本期特别约请了三位多年来聚焦思
期刊
现在,他活的每天都是借来的  他向肺癌晚期借一天  先安顿疯癫的女儿,把她因失禁的裤子  被褥,清洗干净  送她入精神病院  再借来一天,为生病的老妻  存下一些钱  封好存折,密码和医保卡  借来的第三天,他扶着树  在山里选一块地,靠近他母亲  还有半天,他进城打了一针杜冷丁  挑选寿衣和香纸  第四天,他觉得是多出来的  他找到父亲,带来一块好木料  他請父亲为他打一个骨灰盒  亲手刷上桐油
期刊
詩歌换酒钱,父亲边倒边说  脸上露出一丝骄傲  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对饮  第一次以获奖的酒  敬他持续发酵的父爱与白发  辛辣里透出回甘,是父亲的一生  一杯下肚,他悔及未让我上大学  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辛酸  所幸,我成了一名诗人  沉默中他饮下第二杯。脸颊泛红  他第一次谈起初恋  谈起那个女孩银铃般的笑声  但很快收回了记忆的目光  落在灶台前母亲的身上  母亲手中叮叮当当  盖过了父亲的低语
期刊
在山中,鸟声响起  我将隐去鸟声  板栗树光枝林立,带刺的锐壳  落满山腹  我将隐去  山腹全部的刺痛  独坐山谷,身后是断崖  我将隐去  一条瀑布怎样决绝地投身  一株野草  从采药人的背上  如何爬上悬崖,喊住  悬崖边深藏黑暗的人  當然,从进山就划破  我手臂的一丛丛荆棘  它们对一个陌生人的敌意  我将隐去  它们在熟悉的血液里  认出陌生的我  那因爱而恨的情  有多深,我都将一一
期刊
最老的人都躺在蒼山,最好的  棺木都长在苍山,最高的碑  都立在苍山  苍山和村子一样老  上苍山的人都要自己去看一遍风水  就像奶奶那年,她扶着苍山一直找  最后找到朝阳,坡下有池塘  池塘边有一片梨树林的地方  然后坐下来。苍山仿佛巨大的怀抱  奶奶瘦小的身体一点点沉入  山下的村子  也跟着一点点抖动……  父亲背着奶奶缓缓下山  —多少年,我跟着父亲上苍山  下苍山。只有我知道,一个孤儿 
期刊
泉水滴答一声  一块巨石便在坐化中醒来  泉水再滴答一聲  一片峭壁便在坐化中松动筋骨  泉水再滴答一声  整座山便是鼓琴的高手  —琴声悠扬,杜鹃花开  —琴声悠扬,上坟的人止住哭声  —琴声悠扬,躺在山里  沉睡的亲人依然不会醒来  美好时辰,他们不愿  惊扰悠扬的琴声
期刊
众人祭拜前  这里静寂而空阔  木柱石砥的狮子长满铜绿  眼神如祖母。凌厉  蒙上了时间的包浆  断垣少了锐痛。天井上的  四方天空,依然存在空间的疑问  只要萤火虫  飞得够高,它们就有  成为星星的永恒  壁畫上的麒麟  脚踏祥云,我身躯单薄  我的先人,用牌位堆砌的高度  也有着星星的高度  风声在灯笼上萦绕,蜡烛霍霍  我做了从前不曾做的事  我知道有些眼神  会凝视我缓慢、无声地鞠躬  
期刊
尘与雪  —读《宝莲这盏灯》  初读丁伯刚的小说集《天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才知晓江西原来有功力这么深的作家。  中篇小说《宝莲这盏灯》,尤为令人震撼。这篇小说的题目很奇怪,“宝莲这盏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取名于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宝莲灯》,但无疑它们之间并无关联。  小说开篇写光明参加高考后,不敢见人,天天窝在房间里不出来,以至于夏天晒谷子的时候,因为睡着了,大雨把晒场上的稻谷都
期刊
导语:“丧文化”指的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以毒鸡汤、表情包、丧剧等符号为传播载体,流行于都市青年人之间的带有颓废、悲伤、消极色彩的亚文化。2016年,“葛优躺”表情包突然走红,青年群体纷纷转发并效仿,表达自己也“差不多是个废人”的精神状态。“丧文化”迅速成了一股潮流:动漫形象悲伤蛙、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长了腿的咸鱼被称为丧界“四大天王”,“人间不值得”“我太南了”等网络用语得到疯狂传播,不仅涌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