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较多,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德育教育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任务之外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66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在教育弊端之下,学校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其中的“低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生活常识的缺乏与道德素质的缺乏。育人先育德,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提升全民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实现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文化强国。但实际上,由于教学模式出现问题,培养的学生在其专业水平上毋庸置疑,但其道德素质却严重缺乏。因此教学工作要看到主次,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进行德育教育一样重要。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并不是思想品德课或是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每一门学科,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担负起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高中语文学科在高中各学科之间向来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普遍偏高,而语文学科涉及到的人文、历史知识又与道德素质密不可分,这就给高中语文老师带来了额外的教学任务,即不能将眼光停留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而要看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德育教育与语文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师要看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教育,本文结合笔者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将重点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的特性与德育教育密不可分
  语文是最基础的教育学科,从幼儿园便实行语文教学,而“语文”涉及的语言、文字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是我们的母语,文字是我们日常用字,学习语文是母语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相对较高。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必然选择,语文学科涉及到的很多知识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即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如此,语文学科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就提到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之间相辅相成进行,并指出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都表明,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语文教学的内容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充满正能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通过散文、诗歌、小说等体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怀、手足情怀、男女之情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意图,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作品的影响,使得学生也逐渐地培养出了自己的家国之情、思乡之情,对于国家、亲情、友情、爱情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是语文教学的魅力,也是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一)增强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费心,这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师的个人能力的体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地方。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最为有效和最为直接的做法是增强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说话的机会,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设置足够多的讨论机会,可以是师生讨论,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讨论。这种讨论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上比较常见,比如在学习了一篇文章后,老师让学生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某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等。通过讨论,学生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准确。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德育教育,就需要在讨论环节中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并让学生谈谈对鲁迅弃医从文这一做法的看法。鲁迅是为了用文字治疗国人麻木不仁的精神世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树立起了和鲁迅一样的正确的爱国精神。
  (二)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无法正确进行德育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不对,与教学内容不符合,就会显得很突兀,效果不明显。但实际上,德育教育可言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无论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还是对课文的解析,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为例,所谓“写人写事,写景写情”,作者要描写一个任务,都会通过大量的事迹来进行描写,而不会直接塑造人物形象、介绍人物特点。而进行景物描写也不单单是为了写景,更多的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培养学生树立这种意识,即在描写一个人物时通过事迹进行描写,那么但凡是事迹就会有其故事情节,通过故事情节,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该人物的品德。学生在写作时通常会举例进行说明,所选取的例子大多来自于我国古代先贤,这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对古代先贤的故事、智慧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樹立正确的意识,切忌急功近利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德育教育亦是如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的教学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学生道德素质得到提升也不像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一样可以通过考试来检测,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内心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进行德育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首先是树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意识,即进行德育教育需要长期的发展。其次是树立以自我为表率的意识,即老师自己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作为学生的表率。
  三、总结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同时又讲“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传道”,传授的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正确的人生道路。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使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就重点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谈论。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的每一节作文指导课,都应该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专题的指导训练,有的放矢,使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作文 人物语言 鲜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
情感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艺术性的体现,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讲,情感教学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科教学的效果,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正处于探
【正】 世界性的阴盛阳衰现象日趋严重,即男性的刚阳之气不断地衰减而嗲声娇气处处可见;一家妇产医院近10年初生男婴35650人中,内外生殖器官发生变异、畸形者竟占8.9%,比10年
【正】 泡桐,是我省豫东平原农区的一大资源优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本文试图从河南兰桐林业集团公司的发展谈点拙见,仅供参考。 一、兰桐林业集团的起步 兰桐林业集团前身—
课堂中的错误资源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想法,更能反应课堂中所隐藏的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都会有学生出错.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抓住错误资源,加以巧妙地利用和引导,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所学知识.  在我执教的“图形的周长”一课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精彩,课堂内容也因为纠错而更丰满.  一、善
【正】 当赵顺祥被逮捕的消息传到西平县宋集乡席赵村时,村民们无不感到追悔莫及。
GT—A微机场灯控制系统GT-Acomputer-controlledAuditoriumLightsystem¥Abstract:Eachchannelofthenewsystemcanbemulti-spotremotecontrolled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