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简而言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发展打下基础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學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这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小学生面临着与日增长的困难和挫折,面对更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调适心理冲突,从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而预防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教育,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小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迎接一个接一个的心理浪潮,成为了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现如今,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重视,问题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1.厌学。有些小学生由于智力或注意力等原因,不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课后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辅佐和教导,在学习上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越学越反感,越反感表现越差。具体表现有:上课不听讲,打哈欠,做小动作;作业敷衍,爱抄袭;做事不主动,拖拖拉拉;课间活动活跃,动作张扬,对班级失去兴趣,和班主任顶撞等等。
  2.逆反心理。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家庭长期处于争吵当中,得不到家庭关爱,生理缺陷等原因,心理发生了扭曲,情绪敏感,易波动。与他人交往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顶撞家长,不听取班主任教导,和同学经常因为小事争吵等等。具体表现有:犯错误后不接受老师批评,不停顶嘴,表达不满;课上课下喜欢引起别人注意,毁坏物品,吓唬别人,甚至有报复行动。
  3.抑郁自卑。自卑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评价过低,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有的学生喜欢自己独处,性情孤僻,不爱和同学们交往。经常表现出悲伤、颓废态度、胆小怕事、敏感,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是错误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加深对自己的怀疑,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面对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援助之手,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帮助等等。
  4.不良品行。还有的学生看到别人表现得比自己好,比如成绩比自己高,文具比自己的漂亮,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想要的,而是产生了妒忌情绪,有不良品行。具体表现有:诋毁他人,看到好东西就占为已有,有小偷小摸的行为等等。
  二、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剖析
  1.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家教家风等方面都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有样学样,模范家长的做法作风,久而久之就对三观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家庭压力大,父母往往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特别疼爱孩子,注重对孩子生活方面的照顾,致使孩子的独立能力得不到发展。父母由于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对孩子产生愧疚感,往往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这容易导致孩子们互相攀比,认识不到物质来源于辛勤的劳动。想要的东西在家里容易得到满足,在外面却无法得到满足,心理落差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久而久之就偏了。
  2.学生因素。这个时代,学生注重自我感受,能力较强,喜爱表现个性,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表现欲较强。但他们这些心理目标和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要求享受权利却不尽义务,要求别人关注自己,自己却不关心他人。一些学生难以正确评价自己,过于自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常常表现得横蛮无理,希望以此得到他人注意。一些学生因为受到挫折,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没有认识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而是一味否定自己,害怕与外界接触,企图用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3.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方式也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一方面,小学教育过分强调成材教育,注重分数,忽视了作为人的成长教育。部分班主任思想品德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容易给小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是出现了严重问题之后再补救,只泛泛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治理表面症状,没有渗透到根源去治理,就事论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把人力物力放在“知心姐姐信箱”等项目上,虽然针对性强,但效率低,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心理需求。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和努力。就教育方面来谈,真正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引导者,育人的艺术家,用科学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1.了解学生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现学生情绪细微变化时,要及时进行了解,进行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心理活动,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把积郁情绪宣泄出来,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关爱学生
  班主任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班主任应当时常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学生人格、劳动、成绩、隐私。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常常感觉不到自我价值,只有被尊重,被爱才能够相信自己,打开心扉。特别是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应当谨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蔼对待学生,以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创造教育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不断提高成绩,恢复自信。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朋友,取得学生的信任,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霾。
  3.多样教育
  心理教育应渗透、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在班会上,班主任要注重心理健康课的教育,提高学生免疫力。采取情境导入,讨论等方式,系统传授心理知识。针对小学生围绕的热点问题,进行疏导,指导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心理建设。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氛围,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现优点,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卑、焦虑情绪。例如,在文体活动中,可以表扬在画画方面画得很棒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可以让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在主题班会上,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消除部分学生的虚荣骄傲情绪,等等。
  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需要班主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中,预防为主,确保小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适应未来需要在能力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正娟.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略论[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7).
  [2]韦素琼.谈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三百千”作为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蒙学读物,除了无可比拟的识字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结合传统读物“三百千”,打造“悦心·正行”课程,将会产生出综合性价值,使学生在悦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悦心正行”的金洲少年。  【关键词】悦心·正行;泽德;三百千;德育;经典诵读  围绕“悦泽教育”的文化定位,金洲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培养“悦心
【摘要】2020年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是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命制的新高考试题,本文从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的视角分析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并对2021年新高考的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2020年7
【摘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來越广泛,微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正是它独特的魅力活跃在我们的教学中,它不仅是对我们现有教材的有效补充,更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如何在语文课中巧用习题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习题微课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语文分层教学巧用习题微课助力课堂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玲玲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右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 )  A.50°N、20°E   B.50°S、20°W   C.50°N、20°W  D.50°S、20°E  2.玲玲所处的半球位置分别在( )  A.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切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系。那么,如何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觉得,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语文;课堂;主人  课堂教学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舞台上的导演和演员。每节课师生都在进行教学角色的表演,随着各自的表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在《语文课
【摘要】广东河源系粤东北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客家民居主要以方形围屋为主,仙坑八角楼就是一座方形客家围屋。该楼修建于清乾隆庚子年,极具防御特征,乃河源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古村概况、建造背景、建筑艺术、保存现状等方面对该楼进行论述,借此一窥河源客家围屋之貌。  【关键词】客家围屋;防御体系;建筑艺术  一、仙坑古村概况  仙坑古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该村始建于清,距今已有400年
一、活动背景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思考能否培养出富有实践力的高级人才。地理科学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很常见,地理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晰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巩
【摘要】本文先回顾了元认知理论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数学元认知理论上探讨了学生思路受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开发学生的数学元认识有利于在学生思路受阻时可以通过检测、控制、调整思路从而达到“柳暗花明”。  【关键词】数学元认知;核心素养;思维受阻;解题分析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根据其掌握的有关认知的知识,在认知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当前或今后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知识
【摘要】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学生拥有自信,性格上会变得开朗大方,较好的人际交往,在精神品质上往往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困难,因而比一般学生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成功经历来建立和发展其自信。其中艺术表演则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有效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平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实施激
【摘要】中班年龄的4-5岁幼儿,对同伴交往和游戏的需求逐渐提高,开始学习从平行游戏转向联合游戏,在加入同伴的过程中,会遇上各种问题,并延伸出解决的方法。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给予幼儿自由、自主的空间与同伴交往,提高幼儿认知自我、互动交往、合作能力,当中幼儿的行为及策略,都会影响幼儿是否能加入游戏。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体验游戏,发展幼儿自我意识和健全人格,进而实施4-5 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