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调查活动实施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时代要求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思考能否培养出富有实践力的高级人才。地理科学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很常见,地理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晰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巩固和深化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探究精神、解决地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许多内容都体现了对活动教学的倡导、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新课程重视对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以活动作为依托,利用活动开展地理教学,重视地理观测、考察、调查、实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活动教学的贯彻实施能够很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即发现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活动所体现的能力。
  (三)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温升高、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面对当前不断加深的环境危机,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研究的重要议题。新时代下的中国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
  二、实践活动条件分析
  (一)从地理位置方面来说岐江河流经中山市区,离学校非常近,交通便利,便于学生出行和调查,具备可行性。
  (二)从时间方面来说,此活动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来实施方案。
  (三)从经济方面来说,此方案资金投入较少,能顺利实施。
  三、活动目标
  (一)了解中山市岐江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现状;明确水污染的解决措施。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意志品质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训练学生使用地图和绘图的能力。
  (五)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设计活动方案能力”“活动实施能力”)。
  四、活动计划与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调查的项目。调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查河流的自然背景;第二,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第三,调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第四,调查污染严重的原因。
  2.活动分组及分工。高二(10)班组成地理实践小组(4-6人),选定负责人,确定组内的分工。
  3.准备活动器材:计算机、数码照相机、记录本、笔。
  4.开展安全教育。
  (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阶段
  教师做好调查活动进行的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做好相应的记录,按照安排的任务以及设计的路线,利用五一和国庆的时间进行访问、记录调查。
  1.实地调查:学生实地调查中山市岐江河的现状,并完成水污染调查表1。
  表1 水污染调查表
  2.学生访谈路人,完成表2。
  表2
其他文献
“童话故事”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把“童话故事”融人数学课堂中,利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但喜欢上数学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掌握教学难点,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一、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导入新课有许多方式,不同的方式效果不一样。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新课,虽然省时但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而复习导入虽然可以帮
【摘要】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创设真实情境是素养导向下高考数学的重要考查方式,简单多面体外接球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难点和重要的考点。事实上,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已经充分体现了对核心素养和情境化的考查,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Ⅲ卷的第16题就设置了一个3D打印的情境。logoup 3D绘图软件可以简单形象地画出球及各种多面体的3D图形,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球与简单多面体的空间位置,并能通过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有效课堂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课堂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有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课堂得以顺利开展。本文从课堂引入的重要性出发,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有效教学  一、课堂引入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绘画心理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同时也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能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根据不同学段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特点来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儿童绘画中反应的儿童心理与美术教学的关系,以此促进校园中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帮助他们在艺术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心理健康、感情丰富、思想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美术课堂;绘画心理  一、美术
【摘要】“三百千”作为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蒙学读物,除了无可比拟的识字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结合传统读物“三百千”,打造“悦心·正行”课程,将会产生出综合性价值,使学生在悦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悦心正行”的金洲少年。  【关键词】悦心·正行;泽德;三百千;德育;经典诵读  围绕“悦泽教育”的文化定位,金洲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培养“悦心
【摘要】2020年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是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命制的新高考试题,本文从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的视角分析京津鲁三省市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并对2021年新高考的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2020年7
【摘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來越广泛,微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正是它独特的魅力活跃在我们的教学中,它不仅是对我们现有教材的有效补充,更能点燃学生的智慧。如何在语文课中巧用习题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习题微课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语文分层教学巧用习题微课助力课堂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玲玲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右脚所踏地点的纬度和经度分别是( )  A.50°N、20°E   B.50°S、20°W   C.50°N、20°W  D.50°S、20°E  2.玲玲所处的半球位置分别在( )  A.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切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系。那么,如何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觉得,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语文;课堂;主人  课堂教学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舞台上的导演和演员。每节课师生都在进行教学角色的表演,随着各自的表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在《语文课
【摘要】广东河源系粤东北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客家民居主要以方形围屋为主,仙坑八角楼就是一座方形客家围屋。该楼修建于清乾隆庚子年,极具防御特征,乃河源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古村概况、建造背景、建筑艺术、保存现状等方面对该楼进行论述,借此一窥河源客家围屋之貌。  【关键词】客家围屋;防御体系;建筑艺术  一、仙坑古村概况  仙坑古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该村始建于清,距今已有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