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几年的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是构成砖混结构房屋的重要构件,但是,其本身由于在构造上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即整体性及抗震性差,因此,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它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替代,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的大量推广与应用,“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问题”也成为了居民住宅质量投诉热点。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和材料原因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1.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1.1.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表面裂缝。
  1.2施工质量方面
  1.2.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2.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1.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不陷,保护层过大,因定支座变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时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1.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5楼面垫层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
  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6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1.7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以致形成永久性裂缝。
   2.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出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2.1.1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如必须使用,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2.1.2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2.1.3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在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施工质量
  2.2.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2.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2.2.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2.2.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末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2.2.5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管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2.2.6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2.7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2.2.8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其他文献
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rn开课之初,教师几句形象简明的导言或具体实例的引入,往往会巧妙地拨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来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是各个施工企业分别对自己承揽的工程独立进行编制,它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具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现场工作的实践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施工和业主、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相关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根据表象初步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迁移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测量能
1.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
有一位我教过的并已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在写信给我时说:记得刚上高一时,我的英语成绩平平,学习兴趣不高,心想也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总有一种随便应付的学习情绪,直到有一次
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各异,各有千秋,虽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有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的传统文化,但是普及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脚步随之而加快,似乎越来越淡
作业是师生的互动,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重要方式,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合理布置与批改作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传统的
一、摈弃教学中的“自我设限”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
笔者参加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后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如何使我们的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