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合时宜的对话背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前五回中重要的一回,也是众多版本的中学、职业学校教材中节选最多的一段。小说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详细地展示了荣国府各位主要人物和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在体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细心谨慎的同时,也将荣国府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和繁琐的礼仪等都借林黛玉的一双俊眼传达了出来。
  但很多读者只关注到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和华贵的陈设,却忽视了贾府繁琐的礼仪。礼仪应该说是像贾府这样的富贵人家深厚教养的反映,是家风积淀的体现,也是子女成长中的必修课。所以宝玉“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要被贾母责备;所以在长辈面前,迎探惜三姐妹要“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所以黛玉对座次才特别在意。但在迎接黛玉这样一个“外客”到来的场合,却有一次对话显得有些不符合礼仪的要求,和整个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这次对话是在王熙凤出场见过黛玉后,在王夫人和王熙凤之间进行的: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小说的所有版本中都有这次对话,并且对话的内容在不同版本中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个别处的标点上略有差异。对话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月钱问题,一是缎子问题。这两个问题粗看都没有什么不妥,但细细想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月钱问题和黛玉无关,在迎接黛玉的时候,却当着黛玉的面讨论一个和黛玉无关的问题,显然有把黛玉撇到一边的嫌疑,因此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就不太恰当了。而缎子问题是和黛玉密切相关的,缎子就是要给黛玉做衣裳用的。但当着黛玉的面谈论要用什么缎子给黛玉做衣裳显然有些不太妥当。这两个问题都应该是王夫人和王熙凤私下讨论的问题,不应该放在迎接黛玉的时候这样一个公众的场合进行。但曹雪芹将小说开场后荣国府权力持有者和权力执行者之间的第一次对话的内容放在这两个问题上,可见在作者心目中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小说本回情节的前后发展中,这次对话完全是游离于迎接黛玉这个中心事件的,如果去掉这次对话,小说前后的情节会显得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表明在作者看来,这次对话反映出的问题应该比这一回情节的连贯更为重要。
  那么隐藏在这次对话背后的该是什么重要问题呢?
  我们知道,曹雪芹在创作小说时采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也就是在行文中巧妙地处理人物和情节之间的微妙关系,而用不易被人发现的各种暗伏、遥应,来作一些暗示。这一点多位红学大师已作过解释。而这次对话中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即月钱问题,王熙凤一出场王夫人就关心月钱问题,显示了月钱在王熙凤理家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暗示了王熙凤在月钱的发放上会做手脚。这一点在小说后面的情节中已经得到验证。
  那么如果我们按照月钱问题的思路来分析,缎子问题该如何理解呢?
  我认为:如果说月钱问题主要是针对王熙凤的话,缎子问题实际上主要是针对林黛玉的,是在暗示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
  我们再认真来分析一下有关缎子的对话内容:
  熙凤道:“……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熙凤的问话中至少包含了这样三层含义:①解释自己来晚的原因;②暗示昨天王夫人曾吩咐过她拿某种缎子给黛玉做衣服;③向王夫人请示,没有指定的缎子了该怎么办。这三层含义中,第③层含义显然是王熙凤问话的主要目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上文说了,这是小说开场后荣国府权力持有者和权力执行者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可以说这是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姑妈和侄女组合的一次默契的配合,她们表面上是在讨论有没有某种缎子,实际上是在说该如何对待这位新来的贾母的“心肝儿肉”、王夫人的外甥女、王熙凤的表妹。因为用什么样的缎子给黛玉做衣服,体现出的是王夫人对黛玉的基本态度:王夫人如果喜欢黛玉,自然应该用上好的缎子;如果不喜欢,就无所谓了。
  所以,王熙凤向王夫人请示没有指定的缎子了该怎么办,实际上反映出王熙凤并不知道该如何对待黛玉,或者说,不知道王夫人想如何对待林黛玉。因此王熙凤的潜台词实际上是问该如何对待这位新来的妹妹。
  这时,如果王夫人是真的心疼、关心这位年幼丧母、体弱多病的外甥女的话,她要说的大致的意思应该是“没有那种缎子,那就挑上好的拿几匹出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千万不可慢待了她”。但王夫人并没有这样说。
  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吧,可别忘了。”
  王夫人的话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回答了王熙凤的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有没有,什么要紧”是非常关键一句话,实际上是说,有没有那样的缎子无所谓,没有说只能用指定的那样缎子。二是作出指示,“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外甥女来了,为了表示舅妈的关心,还是要做做样子的。“随手拿出两个”,没有必要认真去挑选,只要有,面子上能说的过去就行了。这样的言外之意,精灵聪慧的王熙凤当然一听就明白。
  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
  既然可以“随手拿出两个”来敷衍对待,那对于已经在行使掌管荣国府权力的王熙凤来说自然是小事一桩了,随手拿出两个缎子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至于是否真的预备下了,那已经不重要了。当然说“先料着了”,也是顺便邀个功,自己已经猜测到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提前作好了准备,体现自己和当家的王夫人心理想法是一致的,当然这个准备也是无法考证的。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王夫人这一笑,既有对王熙凤做法的默许,也有对她能立刻领会自己的意图的称赞,或许还有一丝看破王熙凤小聪明的嘲讽。总之,这一笑,意味深长。
  所以,王夫人和王熙凤这一次不合时宜的对话,实际上暗示了后文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王熙凤会在月钱上做手脚,二是王夫人不太喜欢林黛玉。
  当然,按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王夫人不太喜欢林黛玉在小说后文应该是有所体现的。虽然小说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说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但在小说中,晴雯是和林黛玉长得很像的人,而王夫人很讨厌晴雯。
  在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对王熙凤说“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媚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这是王夫人直接说出晴雯长得像黛玉;看到晴雯后又说她“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而林黛玉在宝玉眼中就是病西施,“病如西子胜三分”;到七十八回结尾,小丫鬟看见黛玉,说是晴雯显魂了。这些都可以表明,黛玉和晴雯是很有几分相似的,所以也有人说晴雯是黛玉的影,黛玉是晴雯的魂。自然王夫人讨厌晴雯,也就不喜欢黛玉,这也正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写法的体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贾宝玉是不可能娶林黛玉的,因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
  经典作品的每一个地方都值得我们去仔细推敲,细细咀嚼,或许这就是经典永恒的魅力。
其他文献
我非常荣幸能够与在座的各位分享丹麦创业教育的一些经验。首先,我认为创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践——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这件事,那么站在台上谈论企业家精神以及如何成立公司都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奥尔堡大学。奥尔堡大学共有2.3万名学生(包括全日制和在职),3300名国际学生,60%的毕业生在私营部门就业(丹麦所有大学的这一平均比率为52%)。我们拥有2100名研究者和教学人员,550名国
【摘 要】以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作为范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作文方法的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本文以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为范例,论述了在作文中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技巧。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物描写 简洁 反复    作文中适当地进行景色描写和人物描写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但不能像帖狗皮膏药一样随意地进行描写,特别是人物描写,必须写出人物的个性,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据《今日美国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等报道,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于2017年9月5日宣布,废除前总统奥巴马政府期间推出的童年入境暂缓遣返(DACA)计划,大约80万“追梦人”将受到影响。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推出DACA计划,允许2007年前进入美国境内的16岁以下非法移民被暂缓遣返。塞申斯在宣布废除DACA计划时称该计划不仅违宪,还使美国西南边境缺乏陪伴的未成年人数激增,同时由于将工作机会给了
据美国教育新闻网2016年3月4日报道,“神秘的通话”项目可以让世界上任意两个地方的班级实现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是一种对批判思维的挑战,旨在拓宽学生的地理、世界历史和文化知识。“神秘的通话”项目由教师开发,适应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创新,打破了传统K-12教育的教室围墙,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新的体验。  找到合适的通话对象并不容易,斯盖普公司(Skype)努力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快
摘要: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高考试题中电化学试题、相关的化学科研成果以及实际应用等素材为依据,在主题“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教学中,创设3个化学科学研究类情境,以期为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化学科学研究; 燃料电池; 锂空气电池; 电极反应式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120046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设计缘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专栏”由中国—东盟中心支持,报道东盟地区教育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及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秘书处设在北京。  摘 要:2016年是中老建交55周年,首名女性老挝驻华大使万迪·布达萨冯履新,并于2016年2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了国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改变了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也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二维码关联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有利于延伸纸面空间,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从而实现资源融合,促进优质资源传播。文章以公共管理学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系列教材为例,探讨基于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编写的特征与可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开放课程 新形态教材 资源融合  一、开放课程的发展  及其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  伴随“高等学校本
北威州基础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2017学年超过8%的学生不再选择上公立学校。而自1992年以来,全德私立学校的数量增长了80%,达5800余所。这意味着德国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私立学校。  北威州研究人员指责各联邦州对私立類学校监管力度不够,此类学校大多收费过高,让有钱家庭的孩子享受教育特权。柏林社会研究科学中心(WZB)科研人员也指出,这种发展令人担忧,各联邦州对此类学校的规定
根据美国入学管理委员会(General Management Admissions Council)的一项调查,2017-2018学年,美国75%两年制MBA项目的国际学生申请数量下降。商学院院长们表示,对未来的焦虑是导致国际学生数量下降的因素之一。学生担心H-1B签证数量减少以及美国的政治氛围。  根据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署(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
据教育国际官网2018年6月5-6日消息,“欧洲发展日”(European Development Days,EDD)论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自2006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EDD论坛,为实践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分享和交流经验的机会,以鼓励新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探讨如何解决世界性难题。此次EDD论坛的主题是《发展最前沿的妇女和女童——保护、赋权、投资》(Women and Girls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