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员工已经在汽车行业上班了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886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作者:李红明
  上海数策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合伙人、智能营销事业部总经理
  当晚上有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发了一个消息,智能客服机器人就上线了,他们不仅能应对客户的问话,还能一步步引导客户的谈话,跟客户聊天,动不动还能讲个笑话,甚至你要问维修保养、预约、付定金,它都能对答如流。当客户感觉到微信里有个真实的员工在跟他交流并且能搞定他的需求时,微信后台值班的员工就可以下班了。这便是数字化员工成为了客服专员。
  当我们的网销团队每天拿到一堆线索,或者某个活动突然推送了上千条线索并且线索质量还越来越差的时候,两个数字员工便可以上岗:第一个是Al外呼机器人,第二个是线索购买可能性预测的评级机器人。
  AI外呼机器人能在连续被低意向客户一顿骂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热情,毫无影响地用最佳状态拨打下一个电话,不累不烦不降低状态,这是call center员工做不到的。并且,现在的Al外呼可以做到人机耦合的水平,完全是真实声音,也能完成语音合成,如此真实场景下客户基本感受不到对方是机器人。这种外呼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在客户回访,相对简单的调研场景,线索快速清洗等多个场合,之前的人工可以腾出手做更重要的事了。
  在4S店,还有一个专员是做各种网站和平台运营的,他们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材料,不断切换多个网站,登进登出,发送文章,定时定点更新内容。这个工作完全可以靠机器人解决。由一个机器人便可以生成多套材料,可以模拟账号在多个网站登陆(利用合法技术),按照设定好的时间和频次,不断更新文章,网销运营专员这个岗位就实现机器人化了。
  我们再看一个场景,多系统输入。
  集团性质的经销商(中国汽车4S店大部分都是集团化了)至少有两套系统,一套厂家系统,一套集团系统,两套系统在数据收集上大都存在重复情况。假设集团和厂家在多个部门又有多套系统并行,比如线索有单独的系统,CRM有单独的系统,招揽又有系统,那么4S店的员工(基本上是信息专员或者销售顾问)将花费大量的时间重复录入多个系统,因为这些系统无法打通,至少现在是没有打通。此时,基于RPA技术的机器人又可以上岗了,这个机器人可以一次操作,解决多系统录入问题,将员工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时间节省下来,让他们可以做更有效的客户接待和客户体验,促进客户成交。
  其实,数字机器人在4S店体系里最早上岗的是数字保安。车子进站、车牌扫描、自动进站、维修保养结束、结算完成,门闸自动抬杆出门,这个场景已经非常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那个门口站着收发出门证的人都可以不用上班了。高速公路ETC收费就是直接替代收费员工的典型。所以,当财务体系在数据层面打通之后都能实现数字化实践时,数字员工就悄悄地上岗了。
  另一个场景是数字钥匙。数策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技术集中在数字钥匙,能直接链接CAN总线做车控,而不是车联网那种外挂的T-box。这种钥匙就像一个数字员工,你都不用带原来的物理钥匙了,你也不用担心忘了锁车,你离开,车子自己锁;你走近了,它欢迎你。爱车跑出了你设定的位置,钥匙就报警。这就是一个24小时值班的监控员啊。
  其实在监控场景下,数字员工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比如信用卡反欺诈,刷卡瞬间判定该笔交易是欺诈行为,这本来是需要后续很多审核员一环一环判定的。比如很多电商发票审核、权益审核、索赔审核,原先都是很多人在一起慢慢地审慢慢地看,现在都可以用数字化工具来实现。这些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数字员工,原先的员工被解放了。
  所以说,采用数字员工的本质是为了解放人工。很多人都认为数字员工上岗了,这个岗位的员工就下岗了,这种认识非常片面。我们发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的趋势下,数字员工能精确地在某一个小领域持续发挥价值,尤其是这个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是重复的,或者是固定规则的,比如客户需要询问车辆信息具体参数,数字员工根据客户的输入,在海量数据中提取准确的参数,肯定比人来得快。人可以从这种纯记忆提取的工作中被解放出来。比如本文之前所提到的AI外呼,外呼专员也可以从繁琐的深受打击的质量不高的线索外呼中解放出来,投入精力去搞定更高质量的線索外呼以及邀请到店。比如RDA机器人能大量解放销售顾问的时间,让他们在信息输入和录入上的时间全部集中到接待客户,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上去,这无疑大幅提升了时间的有效利用,而外呼专员、销售顾问、市场专员等多岗位的员工则能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邀约客户、接待客户,做好市场研究等原本该创造价值的地方。
  在工业制造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机器人,在营销领域,数字员工也已经悄悄地上岗。这些员工不但解放了劳动力,而且,他们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能自动化采集过程数据。数字员工到哪里,哪里的数字化程度就一定会提升。我们非常乐意看到这种螺旋式的协同进步在多点开花。
其他文献
作为奔驰首款在国内上市的纯电动SUV,EQC不仅仅是在视觉效果上延续了奔驰的家族特征,就连行驶质感也依然保持了奔驰燃油车超高的水准——还是一样的奔驰味道!  作为奔驰的首款纯电动SUV,EQC自然被寄予厚望,所以它并不提供诸如高、中、低配的车型,而是只提供一款普通版和一款限量版车型。而所谓的普通版也只是相对限量版而言,其实在它身上已经装备了奔驰目前现有的大部分量产车黑科技,其目的就是要使所有的EQ
随着“入门级豪华SUV”  最近开始慢慢走红,  对于那些对车内空间需求并不高、  追求个性不愿随波逐流,  并且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站在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4面前时,依然会感到很有气势。家族性风格的前脸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并且相比起XT5来说结构更为紧凑,视觉效果更具攻击性。独特的全LED大灯造型很有特点,令人过目难忘。车身侧面的线条
尽管海马把骑士定位于B级车市场,但无论是4421、1830、1710mm的长宽高尺寸,还是2619mm的轴距尺寸,只能说是在A级车市场中占据定的优势,它还是应该定义为一款紧凑级SUV车型。在外观设计上,本以为品牌历史相对短暂的海马汽车会因为没有太多家族式设计元素的束缚,而发挥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为骑士带来一念特立独行的外形设计,但是当我面对骑士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对自己的这一略显武断的想法而深刻检
亚里士多德学说认为,人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快乐与痛苦。而正因如此,我们理应采取相应的行动,去追求那些给予我们快乐的事物,并避开其它引起我们痛苦的事物——这种观点也被称为“享乐主义”。然而人生苦短,即使尝遍世间快乐,平几带来的不甘也终究会吞噬我们渴望改变的内心:麻木的“快乐”是否也意味着“痛苦”?而别离的“痛苦”又是否是“快乐”的新生?人们需要改变,而全新雷克萨斯E8300h则欣然到来。  与过去的记忆
作为人民政府的当家人,温家宝总理在每年教师节前后,总会参加一些活动,而每一次活动都富有内涵且感人至深,今年也不例外。2011年8月28日,温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用两个多小时为一千多名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细读这份报告,每一个关心或投身农村教育的人,都会与现场听讲的教师一样心潮澎湃、振奋不已。在报告中,温总理从推动总量发展、提升质量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体制
一、公民素养①作为一种“激辩的领域”    我想透过对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观察现象的讨论作为本文的开篇。虽然目前对公民素养与公民教育的研究兴趣已是一种全球现象,但是对公民素养与公民教育的意义为何仅有部分的共识。  上述观察引发另一个观察现象与两组相关联的问题。现象指的是公民素养与公民教育所呈现的是一种激辩的领域。此处,“激辩”一词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正如在下文中将证明的,激辩一词所代表的意义远较意见不一
背景  “今天,当我们在谈论先锋文学的时候,它完全变成了理论家、批评家眼里的一些概念,毫无生命感,我无法用语言来复原那个年代的文学,它的生机、蓬勃和热情。”隔着微信语音的距离,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马原声音底层的热情,就像墨点慢慢浸透纸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残雪、格非、刘索拉、徐星、马原、余华、苏童、孙甘露等作家,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以创新为号召的“先锋文学”浪潮,引起了巨大反响。三十年前,先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是她很喜欢的一句话。她说,朱永新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让她感触很深,也引发了她内心深处对教育的不断反思。在她看来,书中朴素的道理是所有教育人应该弘扬的,也是教育界有些人已经缺失的东西,她甚至给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每人分发了一本,包括司机,包括工勤人员。有人不解,她回答:“教育是一种辐射,教育局上下有必要形成这样一种好的文化氛围。”她就
某班转来一名新生,听说来自台湾。初次见面很有礼貌,见到老师一声问候,伴着一深鞠躬;同学引他到座位上,他说声“谢谢”,又伴着一深鞠躬。他落落大方,自然诚恳,倒让那同学很不自在,红着脸回了座位。也许是他的行为在其他同学眼中显得突兀,不少同学既新鲜又好奇,于是下课就议论起来。  丁丁:T同学真有礼貌,一看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平平:是哦,人家问候都带着鞠躬,好有礼貌哟。  军军:嘿,太夸张了吧。问好就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课程改革落脚点在教学实效上。如何增强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    所谓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知识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对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