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靠机遇,更靠主动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ncsy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随着小学教师中师学历培训任务的完成,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形势的出现,湖南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都陷入了共同的困境:力量薄弱,设备落后,功能单一,地位下降,与不断发展的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形势极不适应。许多地方的进修学校被并、被撤,有的自生自灭,有的即使存在,也是名存实亡。
  面对这种困境,许多教师进修学校不甘沉沦,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他们不等不靠,不讨不要,而是主动出击,争取政策,积极谋划,大胆创新,终于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树立了崭新的丰碑。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就是其中首屈一指的典范。
  作为元帅故里的教师培训机构,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曾经创造过令人炫目的师训辉煌,20世纪80年代,他们在小学教师学历培训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勇冠三湘,令许多同类学校佩服不迭。步入90年代中后期,和许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一样,他们也遇过困境,有过彷徨,有过阵痛,但是,他们凭着一种令人十分敬佩的精神顽强地走到了今天。十年磨一剑。通过十年的艰难跋涉,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雄厚的师资、科学的管理、优良的质量迅速崛起,饮誉衡阳,名动三湘。
  我认为,这种令人十分敬佩的精神就是当今我们许多学校所缺乏的主动性。是主动精神成就了衡东人,是主动精神铸造了今天闻名遐迩的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刘美扬主任用三句话对这种主动性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第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
   要找到一条发展的出路,必须要有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思路来自我们主动去思索。要发展学校,开拓师训工作的新局面,绝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我们根据已有的基础和变化了的形势,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衡东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经过反复调查,多次论证,认识到要发展学校,关键是理顺关系,走出体制困境,注入生机,增强活力,精心打造师训名校,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对上争取领导重视,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对下构建师训网络,创新培训模式;对外寻求部门支持,拓展教育发展平台;对内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培训实效。他们对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对学校的内部和外部,对学校的“上头”和“下头”进行了全方位的思索,终于找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主动思索,这是衡东人谋求发展走向成功之路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句话:政策保驾护航。
  学校是一艘航船,找到了学校发展的出路,就如同航船找到了正确的航线。但是,扬帆远行之前还必须寻求政策的支持。因为政策不仅是导航仪,而且是引擎。它能保证学校这艘航船不但不偏离航线,而且永远充满远航的动力。政策不能靠等。等政策来了,学校就是一艘沉船,千帆已过,机遇不再。政策要靠主动争取。衡东人运用政策为师训工作保驾护航,做得积极主动,干脆利落。他们主动走了三步。第一步:主动出击,为制定政策营造良好氛围;第二步:吃透政策,力争师训经费落实到位;第三步:强力推进,保证师训政策的执行力度。全县统一在计划和政策的调度下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培训工作氛围。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使其成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同时指出:“要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电教、教研、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中央的政策既是“及时雨”,又是“尚方宝剑”,坚定了衡东人的信心,也指明了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要求建设“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方向。他们吃透政策,宣传政策,依靠政策,落实政策,各项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卓有成效。
  
  第三句话:心动不如行动。
  最好的思路也要靠主动实施,最好的政策也要靠主动执行。有了思路,有了政策,执行力就成了关键。衡东人没有辜负好政策,没有浪费好思路。他们紧锣密鼓,立马行动。树立旗帜,组建班子,搭建平台,充实队伍,完善设施,构建网络,健全制度,创新模式。真是环环紧扣,步步主动;步步主动,满盘全赢。十年磨剑,五年跨越。如今的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县教师进修学校。它多次获得省、市、县“文明单位”“优秀学校”的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2008年12月,经过省教育厅专家组严格的评估验收,它被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师训工作成效卓著,大面积的教师培训,使衡东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成功的学校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就是主动。纵观宁乡、常宁、汨罗、澧县、安乡、石门、邵东等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他们的成功有许多因素,但其中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主动性。我们编辑下面一组文章,除了向全省教师培训机构推介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办学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据此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发展靠机遇,发展更靠主动。
  (责任编辑:郭呈祥)
其他文献
根据省级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学计划,2010年4月12日—20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第十一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41人,在上海进行名校管理现场研修。  学员们分成四个见习小组下派到上海市实验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洵阳路小学、新黄浦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修。通过听取杨荣、程华、朱乃楣、王洪伟等知名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与学校行政班子、教师、学生座谈,查阅学校资料、文献,直接参与管理
复习课难教,上不好的话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小学英语总复习,要遵循“基本学习策略”,扎实把好学生的六个关,采用多样的复习方式,做到教学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把握复习六大关,发展学生基本技能  1.过好单词关  单词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小学阶段必须“四会”掌握的单词有几百个之多,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
现在的教师真难当!有很多教师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每天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还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考核,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诸多压力。请看下面一则“招聘启事”:  寻找有大学文凭,愿意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却不要求相应报酬的人。他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的管理者不欣赏他,他的客户不欣赏他,其中的许多人甚至不愿与他接触。他不介意所需资源匮乏,不介意服务设施短缺。他同意承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腐败思想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人们痛恨和鞭挞“官本位”思想。但是,古代文人常常利用人们的这种“官本位”意识,为文学创作服务,强化感情色彩,加强表达作用,达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就这种特有的文学现象,联系语文教材作些粗浅分析。  让我们以初中传统课文《陌上桑》为例,为方便分析,录诗如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
育“趣”养“志”的体育课堂说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调动和培育学生强身健体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顽强意志和健全人格。这种“趣”具体有体验生命活动的舒适之趣,与他人协作的和谐之趣,获得知识的满足之趣,技能提高的惬意之趣,战胜困难的超越之趣,自我达标的成就之趣,被人认可的自豪之趣,等等。这种“志”具体有以体育促进个人快乐发展的愉悦情志,增强体力和智力的顽强意志,强身健体而战胜困难的斗志,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的写照。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一篇久经传诵的佳作,被历代评论家赞为“自是千古绝作”,它给诗人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作者因而被称为“《长恨歌》主”。  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是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讥明皇迷于女色而不悟也”;第二种认为是歌颂李、杨坚贞的爱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定义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
我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在办公室的书桌上、书柜里,放置几盆绿萝、吊兰之类的花草,工作之余,徜徉在这些花草丛中,那花花绿绿的颜色常常会映入我的眼帘,缓解我疲劳的眼睛,舒展我的筋骨,将我带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中,常常会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特别是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绿萝,它们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桃花的芬芳,也没有米兰的幽香,但他们有不屈的意志力,只要给他们一点泥土,抑或是一杯清水,他们都会将郁郁葱葱、生机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科学制定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表现力,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效。  关键词:音乐教学;催生情感;素质教育;提高效
摘要:历史原本很有趣,可是中学历史课却令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仅为应付考试而学,甚至提到“历史老师”,便立刻给人呆板学究的感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就中学历史教科书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    中学历史教材是历史基本知识的载体,当然也是历史教学活动与传播历史知识基本内容的依据。《课程标准》中指出:“教科书既是教师教本,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