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导图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工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重要课程,旨在为学生的终身艺术学习奠定基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思维局限性、美术素养较低。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美术  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分明、激活思维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艺术发散思维具有关键的作用。目前教师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过多强调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思维导图。
  一、主题导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不利于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具体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表达,由此绘制思维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留住秋天》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是秋天,因此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写了“秋天”两个字,然后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秋天的歌曲,比方说儿歌《秋天的味道》,让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秋天到来的时候你们能够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这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分支。一名学生说秋天应该是金黄色的,教师需要将金黄色写在“秋天的颜色”这个分支下,还有学生说道在秋天我们可以看到树叶落了、庄稼收割了……,这个内容需要写在“秋天的变化”分支下,还有学生说看到秋天就感觉很凉爽,将其写在“秋天的感觉”下面。教师可以就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展开绘制,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秋天,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粘贴树叶等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关于秋天的思维导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教师不断地互动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展示了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独立绘制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中其他学生的各种想法完成更好的作品。
  二、“多元”示范,启发学生的多维思维
  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其多元化的分支结构帮助学生提升发散思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演示绘画的多种可能性,并且告诉学生绘制的方法和角度,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学会从不同角度展开绘画,突破自身局限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我的太阳》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为了观察学生的绘画角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一画自己认为的太阳。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先花一个圆,然后涂上颜色,在外围画出一些光,只有个别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教师这时候在黑板上绘制以“太阳”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可以直接用黄色的圆圈表示,接下来绘画分支:形状、颜色、出现的时间、表情等,接下来继续延伸,比方说在形状下面可以延伸为“平面:圆形、方形……,立体:球体、长方体……”,教师在过程中需要提示学生然后引导其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在完成这个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独特的太阳。这时候学生脑海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教师鼓励大家把这些统统都画出来。有的学生画出的太阳添加了喜怒哀乐的表情,并且给其配上了故事情节,还有的学生画出了多个形状的太阳……。本节课教学的太阳是每一个学生都很熟悉的,因此也非常容易按照惯有的思维进行绘画。但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有效发散了学生的固化的思维,帮助提升了学生本身的艺术素养。
  三、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学会将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然后就教学内容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绘制,不限制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瓜果飘香》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学生自由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绘制瓜果思维导图,内容不限,形式不限,组内讨论,精彩为主。学生紧接着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一个小组绘制了一棵大树作为思维导图,这颗大树上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瓜果:黄瓜、茄子、苹果、葡萄、番茄……,学生还采用了大胆的用色,将黄瓜涂成五彩斑斓的颜色,远远看去,这颗大树非常漂亮。还有学生则画出了一个个的彩色的云彩,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桃子,学生说这是仙人们在举办蟠桃大会。为了让这个导图更加生动,他们将每一个云朵标了名牌,比方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等。还有的小组更为精彩,将家里各种各样的瓜果皮收集起来,绘制了一个思维导图。学生的导图都非常精彩。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出要求,其他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运用思維导图工具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以及美术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给予学生一个有趣生动的课堂,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展开创作。
  参考文献
  [1] 刘立红.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设计与应用课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11):35.
  [2] 蔡维忠.创意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课堂学导练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在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同时成为了初中教育阶段改革中的核心。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及前提,数学,对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生存都是重要的指导工具,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这一重要工具来完成个人的社会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育 方法分析  一、引言  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
期刊
摩擦力相关的动静转换问题,是高中力学的学习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当多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由于场景可能性多,学生很难判断物体动静状态的转换。通过研究动静转换过程的“供求关系”,推演出一些辅助判断的二级结论,能够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效率。  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可以依靠动静转换中的“供求关系”进行判断。需求方是维持相对静止需要的静摩擦力,供给方为接触面能够提供的最大静摩擦
期刊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学板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幅好的板书对高中生学习、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发展思维能力,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板书 教学 设计 高中地理学  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地理板书即地理教师在上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依据教学的目的进行认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以情景教学法进行单元化的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单元的总体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进程。同时,还能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积极活跃,让学生们充满学习的动力,让教师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本文探讨了在单元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单元主题 情境教学 实践探究  一、引言  教育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其中的艺
期刊
【摘 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有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有新的认知,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科授课,其授课方式及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小学学生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有益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让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升了高中生数学基础知识,培养高中生数学逻辑意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教学技能,为学生营造高效数学课堂,让高中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科学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究未学习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全面的数学逻辑意识,从而全面增强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应试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师要结合高中数学新课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完成课
期刊
【摘 要】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的重要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着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有效开展以问题导学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带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使其通过问题导学深入探究数学学科,从而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导学的特点,并提出了当前完善我国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指向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要素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深度阅读教学指向语言文字运用感悟和思维发展,注重对课文的深度审美,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这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如何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向下實现深度阅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深度阅读的课堂,发展学生的核
期刊
【摘 要】 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和重要保证,它作为教学设计的前置行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部分,而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笔者认为学情分析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形成“三环一体”的整体联动的分析体系。课前学情分析可以确定学生认知起点,进行充分预设;课中学情分析可以调整改进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学情分析可以评估教学结果,为后续教学提供真实的学情。教师在教学中要
期刊
【摘 要】 团队互动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团队互动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建构进行探究,包括:科学合理构建互动学习团队、运用合适教材内容开展学习、注重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竞争互动教学手段、完善以及合理开展学习评价。  【关键词】 团队互动学习 小学数学 课堂建构  前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团队互动学习能够有效
期刊